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约翰内斯·威廉·扬森 编辑
约翰内斯·威廉·扬森(Johannes Vilhelm Jensen,1873年1月20日-1950年11月25日),丹麦小说家、诗人,主要作品有长篇系列小说《漫长的旅行》、《世界的光明》等。1944年,作品《漫长的旅行》获诺贝尔文学奖。
中文名:约翰内斯·威廉·扬森
外文名:Johannes Vilhelm Jensen
国籍:丹麦
出生日期:1873年1月20日
逝世日期:1950年11月25日
职业:小说家,诗人
主要成就:1944年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品:《漫长的旅行》等
约翰内斯·威廉·扬森(照片1)
在大学里,他虽然学的是医学,但对文学创作兴趣极大,同时也为了赚取稿费维持生活。
1895年,他的第一部长篇惊险小说《卡塞亚的宝物》在《拉夫恩》周刊上连载,以后又相继发表了《亚利桑那血祭》等三部以谋杀案为主题的惊险小说。这些小说虽然受到一般市民读者的欢迎,但却受到他所熟识的文学评论家勃兰兑斯的批评。扬森决定改变自己的创作路子,决心创作出具有真正文学价值的作品。
1896年,他的长篇小说《丹麦人》问世,接着又陆续发表了短篇小说集《希默兰的故事》(1898—1910)。与此同时,扬森还创作了历史小说《国王的失落》三部曲(1900—1901):《春之死》、《巨大的夏日》和《冬》。
约翰内斯·威廉·扬森一家
他的获奖是“由于藉著丰富有力的诗意想象,将胸襟广博的求知心和大胆的、清新的创造性风格结合起来”。 扬森的主要作品还有描写人类发展过程的长篇巨着《漫长的旅行》六部曲,从扬森的第一本作品中,就可以看出他作为一个乡下年轻人的形象。
1950年11月25日,扬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逝世。
除以上作品外,扬森还写了不少神话传说,主要有《北欧神话》九卷共一百五十篇(1906—1944)。他创作的诗集有《诗集》(1906)、《世界的光明》(1926)和《日德兰之风》(1931)。散文、随笔和艺术史著作有《哥特的复兴》(1901)、《新世界》(1907)、《北欧精神》(1911)、《时代的序言》(1915)、《进化与道德》(1925)、《动物的演变》(1927)和《精神发展的历程》(1928)等。
约翰内斯·威廉·扬森与妻子
对家庭丝丝缕缕的回忆,是他灵感的宝库。他的父亲也出生于希默兰,后在法斯耶当兽医,他的祖父是葛莱亚的老职工。算起来,扬森可以说是农家子弟出身。颇有特色的是,他的第一本书就围绕着他的出生之的展开。在他那杰出的《希默兰的故事》中,描写着自古迄今那些原始的、半野蛮的人们,他们仍然生活在古老的恐惧之中。在他的诗作中,可以强烈的鲜明的看出,他对童年的出生的的生动有力的描写。
从约翰内斯·扬森的第一本作品中,就可以看出作为一个乡下年轻人的形象。到哥本哈根求学时,支持在野党,痛恨平庸和褊狭,一腔热血,愿为理想斗争。是一个勤勉、活跃的青年来自日德兰的青年,内向害羞而不易接近,但情感丰富。觉得丹麦实在太小了,看得烂熟的风物,直叫提不起劲来。同一个冰雪般冷静、又火焰般热烈的赌徒,把未知的命运,交付给异国的浪漫之旅中。
首次的异国旅程,大开眼界,想像力如一马平川,一发难收。这个时期,对科学技术和机械化十分倾心,称羡不已。同胞H.C.安徒生或许是第一个描述了火车旅行的魅力的人。约翰内斯·扬森惊人地预言这个时代将出现摩天大楼、汽车、电影等。在以美国为背景的小说《德奥拉夫人》(1904)、《车轮》(1906)中,不厌其烦地称颂再三。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简而言之,不但要跨越空间,也要跨越时间。这个将快速的变革、机械的噪音,谱成现代之歌的人,也同时上溯历史河流,探求人类本源,进入渺茫的远古时代,潜心研究那漫长遥远岁月的痕迹。
1944年作品《漫长的旅行》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藉著丰富有力的诗意想象,将胸襟广博的求知心和大胆的、清新的创造性风格结合起来”。
约翰内斯·威廉·扬森的小说、诗歌和散文被誉为“丹麦文坛的三绝”,同时他还被誉为“丹麦语言的革新大师”。
约翰内斯·威廉·扬森与弟弟
他的作品中,文句活泼生动,表现力强,句句掷地有声,读之如沐春风。这位深深地植根于自己国土的诗人,吐字如诗般动人,扬森的声音是丹麦日德兰的声音。由于他的才能他把北欧的精神在历史上绵延下去,也歌颂了北欧的民族对自然的胜利斗争。他无愧为一位才华卓著的言论家。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卡尔·耶勒鲁普
上一篇 约纳斯·哈尔格里姆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