湖笔制作技艺 编辑

浙江省湖州市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湖笔制作技艺湖笔制作技艺

湖笔制作技艺,浙江省湖州市善琏镇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湖笔制作技艺由纯手工制作,制作工艺十分复杂。从原料进口到出厂,一般需要经过择料、水盆、结头、装套、蒲墩、镶嵌、择笔、刻字等十二道大工序,从中又可细分为一百二十多道小工序制成,制作工匠秉承“精、纯、美”的准则,生产出“尖、齐、圆、健”四德齐备的成品湖笔。

2006年5月20日,湖笔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Ⅷ-72。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湖笔制作技艺

遗产类别: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浙江湖州

遗产编号:Ⅷ-72

遗产级别:国家级

批准时间:2006年5月20日

历史溯源

编辑

湖笔的发源地在湖州市南浔区善琏镇,位于湖州市区东南35公里。善琏制笔业约始自晋代。据清代同治《湖州府志》载:“(善琏)一名善练,居民制笔最精,盖自智永僧(隋朝人,名王法极,王羲之七世孙)结庵连溪往来永欣寺,笔工即萃于此。”经过唐宋两代的发展,湖笔技艺有了很大的进步。

湖笔湖笔

中国的毛笔,起源甚早,而“湖笔”之闻名于世,当在六、七百年以前的元朝。元以前,全国以宣笔为最有名气。苏东坡、柳公权都喜欢用宣州笔;元以后,宣笔逐渐为湖笔所取代,奠定了毛笔之冠的地位,湖笔与徽墨、端砚、宣纸一起被称为“文房四宝”。据《湖州府志》记载:“元时冯庆科、陆文宝制笔,其乡习而精之,故湖笔名于世。”“湖州冯笔妙无伦,还有能工沈日新。倘遇玉堂挥翰手,不嫌索价如珍珠。”人们愿以千金重价求买湖笔,足见其声誉卓著。

湖笔的成名,与元朝书画家赵孟頫有关,他对当地的湖笔制作技艺,十分关心和重视,据《湖州府志》记载:他曾要人替他制笔,即使一支不如意,即令拆裂重制,要求非常严格,这种严格的质量要求,一直流传下来。

解放以后,党和政府对包括湖笔业在内的手工业采取了“保护、发展和提高”的方针,湖笔业老枝发新芽,再次勃发出生机和活力。

工艺特征

编辑

湖笔制作技艺

笔料的品种繁多,有软毫、兼毫、硬毫三大类近三百多个品种。以羊毫为例,传统上只择取杭嘉湖一带所产的优质山羊毛,这一带的羊毫为上品,锋嫩质净。笔工们将这些优质笔毛料,按质量等级分类,分出“细光锋”、“粗光锋”、“黄尖锋”、“白尖锋”、“黄盖锋”等四十多个品种。每一个品种之下,还有再分出若干小类,其精细程度,丝毫不亚于绣花。

工艺流程

编辑

工艺取材

湖笔选料严格,主要选用山羊腋下毛,所取毫料须陈宿多晒,除去污垢,然后再根据毫料扁圆、曲直、长短、有无锋颖等特点,浸于水中进行分类组合,一般要经过浸、拔、并、梳等七十余道工序。

湖笔制作技艺

湖笔的笔杆主要取浙西天目山北麓灵峰山下的鸡毛竹,它节稀杆直,竹内空隙较小,是制作笔杆的理想原料。

制作工序

湖笔工艺操作纯系手工,主要工序有笔料、水盆、结头、装套、蒲墩、镶嵌、择笔、刻字等十二道,大小工序达120余道。每道主要工序分别由技工专司,制作选料精细,工艺精湛,讲究锋颖尤显其独特之处,所制湖笔以“尖、齐、圆、健”四德具备而著称。

1、水盆

湖笔制作技艺

水盆是湖笔制作中最复杂最关键的一道工序。在宽大的水盆车间,整齐地放着一排排木盆,笔工们一手拿着角梳,一手攥着脱脂过的毛料在水盆中反复梳洗、逐根挑选,按色泽、锋颖、软硬等不同级别进行一根根分类、组合,做成刀片状的刀头毛,然后再放在水里缕析毫分,把断头的、无锋的、曲而不直的、扁而不圆的毛剔除,整个过程非常精细。

2、择笔

择笔也是分拣毫毛的一道工序,让制成的半成品毛笔笔头在干燥状态下散开,一手握住笔杆,一手拿着修理工具,迎着光线把没有锋颖的笔毛拣去。

传承保护

编辑

传承价值

湖笔作为中华国粹精品,其精湛的工艺显示出劳动人民不凡的智慧和技能,是体现中华民族杰出创造力的典范之一;湖笔工艺的不断进步,对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促进了一大批书画名人的艺术成就;工艺传承中形成的独特习俗具有社会的历史的认识价值;它所孕育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湖笔文化,丰富了江南文化的内涵,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湖笔工艺曾走向全国,走出国门,对中国毛笔制作技艺具有指导作用,对促进自古以来的中外文化交流,增进世界炎黄子孙的凝聚力作用显著,意义深远。

传承现状

湖笔精湛的制作技艺是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湖笔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社会文化的转型、书写工具的革新、对经济利益的片面追求导致湖笔生产中出现次品泛滥、工匠流失、传承乏人的状况,传统湖笔技艺受到很大冲击,应积极采取措施保护。

传承人物

邱昌明,男,汉族,1950年生,浙江省湖州市善琏镇人。2006年5月,湖笔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编号Ⅷ-72。2007年6月,邱昌明入选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浙江省湖州市申报。邱昌明16岁进入善琏湖笔厂,拜湖笔老艺人姚关清为师,学习湖笔行业公认的特技一择笔。邱昌明将择笔技艺练得非常纯熟。他做出来的笔头锋颖清晰,顶口齐,无杂毛和废笔,笔身光、白、圆、直,用的人无不感到应手从心、挥洒如意。

保护措施

湖州有湖笔博物馆,展陈着湖笔的前世今生,以此来保护湖笔文化。

湖州从2002年起就开始举办大型的湖笔文化节,一直坚持,每一年都是倾城而动。这里的学校都有书法绘画课,课外的各种书法绘画工作室更是充满了街头巷尾。

1980年,国家轻工业局将善琏湖笔厂列入挖潜、革新、改造重点措施项目,提供20万元贴息贷款用以改造设施。

1987年,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来普琏拍摄了科教影片《湖笔》,时长20分钟,形象地记述了湖笔及其制作技艺,保留了珍贵的文献资料。

自2001年起,浙江省计经委安排有传统工艺美术品产业专项补助资金,善琏湖笔厂、王一品斋笔庄等重点湖笔企业,基本上每年都能得到数万元的补助资金。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湖州市善琏湖笔厂获得“湖笔制作技艺”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湖州市善琏湖笔厂获得“湖笔制作技艺”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社会影响

编辑

重要活动

自2001年起,湖州市创办了首届“中国湖州国际湖笔文化节”,此后湖笔文化节每两三年举办一届,至2010年已举办了五届。湖笔文化节是湖州市最具代表性、规模最盛大的现代经济、文化节会,以“湖笔”冠名,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及湖州人民对“湖笔”这一传统文化品牌的重视与珍爱。每届湖笔文化节的系列活动都含有与书画艺术及湖笔相关的内容。如首届湖笔文化节中举办了面向国际的“湖笔文化论坛”,共收到全国17个省市、地区及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加拿大等7个国家的论文、文章100余篇,有100余名国内外专家、学者、嘉宾出席了论坛活动。

2005年第三届湖笔文化节,举办了“湖笔名企(坊)、名品、名师”比赛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