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观世界 编辑
所谓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相对,它是指“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它是人的意识活动之外的一切物质运动的总和。从内容上看,它包括两个部分,即自然存在和人的社会存在。前者不依赖人的活动而独立存在,后者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又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二者的共同之处就在于,具有客观实在性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非意识、非观念的存在或集合体,其是绝对客观的。自然存在和人的社会存在的统一构成了“外部世界”或“物质的世界”。
中文名:客观世界
外文名:external world
别名:物质世界
领域:哲学
一.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具有异质性。客观世界存在于人的意识活动之外,具有直接现实性,并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运动着。外部自然存在的物质基础在其自身,人的社会存在的物质基础是(物质生产方式)。主观世界则是以(人脑)为物质(生理)基础,以(意识诸要素及其运动)为机理的。主观世界存在于人脑之内,其广延性、伸张性,即意识、思维空间体现在意识、思维活动中。从这个意义上说,主观世界就是主体意识活动所具有的智力、智慧、思维能力大小强弱的幅度、界限以及它所能接受、理解和处理信息的思维容量域。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主观世界。
二.主观世界的发展和客观世界的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从根本上说,客观世界决定主观世界,客观世界是主观世界的外在空间,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然而,主观世界毕竟是一种非直接现实性的存在,起于心意之内的“由己性”是其基本特征之一。这种“由己性”使人们可以在心意之内随意组合、建构客体,从而使主观世界既可以在某些方面和状态上背离客观世界,发生幻想、错误,也可能超越客观世界,对未来存在做出超前反映。这样,就出现主观世界的发展与客观世界的发展不完全同步的状态。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有着复杂的矛盾关系,一方面,主观世界肯定、表现、反映着客观世界,另—方面又是对客观世界的偏离、否定和超越。二者始终交织在—起。
其次,主观世界的运动规律和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具有同一性。由于主观世界在内容上与客观世界具有同构性,主观世界的运动规律是对客观世界运动规律的反映和升华,故它同样具有必然性、重复有效性的特征,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思维规律的要求,及是否遵循思维规律进行认识活动,思维规律都要起作用。
再次,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又是互相转化的。如前所述,主观世界本质上是反映在人的头脑中并转换为观念形式的客观世界;主观世界,尤其是其中的理想存在通过实践又能够转化为现实存在,成为客观世界的一部分,并不断地更新着客观世界的内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列宁指出:“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接触点。正是在主观世界相客观世界相互接触的实践中,客观世界的内容才转变为主观世界的内容。这一转变是一个不断深入和扩大的过程。对于每一时代特定的主体来说,并不是客观世界的所有内容都能构成主观世界的内容,只有纳入到人的实践以及认识活动范围中的那部分客观世界才能转化为主观世界的内容,或者说,只有被纳入到实践以及认识活动中那部分客观世界为主体所接受和认识,并沉积、内化为意识的容量框架、纵横幅度和界限的时候,才能转化为人的主观世界。实践从根本上制约着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接触的范围,以及主观世界的广度和深度。
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互转化的基础和途径。不仅客观世界只有通过实践以及认识活动才能转化为主观世界,而主观世界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转化为客观世界,实践本身就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也是主观和客观的“交错点”’“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正因为如此,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互转换的基础和途径。
人在实践活动中并非仅仅接受客观世界及其规律,而且要依据自己的目的利用客观规律去改变客观世界的现存状况,使它成为符合人的目的要求的新的状态,即成为属人世界。因此,在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分化与统一的过程中,又同时形成了自在世界同属人世界即人类世界的分化与统一。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