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斯·冯·劳厄 编辑
马克斯·冯·劳厄(Max von Laue,1879年10月9日—1960年4月24日),出生于德国柯布伦茨附近的普法芬多夫,物理学家,19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普鲁士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国际院士,生前是哥廷根大学名誉教授。马克斯·冯·劳厄于1904年获得柏林大学博士学位,随后留校做马克斯·普朗克的助教;1909年到慕尼黑大学任教;1912年先后在苏黎世大学和法兰克福大学任教;1914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19年回到柏林大学工作;1921年成为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长;1923年担任法兰克福大学理论物理系主任;1943年为纳粹当局强令从柏林大学提前退休;1945年德国投降后被美国军方送往英国;1946年返回德国,同年作为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执行主任前往哥廷根大学;1951年被选为马克斯·普朗克协会在柏林的弗里茨‧哈伯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重返柏林;1958年退休,同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国际院士;1960年4月23日在柏林逝世。马克斯·冯·劳厄主要从事光学、晶体学、量子理论、超导和相对论方面的研究。
中文名:马克斯·冯·劳厄
外文名:Max von Laue
国籍:德国
出生地:柯布伦茨附近的普法芬多夫
出生日期:1879年10月9日
逝世日期:1960年4月24日
毕业院校:柏林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12年发现晶体的X射线衍射现象1914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58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国际院士
马克斯·冯·劳厄
1879年10月9日,马克斯·冯·劳厄出生于德国柯布伦茨附近的普法芬多夫(Pfaffendorf)。他在斯特拉斯堡中学时,一位数学教师把赫尔曼·冯·亥姆霍兹(Hermann von Helmholtz)的通俗科学讲演集介绍给他,使他得知当时科学发展的主要动向。他还和两位同学一起在一位教师家里做过当时刚为威廉·康拉德·伦琴(Wilhelm Conrad Röntgen)发现的X射线实验 。1898年,从斯特拉斯堡中学高中毕业;同年,开始服兵役,在此期间参加卡尔·费迪南德·布劳恩(Karl Ferdinand Braun)在斯特拉斯堡的讲座 。
1899年,退役后跟随威廉·康拉德·伦琴在哥廷根大学和慕尼黑大学学习 。
1902年,前往柏林大学,在马克斯·普朗克的指导下从事研究工作。
1904年,以《平行平面板上的干涉现象的理论》为题完成了博士论文,随后留校做马克斯·普朗克的助教。
1905年,在马克斯·普朗克的讨论班上得悉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的工作,被关于空间时间的这个新思想所吸引 。
1906年,以《关于干涉现象的热力学》的论文获得了任教资格 ,担任柏林弗里德里希-威廉大学副教授 。
1907年,专程前往瑞士伯尔尼拜访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并从此成为终生挚友。
1909年—1912年,在慕尼黑大学理论物理系担任阿诺德·索末菲(Arnold Sommerfeld)教授的高级学术助理 。
1912年—1914年,担任苏黎世大学物理学教授。
1914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同年,担任法兰克福大学物理学教授。
1916年—1918年,学术休假期间,在维尔茨堡大学物理系与威廉·维恩一起研究放大器管 。
1919年,回到柏林大学工作,担任物理学教授。
1920年,当菲利普·勒纳德等人在柏林召开反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公开集会第二天,马克斯·冯·劳厄就和瓦尔特·赫尔曼·能斯特(Walther Hermann Nernst)、H.鲁本斯联名在柏林日报上发表公开信予以反击。
1921年,接替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成为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长 。
1923年,担任法兰克福大学理论物理系主任。
1943年,为纳粹当局强令从柏林大学提前退休。
1945年,德国投降后被美国军方送往英国。
1946年1月,返回德国;同年,作为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执行主任前往哥廷根,担任哥廷根大学名誉教授。
1951年,被选为马克斯·普朗克协会在柏林的弗里茨‧哈伯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重返柏林 。
1958年,退休;同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国际院士 。
1960年4月23日,在柏林发生车祸逝世 。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劳厄的试验原理
马克斯·冯·劳厄发现了晶体中的X射线衍射现象,借此不仅证明了X射线的波特性,也证明了晶体的晶格结构。他的这一发现源自于他对光波通过周期性结晶颗粒问题的讨论,他得出一个想法,电磁射线的波长越短,正如X射线所呈现的那样,会在某种介质中引起衍射或者干涉现象,而晶体则正是这样一种介质。他给出了这一现象的数学公式,即:劳厄方程,并于1912年发表了这一发现 。这是固体物理学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现,从此人们可以通过观察衍射花纹研究晶体的微观结构,并且对生物学、化学、材料科学的发展都起到了推动作用,例如1953年詹姆斯‧沃森和佛朗西斯‧克里克就是通过X射线衍射方法得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1931年,完成了X射线的"动力学理论",这项工作为在实验上证实电子的波动性奠定了基础 。马克斯·冯·劳厄还对超导问题进行了研究,完成于他任柏林洪堡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期间。这一时期,瓦尔特·迈斯纳(Meißner, Walther)正在柏林帝国物理技术学院研究许多金属在相当于液氦温度时呈现的电阻消失现象,他在1932年对这一现象作出了解释,破坏超导性的磁场阈值依物体形状的不同而改变,因为磁场是在超导状态建立后才形成的,磁场由所用金属表面的超导电流引起 。
学术论著
出版时间 | 名称 | 备注 |
---|---|---|
1911年 | 《相对性原理(Das Relativitätsprinzip)》 | 阐明了新的空间时间概念和以接近于光速的物体运动 |
1947年 | 《物理学史(History of Physics)》 | 中译本,1978年 |
1961年 | 《著作和报告全集》(3卷) | 马克斯·冯·劳厄逝世后出版 |
参考资料来源: |
学术交流
1933年,在维尔茨堡举行的全德物理学家年会上,马克斯·冯·劳厄以物理学会会长的身份致开幕词。他在讲话的末尾引用伽利略坚持哥白尼的日心说而遭到教会迫害这一历史事件,间接地捍卫了当时正受到主张所谓“德意志物理学”的纳粹党徒攻击的爱因斯坦和其他犹太科学家;同年,他不顾斯塔克的威胁,拒绝参加斯塔克召集的拥护纳粹的集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未参与有关军事的科学活动 。
1946年,英国皇家学会主持召开国际结晶学会议时,马克斯·冯·劳厄是应邀参加会议的唯一一位德国学者。他还和普朗克一起参加了英国举行的牛顿纪念大会 。
人才培养
指导学生
根据2023年10月数学谱系项目网站数据,马克斯·冯·劳厄在柏林大学先后指导7名学生 ,具体信息如下:
毕业时间 | 名字 | 学校名称 |
---|---|---|
1921年 | 尼基尔·兰詹·森(Sen, Nikhil Ranjan) | 柏林洪堡大学(Humboldt-Universität zu Berlin) |
1922年 | 利奥·西拉德(Szilard, Leo) | 柏林洪堡大学 |
1925年 | 埃尔娜·韦伯(Weber, Erna) | 柏林大学(Universität Berlin) |
1927年 | 弗里德里希·莫格利希(Möglich, Friedrich) | 柏林大学 |
1933年 | 马克斯·科勒(Kohler, Max) | 柏林大学 |
1936年 | 卡尔·基彭豪尔,(Kiepenheuer, Karl) | 柏林洪堡大学 |
1944年 | 马克斯·帕斯勒(Päsler, Max) | 柏林大学 |
参考资料来源: |
荣誉表彰
奖项
时间 | 荣誉表彰 | 授予单位 |
---|---|---|
1914年 | 诺贝尔物理学奖(Nobel Prize for Physics) | — |
1932年 | 马克斯·普朗克奖章(Max-Planck Medal) | 德国物理学会(Deutsche Physikalische Gesellschaft) |
1952年 | 骑士勋章(Knight of the Order Pour le Mérite) | — |
1953年 | 联邦服务之星大十字勋章(Grand Cross with Star for Federal Services) | — |
1957年 | 荣誉军团勋章(Officer of the Legion of Honour) | 法国 |
1959年 | 亥姆霍兹奖章(Helmholtz Medal) | 东柏林科学院(East-Berlin Academy of Sciences) |
院士
时间 | 荣誉表彰 | 授予单位 |
---|---|---|
1919年 | 普鲁士科学院通讯院士(Corresponding Member) | 普鲁士科学院(P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
1921年 | 普鲁士科学院正式院士(Regular Member) | 普鲁士科学院 |
1921年 | 哥廷根科学院通讯院士(Corresponding Member) | 哥廷根科学院(Göttingen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
1948年 |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国际荣誉院士(International Honorary Member) |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
1958年 | 美国国家科学院国际院士(International Member) | 美国国家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
1960年 | 奥地利科学院院士(Member) | 奥地利科学院(Austrian Academy of Sciences) |
— | 俄罗斯科学院院士 | 俄罗斯科学院(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
— | 慕尼黑科学院通讯院士 | 慕尼黑科学院(Academy of Sciences of Munich) |
— | 都灵科学院通讯院士 | 都灵科学院(Academy of Sciences of Turin) |
— | 瑞典皇家科学院通讯院士 | 瑞典皇家科学院(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 |
— | 罗马科学院通讯院士 | 罗马科学院(Rome Academy of Sciences) |
— | 西班牙皇家科学院通讯院士 | 西班牙皇家科学院(Spanish Royal Academy of Sciences) |
— | 罗马林塞科学院通讯院士 | 罗马林塞科学院(Accademia Nazionale dei Lincei) |
— | 伦敦皇家学会通讯院士 | 伦敦皇家学会(Royal Society of London) |
参考资料来源: |
时间 | 担任职务 |
---|---|
1921年—1945年 | 德国科学协会物理委员会(1937年更名:德国学术协会)主席 |
1922年 | 波茨坦天体物理天文台(Potsdam Astrophysics Observatory)董事会成员 |
1925年—1933年 | 德国联邦物理技术协会(Physikalisch-Technische Reichsanstalt)顾问 |
1931年—1933年 | 德国物理学会会长 |
1934年—1958年 | 德国物理技术学院顾问 |
1948年 | 国际晶体学家联合会名誉主席 |
家世背景
马克斯·冯·劳厄的父亲是德国的一位军队官员并于1913年获得世袭贵族称号,马克斯‧劳厄也随之改称马克斯‧冯‧劳厄 。
马克斯·冯·劳厄发现的第二个衍生产品——X射线光谱对原子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X-ray spectroscopy, a second spin-off of Laue's discovery, centrally contribu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atomic theory) 。(林道诺贝尔奖得主大会评)
马克斯·冯·劳厄善于争论,是德国物理学界的幕后杰出人物(Max von Laue is regarded as being as argumentative as he is convivial, and is also a grey eminence on the German physics scene) 。(马克斯·普朗克协会评)
劳厄—朗之万研究所
1967年,为了纪念物理学家马克斯·冯·劳厄(Max Von Laue)和保罗·朗之万(Paul Langevin),法、德两国科学家将世界第一个基于反应堆和加速器的高通量中子源,命名为劳厄—朗之万研究所(Institute Laue-Langevin,ILL)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