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耶勒鲁普 编辑

丹麦诗人

卡尔·耶勒鲁普卡尔·耶勒鲁普

卡尔·耶勒鲁普(Karl Adolph Gjellerup,1857年6月2日-1919年10月11日),丹麦诗人、小说家。早年在哥本哈根读神学。1892年起定居德国德累斯顿,也用德语写作。早期作品有诗集《红山楂》、小说《日耳曼人的学生》,反映作者与基督教的决裂。20世纪初受印度佛教哲学影响,宣传出世思想,写有长篇小说《朝圣者卡马尼塔》。晚年重新皈依基督教,著有《神的女友》。由于“在崇高理想鼓舞下写出了丰富多彩的作品”,于1917年与他的同胞、丹麦作家彭托皮丹分享了诺贝尔文学奖。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卡尔·耶勒鲁普

外文名:Karl Adolph Gjellerup

别名:卡尔·阿道尔夫·吉勒鲁普

国籍:丹麦

出生日期:1857年

逝世日期:1919年

职业:作家

主要成就:《磨坊血案》获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品:《我的爱情之卷》《明娜》《磨坊血案》《已为生命而热》

生平简介

编辑

卡尔·耶勒鲁普卡尔·耶勒鲁普

卡尔·阿道夫·耶勒鲁普,丹麦作家。1857年6月2日出生于丹麦西兰岛的洛霍尔特市一个乡村牧师家庭,3岁丧父,过继给他母亲的堂兄弟比杰抚养,后全家迁至哥本哈根居住。继父是新教牧师兼诗人和学者,他的渊博知识对小吉勒普的心智成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吉勒鲁普初中毕业后,

1874年进入哥本哈根神学院学习神学,由于受到丹麦现实主义文学的开拓者勃兰兑所的启发和影响,他对圣经的可信性产生了怀疑,开始广泛阅读歌德、席勒、海涅等德国作家的作品,不久开始转移了信仰,接受勃兰兑斯的文学理论,尊这位天才的文学评论家为“我们的圣灵骑士”。

1878年结束神学学习开始攻读文学,并从事创作。同年,他的第一部小说《一个理想主义者》问世。翌年又出版了第二部小说《青年丹麦》。在他的早期作品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勃兰兑斯的影子。

1881年,吉勒鲁普发表了拥护达尔文主义的论文《遗传与道德》,受到丹麦教会的指责。作者随即发表小说《日尔曼人的门徒》予以反击。

1883年,他开始长途旅行,先后访问了德国、瑞士、意大利、希腊、俄国,对这些国家的文学艺术作了大量的考察。这次旅行导致他抛弃了动兰兑斯的理论体系,转向了德国古典主义。

1889年,他的代表作《明娜》出版。这部小说描述了一个名叫明娜的德国姑娘的爱情悲剧,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之后,他的重要作品尚有《磨坊》(1896)、《漫游世界的人》(1910)、《上帝的女友》(1916)等。

1890年迁居德国德累斯顿市,继续从事文学创作,并专心研究东方和印度哲学。

1917年,他“因为多样而丰富的诗作——它们蕴涵了高超的理想”而与另一位丹麦作家彭托皮丹共享诺贝尔文学奖。

吉勒鲁普一向视德国为自己的第二祖国,他的后半生便在德国度过。他后期的作品大都直接用德语写成。

1919年10月11日,在德国德累斯顿市逝世,终年62岁。

创作历程

编辑

作品作品

吉勒鲁普虽然曾经是神学院学生,但他早期的作品却是比较激进的,1878年以《一个观念论者》开始写作生涯。书中写一个博学的青年反抗神话和建制化的宗教,主张人的精神属于宇宙,灵魂属于理念。1881年出版的诗集《红山楂》和1882年出版小说《日耳曼人的弟子》,后者是一本具有强烈自然主义色彩的作品。写一个年轻牧师最后成为激进党议员的故事,实际是作者转变政治态度和宗教信仰的宣言。此后他的创作进入旺盛期,此后发表的短篇小说《罗姆卢斯》(1883年)和《吉——杜尔》(1883年)基本上还是现实主义的。带有屠格涅夫作品的色彩。他从德国等地旅行回国后,又成为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积极反对者,他模仿德国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进行创作。1884年写的《古典之月》和1885年写的《漫游之年》宣布了同现实主义的决裂而转向浪漫主义,他仿效席勒创作了大型悲剧《布伦黑尔》(1884)。此后他写的大量诗歌和剧本都充满浪漫主义。其中只有1889年写的小说《敏娜》和1896年写的小说《磨坊》思想性和艺术性比较好。《磨坊》写磨坊主发现妻子在磨坊同情人私会,出于嫉妒,开动磨石将妻子和情人压死,自己最后也自杀身死的故事,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典型作品。

主要作品有诗剧《布琳德》(1884)、戏剧抒情诗《泰米瑞斯》(1887)、诗集《我的爱情之卷》(1889)、抒情悲剧《哈根巴德和西妮》(1888)、悲剧《赫尔曼·樊德尔》(1891)、《雅诺王》(1893)、和韵文喜剧《毒素与抗毒素》(1898)等;重要的小说有自传性小说《明娜》(1889)、《磨坊》(1896)、《已为生命而热》(1913)等。诗集《我的爱情之卷》;小说《明娜》、《磨坊血案》、《已为生命而热》等。1917年,作品《磨坊血案》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

编辑
“由于他对当前丹麦生活的忠实描绘” 。

人物思想

编辑
童年时期,吉勒鲁普的养父举家迁至西兰岛乡下,吉勒鲁普在哪儿度过暑假。那里的乡村郊区生活成为他灵感的泉,并出现在他大部分以丹麦为背景的作品里。吉勒鲁普最初开始文学创作时,受席勒、歌德以及康德等德国诗人的影响较大。这是德国被称为“诗人和思想家的祖国”,他的文学观受德国和丹麦的双重影响,有明显的现实主义倾向。1882年,他出版的小说《日耳曼人的弟子》较能代表他的写作风格和创作思想。主人公尼尔斯·乔尔斯是农家子弟,家乡被德国抢占,从小心中就对德国充满了憎恨,然而所接受的却是德国教育,在并非自觉的情况下,深受古典文学的熏陶,対席勒崇拜之深。他经过一番波折,考入了哥本哈根大学攻读神学,由于接受了实证主义学说,在考试的时候表示了对第四福音书的真实性的怀疑,因而受到攻击。于是他回到家乡,娶妻成家,宗教和民族的问题不再纠缠他了,他劝导同胞们认识并舍弃那些现代意识,安于环境,忍受当世的苦难,而不是希望得到回报。这本小说带有强烈的自然主义色彩,也反映了一部分作者的个人经历。

作品作品

吉勒鲁普的后期作品“走向纯粹的精神宗教”,由于受到东方宗教与传统的影响,他晚年的某些作品带有浓厚的生命轮回、领认前生等意义的佛教色彩,如《朝圣者卡曼尼塔》(1906)。

1917年,“由于他那为高尚理想所激发的丰富而色彩的诗歌”,他和亨瑞克·彭托皮丹同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获奖实际上也是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复杂的历史背景分不开的。受奖之后,德国也可以名正言顺地分享着这位丹麦作家的殊荣,因为吉勒鲁普从1892年起一直居住在德国,而且他一向就是“德国伟大心灵的学生”,具有极强的德国气质。人们要想了解他的作品,必须对康德和叔本华的哲学有所认识,同时也要看到歌德、席勒以及瓦格纳对他创作的影响。

作品赏析

编辑
《明娜》(1889)

这部作品被评论界公认为吉勒鲁普的代表作。小说以19世纪德国乡村为背景描述了一个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

小说中的“我”是一个名叫海拉德的丹麦青年。他就读于德国德累斯顿工艺学院。暑假来临了,他不愿呆在炎热沉闷的城里,而想到郊外去感受一下大自然的清新气息,于是便来到了风景秀美的乡间小镇莱丹。在莱丹度假期间,海拉德与家庭女教师明娜邂逅相遇。姑娘美丽的容颜以及略带优伤的神情深深打动了他,使他心中油然而生一种朦胧的恋情。海拉德巧妙地寻找各种机会与明娜接近。随着交往的加深,他逐步了解到了明娜的身世。原来,明娜的家在德累斯顿,她的父亲是一位中学教师,性情古怪,自私冷漠,甚至对自己的亲生女儿也从未表示过应有的关心和爱意。母亲则是个没有文化的粗俗女人,又不能真正理解女儿的心。长期生活在这么一个缺乏温暖、和谐的家庭里,明娜时常感到孤独和忧伤,因而也就格外地渴望爱情。当年轻的丹麦画家斯提芬逊走进她的生活时,她很快便深深地爱上了他。然而,生性放荡的斯提芬逊在与明娜相处了一段时间后,并不想娶她为妻,理由是“艺术家不能为婚姻束缚”。天真的姑娘居然相信了他。斯提芬逊回到丹麦后,同她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联系。而明娜却痴情不改,一直默默忍受着思恋的痛苦。为了减轻心灵的痛苦,也为了早日自立,明娜只身来到莱丹,成为一名家庭女教师……

海拉德热烈地追求着明娜。他的真诚和热情终于打动了明娜的心。两位年轻人在一起度过了许多美好幸福的时光后,决定尽早成为眷属。明娜觉得有必要将此事告诉斯提芬逊,便给他写了一封信。殊不知一场悲剧便由此而生。

接到明娜的信后,一种莫名其妙的占有欲攫住了斯提芬逊的心。他发誓决不让自己曾爱过的女人投入他人的怀抱。他迅速来到德累斯顿,向明娜发动起猛烈的爱情攻势,并表示愿意同她结婚。明娜面对着痛苦的选择:海拉德或斯提芬逊。最后,她选择了后者,因为他毕竟是自己初恋的情人。

明娜同斯提芬逊结婚后到了丹麦。而痛苦不堪的海拉德来到英国,在自己舅舅的公司里拼命地工作。时间在流逝,但他依然忘不了明娜。

明娜婚后的生活并不幸福。斯提芬逊的本质很快暴露。他整天和一些所谓的“艺术家”吃喝玩乐,并要明娜也加入他们的圈子。明娜实在不愿与他们苟合,常常独自在家弹钢琴,借以排遣心中的郁闷。夫妻间的裂痕越来越大。发展到最后,斯提芬逊竟当着妻子的面与别的女人调情。明娜绝望之极,终于心脏病发作,不久便离开了人世。临终前给海拉德留下了一包摧人泪下的遗书……

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手法,将一个并不复杂的爱情故事渲染得有声有色,娓娓动听。整部作品的语言优美、隽永,充满了诗情画意,能够使读者获得极大的艺术享受,不愧为丹麦文学史上一部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