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大鼓 编辑
山东大鼓又称“犁铧大鼓”、“梨花大鼓”,起源于山东农村,清末进入济南等城市。山东大鼓的乐器最初除书鼓外另用两枚农具犁铧碎片击拍,后改用两枚铁片和铜片,并用三弦、四胡伴奏。一人演唱或两人对唱,二三人伴奏。山东大鼓过去曲调缠绵婉转,解放后按表现现代生活的需要已有所改革。传统曲目有《黑驴段》、《拎娃娃》等。2006年5月20日,山东大鼓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为Ⅴ-4。2019年11月12日,入选调整后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中文名:山东大鼓
别名:犁铧大鼓、梨花大鼓
批准时间:2006年5月20日
非遗级别:国家级
遗产类别:曲艺
经典剧目:《黑驴段》《拎娃娃》等
代表人物:左玉华
始兴年代:清代
遗产编号:Ⅴ-4
渊源背景
山东大鼓发源于鲁北、冀南一带的农村,为中国北方最早的鼓曲形式,原名“犁铧大鼓”,因其最初用耕地的犁铧碎片伴奏而得名。刘鹗《老残游记》加以美化,据其谐音改称为“梨花大鼓”,从业艺人叫做“唱梨花片的”。1920年前后,梨花大鼓发展成为具有全国影响的大曲种,因其“所唱皆山东土调”、“唱者皆山东产”而通称为“山东大鼓”。
发展情况
山东大鼓产生的时间约在明代中叶,明末清初开始独立门户,距今已有三百五十余年的历史。清代中叶,山东大鼓发展成为一种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民间说书艺术形式,艺人队伍明显扩大,艺术表现手段日趋完备。嘉庆年间发展出五大分支,唱腔上形成了“北口老牛大摔缰调”、 “南口梨花调”、“小北口”三大派别,出现了《响马传》、《刘公案》等大量中篇书目和许多段儿书。清同光年间,山东大鼓有了重大发展,南口梨花调开始出现女演员,并进入城市演出。继郭大妮、黄大妮之后,有“红装柳敬亭”之誉的王小玉姐妹(白妞、黑妞)于光绪十年(1884年)济南演唱,引起轰动。为残游记·明湖湖边美人中用优美传神的文辞,生动描绘了白妞王小玉出神入化的演唱情形。王小玉姐妹为山东大鼓真正立足城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清末,山东大鼓大兴,不仅遍及全省,还占据了河南、江苏、安徽、河北、京津、东北等地书场。出现了许多山东大鼓班社和数十位著名艺人,如“盖山东”董连芝、 “白菜心”杜婉君、 “响三省”郭彩云、“鼓界皇后”鹿巧玲以及谢、李、孙、赵“四大玉”等名家。
山东大鼓的衰微,约始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这是因为随着清朝封建官吏、仕绅文人的渐趋没落,山东大鼓也就失掉了它的主要听众。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民主思潮空前活跃。而山东大鼓因其曲调迁回缓慢,结构过于严谨、呆板,不能即兴说唱大书与迅速充实新书目,就难以适应时代需要和吸引听众。于是,它不可避免地要被新兴的唱白自由、便于“蹚口”说书的西河大鼓与河南坠子所取代。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梨花大鼓逐渐衰落,许多艺人改唱河南坠子和木板大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冀南地区,专唱梨花大鼓的仅有孙金枝、孙金兰姐妹二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威县、广宗县和山东宁津县等地均邀请孙金枝举办过梨花大鼓讲习班,培养新人,但收效甚微,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孙金枝去世后,梨花大鼓在冀南几成绝响。
演唱形式
山东大鼓一人演唱或二人对唱,二三人伴奏。曲调高昂,说、唱、道、白兼备;叙事抒情交融。唱词基本是七字句和十字句。演唱者右手执鼓槌,左手操铁(铜)片,边敲边唱。乐师以三弦伴奏。
唱腔体裁
唱腔属板腔体,一般分慢板(又称头板)、二板(流水板)、三板、快板等板式。其书目主要是中篇,唱自相间,短段只唱不说。三个支派的唱腔与书目又各具不同的特点与风格。“老北口”派唱腔粗犷、豪放,其开头腔是用头板或类似头板的二板起腔,速度慢,尾音长,板起板落,咬字狠,吐字真,落音重,字密声促,善用顿音,其旋律似说似唱自然流畅。故有“老牛大摔缰”的俗称;“小北口”派的演唱风格,溶入借鉴了一些西河大鼓的技法,较之“老北口”显得巧俏,委婉细腻,善说演“文书”,唱中加叙;“南口”派的唱腔婉转悠扬,曲调华丽细腻,字少腔繁,节奏舒缓。除板腔体唱腔外,“南口”派还有一些曲牌体唱腔,叫牌子腔,分快慢两种,只在特殊唱段如《小黑驴》、《小黑牛》、《王二姐思夫》中使用。
音乐器械
主要伴奏乐器为矮脚小鼓、大三弦和月牙板(也叫梨花片)。
第二支是以南宫县为基点的“小北口”派,代表人物是张风梧、宋四莫。在“小北口”这个支派里,又有三支:其一是流行在衡水、枣强、景县一带的一支,当地称之为“怯大鼓”、“铁片大鼓”、“鼓碰弦”。艺人以“莫、振、中、金、田”谱系传代,据衡水市北田村木板大鼓艺人李田奎讲,这一支师祖是宋四莫,宋收徒李振邦、李振起、刘振湖、阎振庄等,后来这一支派的传人改唱木板大鼓;其二是传至交河、河间、肃宁、献县的一个小分支,在当地称为山东调儿,山东柳儿。这一小支是张风梧、宋四莫的传人,交河县的李振邦在成名后,自立门户,以“振、中、进(金)、相、永、祥、和、智、瑞、升”排序传衍出来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这一小支中出现了一批出类拔萃的艺人,其中以献县杨进桢、肃宁石进奎名望最大。这一小支的艺人行艺范围广,除冀中农村外,还进入京、津、保定等大中城市,以及山东、北京、内蒙、东三省的部分城乡。代表书目有《黄爱玉上坟》、《秦琼卖马》、《少英烈》等;其三是“小北口“派传至石家庄地区的赵县、束鹿一带后形成的一支,当地称之为梅花调、山东柳、鼓碰弦等,这一小支派是张凤梧的门徒南宫杨老孔、宁晋苏玉堂(二人未排字)所传,该支演唱曲调和书目与张凤梧所传无大区别。曾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盛行冀南西部地区。抗日战争爆发后,逐渐衰落,几成绝唱。
第三支是以邢台地区的威县、新河为主要活动地区的“南口”派山东大鼓,该支以“梨花大鼓”之名被叫得最响,叉称犁铧片、倒扒口。流行于邢台、邯郸大部地区。是“五大山”中徐靠山、李明山及其门人发展起来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李明山门人中的“金”字辈名艺人有孙金枝(女)、孙金兰(女)、刘金榜、郭老彬、赵桂存、张广兴等。“南口”派山东大鼓的演出书目,短篇有《荐诸葛》、《古城会》、《让成都》等“三国段”,和《宝玉探病》、《下西厢》、《丁香割肉》、《雪梅吊孝》、《小黑驴》、《小黑牛》等共百余篇,中篇书目有《李天保吊孝》、《大宋金球》、《海公案》、《五女兴唐》、《响马传》、《丝绒计》等五十余部。
山东大鼓相关图片
山东大鼓传统节目繁多,已知有中篇《三全镇》、《金锁镇》、《大破孟州》、《大送嫁》、《范孟亭推车》等数十部;短篇段儿书尤为丰富,以《三国》题材的唱段最多,有《东岭关》、《长坂坡》、《河北寻兄》等六十余段;其次是《红楼梦》题材的唱段,有《黛玉葬花》、《宝玉探病》等十余段;《水浒》唱段有《李逵夺鱼》、《燕青打擂》等。另外还有一些根据戏曲故事、民间传说故事编写的唱段,以及由子弟书移植过来的唱段等,共计二百余段。流传现状
20世纪后期以来,山东大鼓逐渐趋于衰落,仅有少数演员还能演出,亟待扶持保护。
保护措施
中国推行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在经济上,给与财政支持。在政策上,倡导地域文化进校园,发展特色教育,在教育行业甚至整个社会形成了一股重视和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2010年至2012年,山东省艺术研究所先后与艺术单位合作,通过大鼓进高校,研究所与剧团相结合等多种途径,确立了济南市曲艺团、济南艺校、山东管理学院等机构成为山东大鼓的传承基地,通过人才培养和演出实践,总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规律,探索研究相应的传承模式和途径。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该项目保护单位山东省艺术研究院评估合格。
传承人物
左玉华,女,回族,1947年生,山东济南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山东大鼓代表性传承人。1959年进入山东省曲艺团,师从山东大鼓艺人谢大玉,主工梨花大鼓,1978年调入山东省戏曲学校曲艺科任教,1981年调入山东省艺术馆曲艺科从事曲艺辅导和创作,期间为振兴梨花大鼓四方呼吁,相继发表了《梨花风骨》《愿祈梨花再度开》《山东大鼓兴衰评述》等文章,现为山东省艺术馆副研究馆员。左玉华继承了谢大玉激扬奔放的演唱特点,其行腔委婉,口齿伶俐,表演刚柔并济、雍容大方。代表作品有:《草船借箭》《鸿雁捎书》等。
入选非遗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承300多年而不衰的山东大鼓,音乐唱腔独特,节目蕴藏丰富,地方色彩浓郁,它直接促发了山东快书的形成,并对“乔派”河南坠子和西河大鼓等艺术形式的形成与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是中华文明艺术宝库中不可或缺的珍贵文化遗产。
山东大鼓有着独特的唱腔风格,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曲艺形式,具有着很高的欣赏价值。同时,山东大鼓鼓曲繁多,地方色彩十分浓郁,具备很高的文学价值。
山东大鼓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它不仅呈现着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而且也体现了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特点以及不同文化生态的特征。这些都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逐渐形成的,流传到今天,更显得弥足珍贵。可以说,山东大鼓以生动的艺术形式为世人展现了一部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所以在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