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编辑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以下简称“青藏高原所”)是院党组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科学前沿发展趋势,在知识创新工程科技布局和组织结构调整中成立的研究所之一。青藏高原所于2003年成立,实行“一所三部”的特殊运行方式,三个部分别设在北京、拉萨和昆明。北京部的主要功能是科学实验基地、学术交流基地、国际交流基地和综合协调基地;拉萨部的主要功能是科学观测研究的野外基地、国际合作研究的野外基地、西藏高水平科学实验基地、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服务基地和西藏科学普及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昆明部的主要功能是青藏高原种质资源保存基地和极端环境下生物的生态适应性及遗传资源研究基地。截至2014年底,青藏高原所全体在职职工248人。据2016年6月研究所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有在读研究生205人,其中硕士生70名、博士生100名、博士留学生35人,博士后30多人。该所设科研有院重点实验室3个,院重点野外台站5个;2014年1月21日,依托青藏高原所建设的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正式成立;另有加德满都科教中心。2024年6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地气相互作用与气候效应团队建成青藏高原对流层大气立体观测网。
中文名: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外文名:Institute of Tibetan Plateau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成立时间:2003年12月2日
地址:北京、拉萨、昆明等
主管部门:中国科学院
博士后流动站:2个
博士点:3个
硕士点:5个
现任所长:暂无
简称:青藏高原所
专职院士数: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
2002年,路甬祥院长就与德国马普学会Markl主席达成共识,并提议由中国科学院(CAS)、马普学会(MPG)和德意志研究联合会(DFG)共同成立一个伙伴计划(Partner Program),筹划青藏所建所方案等问题,并在将来共同开展纯科学的合作研究。
2003年3月3日,中国科学院正式任命了青藏高原研究所的领导班子成员,12月2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复字〔2003〕165号文件《关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等单位机构编制的批复》,正式批准了青藏高原研究所的成立。
2003年7月10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承办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一行西藏考察活动”。
2003年10月,院人教局《关于下达2003年事业编制控制数的通知》(人教字〔2003〕43号)中核定了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拉萨部及北京部的创新岗位编制数。随后,批复了青藏所《关于上报创新人员编制组成的报告》。
2003年10月21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承办了“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30年”学术活动。
2003年12月31日,中国科学院发了科发人教字〔2003〕374号文件《关于成立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等四个单位的通知》文件。
2004年,计划招生18位博士生、12位硕士生,并已经完成了博士、硕士点的申报工作。
2004年8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承办了“第四届青藏高原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4年1月21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依托青藏高原所成立。
2024年6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地气相互作用与气候效应团队利用青藏高原及邻近周边地区的8个无线电探空站,组成了覆盖青藏高原西风、季风传输断面的大气立体观测网,可全天候实时观测青藏高原对流层大气中的氧气、水汽、风速、风向、气压等数据。
人员编制
截至2014年底,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全体在职职工248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美籍学术副所长)、研究员36人、副研究员40人,包括:基金委“创新群体”2个;“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0人;“百人计划”入选者18人(藏族1人),国家级百千万工程5人,优青获得者3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檀栋(专职)
姚檀栋 | 方小敏 | 丁林 | 马耀明 | 田立德 |
徐柏青 | 康世昌 | 阳坤 | 刘勇勤 | 杨永平 |
赵俊猛 | 易朝路 | 康世昌 | 刘景时 | 阳坤 | 张寅生 |
张更新 | 侯居峙 | 苏凤阁 | 张凡 | 颜茂都 | 兰措 |
王磊 | 白玲 | 孔维栋 | 孙亚莉 |
科研部门
据2016年6月研究所官网显示,该所设科研有院重点实验室3个,院重点野外台站5个,在此基础上,推动羌塘(双湖)高原站和墨脱低地站的建设;2014年1月21日,根据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求,依托青藏高原所建设的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正式成立;另有加德满都科教中心。
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3个):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大陆碰撞与高原隆升重点实验室、高寒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重点野外台站(5个):纳木错多圈层综合观测研究站、珠穆朗玛大气与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藏东南高山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阿里荒漠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和慕士塔格西风带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
仪器设备
序号 | 仪器型号 | 所属实验室 |
1 | 稳定同位素比质谱仪IRMS | 环境实验室 |
2 | 有机单体-稳定同位素比质谱仪GC-IRMS | 环境实验室 |
3 | 光腔衰荡光谱仪CRDS | 环境实验室 |
4 | 多接收惰性气体质谱仪(HelixMC) | 碰撞实验室 |
5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 | 碰撞实验室 |
6 |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 | 碰撞实验室 |
7 | 水同位素分析仪(WS-CRDS) | 碰撞实验室 |
8 | 碳氢同位素分析仪(CM-CRDS) | 碰撞实验室 |
9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 | 碰撞实验室 |
10 | MIDISherlock脂肪酸图谱微生物鉴定系统 | 生态实验室 |
11 | BiologGenШ多碳源分析仪 | 生态实验室 |
12 | IONPGM遗传基因分析仪 | 生态实验室 |
以上内容截至于2013年3月 |
合作交流
2015年5月20日,荷兰屯特大学(University of Twente,UT)信息科学与地球观测学院(Faculty of Geo-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arth Observation, ITC)院长Antonie Veldkamp教授和水资源系主任Zhongbo(Bob)Su教授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室主任Dara Entekhabi教授等赴青藏高原所拉萨部参观访问并进行学术交流。
2009年,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共有在研项目92项,其中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1项、课题5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2项、重点项目5项、重大国际合作项目3项、面上项目32项、青年科学基金13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7项,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重点项目2项;国际合作项目4项(国外来源);与地方政府合作项目2项。
据2016年6月研究所官网显示,该所设科研在研项目主要包括:青藏高原先导专项B,科技部全球变化研究专项2项,国家科技基础性专项1项,973课题9项,基金委重大项目2项,重点基金6项,基金委创新群体2项,杰出青年基金5项,优秀青年基金3项。“青藏高原冰芯高分辨率气候环境记录研究”项目荣获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22年,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所丁林院士带领的碰撞隆升及影响团队,在《科学通报》发表最新成果,揭秘香格里拉的前世今生 。
2023年5月27日,由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领衔完成的《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影响的科学评估》对外发布。
2024年6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科研团队首次获取了青藏高原对流层大气廓线的连续3年观测数据,可为青藏高原天气过程和环境变化研究、恶劣天气临近预报等提供数据支撑。
●专利
专利名称 | 申请号 | 申请日期 | 第一发明人 |
一种便携式洗浴装置 | 200510117697 | 2005-11-18 | 易朝路 |
砂砾采样装置 | 200510123635 | 2005-11-18 | 易朝路 |
融化-再凝结冰芯包裹气体提取装置 | 200420042219 | 2005-11-11 | 徐柏青 |
振荡刨削冰芯粉碎器 | 200420085832 | 2004-8-13 | 徐柏青 |
粒雪封闭气泡体积测量仪 | 200420042220 | 2004-7-29 | 徐柏青 |
一种便携式洗浴装置 | 200520114624 | 2004-7-16 | 易朝路 |
封闭钻孔粒雪孔隙气体取样装置 | 200420086824 | 2004-7-16 | 徐柏青 |
●专著
著作名称 | 主编 | 出版时间 | 出版社 | 学科方向 |
Map of Glaciers and Lake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Adjoining Regions. | Yao Tandong | 2008-3-1 | Map of Glaciers and Lake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Adjoining Regions. | 专业著作 |
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区冰川湖泊图 | 姚檀栋 | 2008-3-1 | 西安地图出版社 | 专业著作 |
Glaciers and related environments in China. Beijing: Science Press | Yao Tandong | 2008 | Beijing: Science Press | 专业著作 |
天山造山带岩石圈结构与动力学 | 赵俊猛 | 2005-5-1 | 地震出版社 | 专业著作 |
青藏高原隆升与环境效应 | 郑度、姚檀栋 | 2004 | 科学出版社 | 专业著作 |
学科建设
据2016年6月研究所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有5个硕士培养点、3个博士培养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
二级学科博士培养点:自然地理学、构造地质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二级学科硕士培养点:自然地理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生态学、构造地质学、固体地球物理学
博士后流动站:地理学和地质学
教学建设
据2016年6月研究所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有在读研究生205人,其中硕士生70名、博士生100名、博士留学生35人,博士后30多人。
奖助学金分配模式:
攻读硕士期间可享有1200元/月-1750元/月的助学金;攻读博士期间其助学金3000元/月左右。研究生参加野外工作可享有100元-300元/天的补助;此外还可申请国科大和研究所的各类冠名奖学金。
形象标识
整个徽标呈正圆形。圆的外层上半部为中文“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对应的下半部为英文“Institute of Tibetan Plateau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图案以冰川、河流等为主要元素和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英文简写ITP构成了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形象标识。
科普活动
活动情况
2016年5月15日,以“走进青藏高原”为主题的“公众科学日”活动在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拉萨部、珠穆朗玛大气与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藏东南高山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纳木错多圈层综合观测研究站和北京部同时举行,来自西藏100多名中小学生和北京40余名公众参加了本次活动。2016年5月15日,纳木错乡小学20多名学生走进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纳木错多圈层综合观测研究站,参加中国科学院第十二届“公众科学日”活动。
2016年5月15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在珠穆朗玛大气与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开展了“公众科学日”活动。来自巴松完全小学20名学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2015年10月24日,北京市十一学校20多名师生走进青藏高原研究所开展科普活动。活动当天,学生们首先参观了中国科学院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大陆碰撞与高原隆升重点实验室和高寒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实验室。实验室技术人员分别向学生们介绍了实验室的主要仪器设备的功能和测量方法。随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侯居峙研究员结合历史资料与古气候数据,给学生们做了一场关于《象雄文化存在的气候背景》的报告。
2015年6月1日至4日,北京四中科技实验班15名学生走进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大陆碰撞与高原隆升实验室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2015年5月17日,以“走进高原”为主题的“公众科学日”活动在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北京部举行,拉萨部通过视频连线同时进行。活动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大陆碰撞与高原隆升重点实验室和高寒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实验室、野外台站等科研资源,开展了多种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科普活动,吸引了大中小学生、中国科学院院友等不同社会群体参与。
庄绪亮:党委书记、副所长(主持工作)。
丁 林:学术副所长,负责研究生教育、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
董伟锋:党委书记兼副所长,负责党建和创新文化、行政后勤、基建修缮、资产管理、安全保卫等工作,协管人事人才工作。分管综合人事办公室、条件保障处。
李洪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安宝晟:副所长,负责财务管理、对外合作(研究所与地方以及其他科教单元)、重大项目管理、科普宣传等工作。分管财务计划处。兼任拉萨部主任。
李新:副所长
徐柏青:副所长
2022年3月30日,被中国科协命名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阿尔金山脉
上一篇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