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 编辑

2007年中国友谊出公司出版的图书

正见正见

《正见》是中国友谊出公司于2007年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正见

作者: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出版时间:2007年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公司

页数:168 页

ISBN:9789865737498

定价:25 元

开本:787X1092毫米 16开本

装帧:平装

发行公司: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经销:新华书店

印刷:三河市华晨印务有限公司

字数:13印张 90000字

版次:2007年1月第一版

印次:2007年1月北京第一次印刷

简介

编辑

佛教语

在大念处经里面,佛对“正见”做了明确的解释

原文:“诸比丘!正见者何耶?诸比丘!如实知苦、知苦之集、知苦之灭、知至苦灭之道,诸比丘!此名为正见。”

译:“比丘们啊,正见是什么呢?比丘们啊,如实的知道什么是苦,知道之所以会苦的原因,知道在什么地方消灭苦,知道消灭苦的方法和路径,比丘们啊,这个叫做正见”

注:这里面要注意的是,正见并不是从理论上来认识的,而是从实践上来认识的,学者应该注意“如实”两个字。如实的含义,就不只是单纯的从概念、理论上所得出的认识。

八正道之一。意为具有“四谛”理的见解,亦即关于人生真理的彻底领悟。 唐 澄观 《华严经纲要》:“正见牢固,离诸妄见。” 隋 江总 《摄山栖霞寺碑》:“深哓正见,玅识来果。” 宋 洪迈 《容斋五笔·八种经典》:“用正见,观真理,莫出于《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正确的见解

郭沫若 《沸羹集·<历史·史剧·现实>》:“应该写成好还是坏,你再要拿出正见来,然后才能下出一个‘不妥’。”

佛学

编辑
【正见】

(梵samyag-dr!s!t!I,巴samma^-dit!t!hi,藏yan%-dag-pah!I lta-ba)

《杂阿含经》卷二十八云(大正2·203a)︰‘何等为正见?谓正见有二种。有正见是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有正见是圣出世间无漏无取正尽苦转向苦边。何等为正见有漏有取向于善趣?若彼见有施有说乃至知世间有阿罗汉不受后有,是名世间正见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何等为正见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谓圣弟子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无漏思惟,相应于法选择,分别推求觉知黠慧,开觉观察,是名正见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

又《大毗婆沙论》卷九十七云(大正27·504b)︰‘云何正见?答尽无生智所不摄意识相应善慧。此有二种,(一)有漏,(二)无漏。有漏者,即世俗正见,如前广说。无漏者,谓无漏忍及学八智无学正见。’盖正见有有漏、无漏二种,意识相应的有漏善慧称为有漏正见或世俗正见;现观之八种无漏忍及有学的八智与无学的正见,总称为无漏正见,或出世正见。

如上,由于无漏的正见又有有学、无学之别,故与世俗合为三种。《俱舍论》卷二云(大正29·10c)︰‘世间正见,谓意识相应善有漏慧。有学正见,谓有学身中诸无漏见;无学正见谓无学身中诸无漏见。(中略)如是世间诸见有染无染,学无学见,观察法相明昧不同。何故世间正见唯意识相应?以五识俱生慧不能决度故,审虑为先决度名见,五识俱慧无如是能,以无分别是故非见。’

又,无漏正见中,唯八智摄于正见而除尽智、无生智,以此二智唯正智非见性。《大毗婆沙论》卷九十七以四句分别之,其文云(大正27·503a)︰

‘诸无漏见是无漏智耶?答应作四句,有无漏见非无漏智,谓无漏忍。此有见相无智相故。有无漏智非无漏见,谓尽无生智。此有智相无见相故。有无漏见亦无漏智。谓除无漏忍尽无生智,余无漏慧此复是何?谓学八智无学正见,此有见相及智相故。有非无漏见亦非无漏智,谓除前相。’

然《成实论》卷十六〈见智品〉认为正见正智一体无差别(大正32 ·365c)︰‘正见正智有何差别?答曰︰即是一体无有差别。正见二种,世间出世间。世间者,谓有罪福等;出世间者,谓能通达苦等诸谛。正智亦尔。(中略)又正观故名正见,尽无生智以正观,故亦名正见。’

另《大乘义章》卷八(本)谓《毗昙》以忍心以上为正见,《成实》以暖心已去为无漏正见(大正44·618a)︰‘依如成实,暖心已上一向不受,于彼宗中,暖心已上名为住分,不复退堕三涂中故。故彼成实引经证言,世上正见者,往来百千世,终不堕恶道。暖心已去名上正见,若依毗昙,忍心以上方是住分,一向不受三涂之报。涅盘经中亦同此说。据此言之,忍心以上方得名为世上正见。此是第一不受处也。’

此乃基于《成实论》卷十六所谓智能破假名为忍,忍在暖等四善根中之说而立。又,《俱舍论》卷二十五也说明正见在八圣道支中,是道亦是道支。

目录

编辑
简体中文版序

胡因梦推荐序 生命的真谛

李连杰推荐序 一场没有戏的好戏

译者序

自序 又是一本介绍佛教的书

第一章 造作与无常

婴儿摇鼓及其它分心物

追寻真理可能会像个坏事

佛陀的发现

「在目前是」

然而我们仍然忽略它

不稳定性

因与缘:蛋已煮熟,你无法改变它

明了的利益

情人眼里出西施

无常是好消息

老沙弥的故事

第二章 情绪和痛苦

个人快乐的定义

社会化的快乐定义

无法计数的各种情绪

直探根:(不存在的)自我

习气:自我的盟友

与自我作战

那么爱呢?

第三章 一切是空

抓住空性

我们有限的逻辑

昨日之河流:接受部份逻辑

佛陀不是被虐待狂

相对真理:有「某种程度」的存在

「是你的执着困住了你」

实相:不是寓言,不是魔术,不会致命

领带与情绪的圈套

佛陀的教法:佛法作为安慰剂

明了的利益:续集

第四章 涅盘超越概念(涅盘寂静)

天堂:终极的假期?

快乐不是目标

快乐的陷阱

希望以及本初清净

穿过黑暗风暴的一束光

什么样的感觉?

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好处

没有分别,没有概念,没有牵绊

出离心:虚空是尽头

结论

见地是最终的参考点

四法印的美妙逻辑

深入了解业报,清净和非暴力

四法印:无法分割的整体

出离中的丰富

茶杯与茶:在文化中的智慧

修持祥和

后记

感谢

出版社附注

内容简介

编辑

正见正见

本书中,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的以最简单的语言来说明佛教最核心的四法印见地,文字看似简单,却包含了深入浅出的层层奥义。下笔行云流水,诙谐幽默又字字珠玑。在轻快的字句后面,充满了引导无明众生脱离轮回的佛菩萨大悲大愿。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是藏传佛教的老师,也是闻名影坛的导演。在书中,他以电影的虚拟实境,巧妙地比喻我们身处的幻相世界;而证悟的过程就彷佛脱去妄念所带来的层层蔽障,了解因缘的善变与无常;因而放下我执,迈向醒觉之路。

他爽洁而利落地破除常人对佛教徒的误解:佛教徒等于祥和与非暴力;其实,这并非佛法的核心。对于要成为一位佛教徒,你必须接受佛教的四法印见地:一切和合现象都是无常,一切情绪都是痛苦,一切事物无自性,以及证悟超越概念。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以实证的经验加以分析,体现四见地最精要的部分,对于修行者有甚大的帮助。有缘读此书的人,都能更清楚地见识到法教的神髓,了悟无常,解脱万千烦恼;原来,佛教徒不只是着僧袍、坐禅、戒荤食与禁欲;而是觉知这四种见地,化解对如幻世事的执着。

--------------------------------------------------------------------------------

媒体推荐

简评

编辑
佛法的书读了不少,唯独这本,让我觉悟了佛法的真谛,写得清澈、明了、公允。一下子想到了金克木先生那句“书读完了”。

——王立

下一篇 正思维

上一篇 八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