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明津作诗 编辑

三国曹丕所作五言律诗

《于明津作诗》是曹丕的诗作之一。这首诗写游子思恋故乡之情。明津:疑为孟津,古黄河渡口。在今孟津县东北、孟县西南。

基本信息

编辑

作品名称:于明津作诗

作者:曹丕

创作年代:三国

作品体裁:五言律诗

诗词原文

编辑
遥遥山上亭,皎皎云间星。

远望使心怀,游子恋所生。

驱车出北门,遥望河阳城

注释

编辑
遥遥:高貌。高峻。

皎皎:皎洁明亮貌。

使:使用。花费。

游子:离家远游的人。

所生:所生长的地方。所生养的人。

河阳:古地名,在现在河南省孟县西。

白话译文

编辑
遥遥可见的是山上的亭,白洁闪亮的是云间的星。

远望它们使我心生怀想,游子所恋全在故城旧情。

驱车出北门不禁又回首,抬眼再看还是那河阳城。

就把亭与天上的星相对而谈,亭在这里虽远且小,

形象却十分显豁,给山水增添了许多亮色。

作品赏析

编辑
遥遥山上亭,皎皎云间星——那山上的亭子啊是那样地遥远,云层中露出几颗明亮的星星。遥遥:远的样子。皎皎:明亮。

远望使心怀,游子恋所生——遥望远方,心中充满了怀念之情,游子格外地留恋生长的地方。

驱车出北门,遥望河阳城——赶着车走出北门,希望能看到那遥远的河阳城。河阳:地名。在今河南孟县西。

诗以“遥遥”领起,或许是“山上亭”与游子家乡的亭子相似,激起游子无限的思乡之情。因为这样的缘故,游子驱车夜行,希望能早点赶到河阳城。在这里,“河阳城”也许是实指,也许是虚指,从语意上看,应是游子魂牵梦萦的家乡。

本诗写游子思乡,但诗中的游子并不是一个普通的思乡之人,本诗亦不是单纯的思乡之作。由于生计的逼迫,许多士人背井离乡、抛妻别子,于是游子思妇便成为建安时期的普遍现象。曹丕的诗歌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时代的忧伤情思。因此,曹丕是在凭籍游子题材,表现人生的孤苦飘零感,他所追寻的不仅是生活中的家园,也包含着士人的精神家园。

作者简介

编辑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次子,与继室卞夫人的嫡长子。

曹丕自幼文武双全,博览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击败了其弟曹植,被立为魏王世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继任丞相、魏王。同年,受禅登基,以魏代汉,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了魏国。曹丕在位期间,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 (220年)命其制定九品中正制,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而且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带的割据势力,最终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对外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在西域的建置。

黄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于洛阳,时年四十岁。谥号文帝,庙号高祖(《资治通鉴》作世祖),葬于首阳陵。曹丕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尤擅长于五言诗,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建安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另外,曹丕著有《典论》,当中的《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