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统 编辑

南朝梁宗室、文学家

萧统萧统

萧统(501年-531年5月7日 ),字德施,小字维摩,南兰陵郡兰陵县(今江苏省丹阳市 )人。南朝梁宗室、文学家,梁武帝萧衍长子,梁简文帝萧纲和梁元帝萧绎长兄,母为贵嫔丁令光。

萧统于天监元年(502年)被册立为太子。他举止大方,在东宫以仁德而闻名,受朝野及百姓爱戴。后因“蜡鹅厌祷”一事 ,父子产生嫌隙。中大通三年(531年),萧统因病早逝,时年三十一岁。谥号昭明,葬安宁陵,史称“昭明太子”。天正元年(551年),其孙萧栋即位,追尊萧统为昭明皇帝 。大定元年(555年),萧统第三子萧詧建立西梁,再加庙号为高宗 。

萧统酷爱读书,笃好玄学,在太子位上广纳人才,勤于著述。当时东宫号称有书近三万卷,“名才并集,文学之盛”,被认为是自晋、宋以来从未有过的现象 。他主持编撰的《文选》(史称《昭明文选》),选录先秦至梁的诗文辞赋七百余首,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大型诗文总集,后世形成专门研究《文选》的“选学” 。

基本信息

编辑

别名:维摩、昭明太子

字:德施

所处时代:南朝齐→南朝梁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襄阳郡襄阳县(今湖北襄阳)

出生日期:501年

逝世日期:531年5月7日

主要成就:主持编撰《文选》

主要作品:《昭明文选》

本名:萧统

谥号:昭明太子→昭明皇帝(追尊)

庙号:高宗(西梁追尊)

陵墓:安宁陵

人物生平

编辑

幼年立储

南朝齐中兴元年(501年),萧统生于襄阳。 此年初,他的父亲雍州刺史萧衍自襄阳出发,攻讨昏庸无道的东昏侯萧宝卷,同年底攻克齐都建康(今江苏南京),掌握朝政大权。

天监元年(502年)四月初八(4月30日),萧衍在建康接受齐和帝的“禅让”,即皇帝位,建立梁朝。 十一月,萧统被立为皇太子。

仁德东宫

萧统半身像,取自清顾沅辑,道光十年刻本《古圣贤像传略》 萧统半身像,取自清顾沅辑,道光十年刻本《古圣贤像传略》

天监八年(509年)九月,萧统于寿安殿讲《孝经》,尽通大义。讲毕,亲临释奠于国学。萧统极富同情心。他十二岁时,去观看审判犯人,他仔细研究案卷之后,说:“这人的过错情有可原,我来判决可以吗?”刑官答应了,于是他就作了从轻的判决。事后,刑官向萧衍汇报了情况,萧衍对他表示嘉许。

天监十四年(515年)正月朔旦,萧衍临轩,冠萧统于太极殿。按旧制,萧统著远游冠、金蝉翠緌缨,到萧统时,萧衍下诏加戴金博山。萧统仪态优美,举止端正,读书数行并下,过目便能记忆。每次游宴祖道,赋诗至十数韵,有的时候作剧韵,思考一下便出来了,无所点易。萧衍大弘佛教,亲自讲说。萧统亦素信三宝,遍览众经。乃于宫内别立慧义殿,专为法集之所,招引名僧。自立《三谛法义》。 普通元年(520年)四月,甘露降于慧义殿,时人将这一祥瑞的出现归结于萧统的至德所感。

普通七年(526年)十一月,丁贵嫔生病,萧统回到永福宫,从早到晚侍奉母亲,睡觉没有脱过衣服。母亲死时,他徒步跟从母亲丧仪回宫,直到入殓,没进过一口汤水,时常痛哭到昏厥。萧衍派中书舍人顾协向他传达自己的话:“居丧不能哀痛过度危及生命,这是圣人的规定,无力胜任丧事就等于不孝。有我在,你哪能这样毁伤自己的身体!赶快勉强喝点稀粥。”萧统被迫进食数口,从此直到丁贵嫔下葬,他每天只喝麦粥一升。萧衍又训导说:“听说你吃的过少,越来越瘦。我近来没有别的病,只因为你这样,胸中也填塞成疾。所以你应该勉强自己多吃点,别让我老替你担心。”虽然萧衍多次劝说逼迫,萧统在居丧期间每天吃的不超过一溢,没吃过蔬菜水果。他平常身体粗壮,腰带超过十围,这时竟削减大半。每次入朝,士民看到他如此消瘦,无不落泪。

当时天下风俗逐渐转尚奢侈,萧统希望通过以身作则的方法移风易俗,他的服饰以朴素为主,身着旧衣,膳食不出现两样肉食。

萧统萧统

普通(520年-527年)年间,南梁发动北伐,建康米价因此上涨。萧统便命令给他减衣缩食。每到雨雪不住的天气,就派心腹左右巡视街巷,看到贫困人家和流浪街头者,便私下用米赈济,每人给十石。又拿出宫中的布帛,每年缝制衣裤,各三千件,冬天用来施舍给没有衣物的人。他做这些事,都务求隐藏身份,不让别人知道这是他做的。如果有人死去无棺收殓,萧统就施舍棺木。每次听到远近百姓遭受赋税劳役之苦,他总会变得面色沉重。又常因为户籍调查数目与实际情况不符,民间负担过重而不安。

兴郡屡次因受水灾歉收,有人建议朝廷挖掘河道泄洪入江浙一带。中大通二年(530年)春天,萧衍派前交州刺史王弈持符节征发吴、吴兴、信义三郡民丁去服役。萧统闻讯,上疏说:“听说现在派王弈等调东三郡民丁开挖河道,往震泽泄洪,这样吴郡一处就不会再有水灾,可以一劳永逸,以后一定能获利。但有些事情没有露苗头时是难以发现的,我有一点儿不成熟的看法:听说吴兴屡年歉收,人民多外出逃荒,吴郡十城,也不是全都保收,只有信义郡去年秋天收成还好,也不是能经常多加役使的。眼下东部粮价腾贵,经常出现劫盗,当地官员都隐瞒不报。如今前方出征的人还没回来,强壮劳力稀少,此次工程虽然不大,我怕也难以完成。差吏一敲门,就成为危害民众的虎狼。再者出丁役之处,远近不一,等到集合起来,就耽误了蚕事与农耕。去年被称为丰年,官府与民间的粮食尚且都还不足,如果再加上现今生活无着,恐怕就会产生更大弊端。况且那些不法之徒都在窥探虚实,如果良民都去服役,那么盗贼就会更多起来。这样吴兴还未受益,内地已先蒙受其害。不知是否可以先放一放这项工程,等到以后富足了再说?”萧衍优诏晓谕他。

父子嫌隙

当初,萧统在埋葬丁贵嫔之时,曾派人四处求购风水好的墓地。有人向宦官俞三副行贿,求他帮助将自己的地卖与萧统,并说如果得到三百万钱的话,则将其中的一百万钱送给俞三副。俞三副于是便暗中启奏萧衍,说:“太子所购之地,不如现在这块土地对陛下您更吉祥。”萧衍步入晚年后,多所忌讳,便命人将这块地买了下来。丁贵嫔下葬后,有个道士说:“这块地不利于长子,但如果镇一镇,或许还可以宽延一下。”于是萧统便将蜡鹅及其他物品埋在了丁贵嫔墓旁的长子之位。宫监鲍邈之、魏雅当初都很受萧统宠幸,鲍邈之不如魏雅得宠,逐渐被疏远,便暗中向萧衍启奏道:“魏雅为太子厌祷。”萧衍派人去墓地挖掘,果然挖到了蜡鹅等物品。萧衍大惊,想要彻查此事,宰相徐勉竭力劝谏,这才使他作罢。最后萧衍只诛杀了那位道士。但萧统因为此事,余生都感到羞愤,难以辨明。

英年早逝

萧统塑像

中大通三年(531年)三月,萧统在游览后池,乘舟摘芙蓉时,因姬人晃荡,不慎落水,被救出时伤及大腿,自此一病不起。直到临终前不久,仍不许僚属将病情告知萧衍。四月乙巳日(5月7日) ,萧统病情加剧,侍从驰报萧衍,但等萧衍得知噩耗时,萧统已不幸逝世,年仅三十一岁。萧衍临丧恸哭,下诏以帝王衮冕收敛他,赐谥号为“昭明”,故世称昭明太子。五月庚寅日,萧统被葬于建康附近的安宁陵,司徒左长史王筠奉诏作哀册文。朝野闻知萧统讣讯后,均感惋惜,大为震惊;建康男女奔走宫门之间,“号泣满路”。各地民众闻讯亦哀恸不已。

死后余波

萧统死后,按例萧衍当立其长子、南徐州刺史萧欢为太子,但他由于之前的嫌隙,转而属意晋安王萧纲,同时认为天下初定,“不可以少主主大业”。自中大通三年(531年)四月至五月,萧衍迟疑未决。直到五月二十一日才决定封萧欢为豫章王,命其回镇。 五月二十七日,萧衍正式立萧纲为太子。为补偿萧统一系,同时堵住天下人对他“废嫡立庶”行为的非议,萧衍破格将萧统的诸子都封在大郡,除萧欢封在豫章外,枝江公萧誉封河东郡王,曲江公萧詧封岳阳郡王,萧飐封武昌郡王,萧譼封义阳郡王;女儿视同正主;太子妃蔡氏的待遇不变,只是迁居金华宫,与东宫相区别。

天正元年(551年),侯景立萧统之孙、豫章王萧栋即位,追尊萧统为昭明皇帝。

大定元年(555年),萧统第三子萧詧建立西梁,追尊萧统为昭明皇帝,庙号高宗。

主要影响

编辑

选学

萧统萧统

萧统酷爱读书,记忆力极强。五岁就读遍儒家的“五经”,读书时,“数行并下,过目皆忆”。他更喜欢“引纳才学之士,赏爱无倦”。所以他身边团结了一大批有学识的知识分子,经常在一起“讨论文籍,或与学士商榷古今,继以文章着述,率以为常。”《南史》本传称“于时东宫有书籍三万卷,名才并集,文学之盛,晋、宋以来未之有也。”

萧统在文学上的贡献,主要是其主编的中国现存编选最早的汉族诗文总集《昭明文选》。《昭明文选》选录了自先秦迄梁共一百三十位作家的作品七百余篇,按文体和题材分类编排。如诗歌这一体裁,下分补亡、述德、劝励、献诗、公宴、祖饯、咏史、百一、游仙、招隐、反招隐、游览、咏怀、哀伤、赠答、行旅、军戎、郊庙、乐府、挽歌、杂歌、杂诗、杂拟二十三门,反映出当时文体发展之全备及文体辨析之精细。

各种版本的《昭明文选》

这部总集的编选标准,据其自序,是以“能文为本”,敝除诗、赋这两大类纯文学类型外,于文章仅收录单独成篇而又讲求文采的,所谓“事出于沈思,义归乎翰藻”,而对后来所说的经、史、子部著作一概摒而不取。所收作品以“词人才子”的名篇为主,魏晋而后分量较重,就诗歌而言,如曹植王粲、陆机、潘岳谢灵运颜延之诸人选录的作品较多,而民歌及轻艳浅俗的文人之作选录极少,“理过其辞”的玄言诗之类也摒弃在外,这都体现出他于文学取“典”而“丽”的价值标准。值得注意的是,萧统对陶渊明给予了一定的重视,这与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对陶渊明作品的态度截然不同。仅在《文选》中,萧统就选录了陶渊明的八首诗,在《陶渊明集序》中更是赞誉其人“文章不群,辞彩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

萧统的《文选》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它不仅汇集并保存了中国上古、中古文学大量优秀的文人文学作品,展示了某一特定时代人们所形成的文学观念、文学风尚以及文体的发展情况,而且还成为唐宋社会士人必读的文学范本。 后世还形成了专门研究《文选》的“选学”。

佛学

萧统崇信佛教 ,佛教大乘经典《金刚经》中“三十二分则”的编辑,即为他所作。原本长篇连贯的经文,经过他整理成为容易传诵理解的三十二个分则,各段并补充浓缩精要的副标题。

诗歌

萧统本人的诗歌创作,从他仅存的几首杂曲来看,基本上也都是摹拟江南民歌风格的,写得比较平庸。

历史评价

编辑

萧统题跋像 萧统题跋像

姚察:孟轲有言:“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若乃布衣韦带之士,在于畎亩之中,终日为之,其利亦已博矣。况乎处重明之位,居正体之尊,克念无怠,烝烝以孝。大舜之德,其何远之有哉! (《梁书》)

姚思廉:①太子生而聪睿……太子性仁孝……。②太子美姿貌,善举止。读书数行并下,过目皆忆。③太子明于庶事,纤毫必晓,……平断法狱,多所全宥,天下皆称仁。④性宽和容众,喜愠不形于色。⑤太子孝谨天至……。⑥太子仁德素著……。 (均引自《梁书》)

李延寿:以昭明之亲之贤,梁武帝之爱之信,谤言一及,至死不能自明,况于下此者也。 (《南史》)

孙承恩:睿资天启,令德夙闻。恭俭自居,仁柔爱人。纂辑辞章,博渉典籍。潜文梵教,兹其蔽惑。 (《古像赞》)

赵翼:创业之君兼擅才学……至萧梁父子间,尤为独擅千古。 (《廿二史札记》)

轶事典故

编辑

三庆

萧统出生时,是年近四十的萧衍的嫡子;当时有东昏侯大将徐元瑜归降;又有荆州使者来,报称留守后方的宗室萧颖胄(萧衍掌权的主要对手)突然逝世。于是时人称这三件事为“三庆”。不久后,萧衍所率的部队又攻克了齐都建康,所以时人根据萧统的降生,认为这是天命所归的表现。

为人至孝

萧统少时即有才气,且深通礼仪,性情纯孝仁厚,喜愠不形于色。他十六岁时,母亲病重,他就从东宫搬到永福省他母亲的住处,朝夕侍疾,衣不解带。母亲去世后,他悲切欲绝,饮食俱废。他父亲几次下旨劝逼,才勉强进食,但仍只肯吃水果、蔬食。他本来身材健壮,等守丧出服后已变得羸瘦不堪,官民们看了,无不感动落泪。

人际关系

编辑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的划分,萧衍所属的兰陵萧氏分为“皇舅房”“齐梁房”二大房,萧统属于齐梁房。

关系

姓名

简介

父亲

萧衍(464-549)

南梁开国皇帝(502-549在位)。谥号武皇帝,庙号高祖。

母亲

丁令光(485-526)

贵嫔。死后谥号“穆”。梁简文帝即位后被追尊为太后。

正室

蔡氏

出身“济阳蔡氏”,为太子妃。萧统逝世后居于金华宫,称金华敬妃。萧栋即位后追谥敬皇后。西梁建立后改谥“昭德皇后”。

妾室

龚氏(?-562)

被称为龚太后,萧詧生母。西梁建立后相继被尊为皇太后、太皇太后,死后谥“昭元皇后”。

长子

萧欢(?-541)

官至江州刺史、豫章郡王。萧栋即位后追尊梁安帝。

次子

萧誉(?-550)

官至湘州刺史,封河东王。侯景之乱时死于诸王内斗。后赠丞相,谥号“武桓”。

三子

萧詧(519-562)

梁时官拜雍州刺史,封岳阳王。后为西梁开国皇帝(555-562)。死后谥号宣皇帝,庙号中宗。

四子

萧飐

官至东扬州刺史,武昌郡王。

五子

萧譼(?-537)

一作萧鉴,封义阳郡王。

女儿

萧氏

庐陵公主,嫁“琅琊王氏”的王抃

(表格参考资料 )

主要作品

编辑

萧统笃好玄学,编有或著有《文集》二十卷,典诰类的《正序》十卷,五言诗精华《英华集》二十卷。还主持编选有《昭明文选》。其《正序》和《文章英华》佚失已久。《文集》明清以来有多种辑本,如宋明以后有《昭明太子集》。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出版了《昭明太子集校注》,由俞绍初校注;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梁昭明太子萧统集逐字索引》,极便使用。

《昭明文选》主要收录诗文辞赋,除了少数赞、论、序、述被认为是文学作品外,一般不收经、史、子等学术著作。其选取内容的标准是“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即情义与辞采内外并茂,偏于一面则不收。萧统有意识地把文学作品同学术著作、疏奏应用之文区别开来,反映了当时对文学的特征和范围的认识日趋明确。后世注本主要有两种:一是唐显庆年间李善注本,改分原书30卷为60卷;一是唐开元六年(718年)吕延祚进表呈上的五臣(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注本。近代以来有《四部丛刊》本、《四部备要》本及中华书局以胡刻本断句。 李善注和《六臣注文选》分别于1986年和1977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与中华书局分别出版,最为通行。

萧统主要作品(题目多为后人拟,部分创作来有争议)

《有所思》《相逢狭路间》《三妇艳》《饮马长城窟行》《长相思》《将进酒》《上林》《示徐州弟诗》《诒明山宾诗》《春日宴晋熙王诗》《宴阑思旧诗》《咏山涛王戎诗二首》《和武帝游钟山大爱敬寺诗》《开善寺法会诗》《同泰僧正讲诗》《钟山解讲诗》《玄圃讲诗》《东斋听讲诗》《讲席将毕赋三十韵诗依次用》《晚春诗》《林下作妓诗》《拟古诗》《赋书帙诗》《咏同心莲诗》《咏弹筝人诗》《饯庾仲容》《貌雪诗》《示云麾弟》《拟古诗》《大言》《细言》《歌》《上朝值雪》

《殿赋》《铜博山香炉赋》《扇赋》《芙蓉赋》《鹦鹉赋》《蝉赋》《议东宫礼绝傍亲令》《与晋安王纲令》《与明山宾令》《与殷芸令》《与东宫官属令》《答玄圃园讲颂启令》《请停吴兴等三郡丁役疏》《谢敕赉地图启》《谢敕赉水犀如意启》《谢敕赉广州瓯等启》《谢敕赉铜造善觉寺塔露盘启》《谢敕赉河南菜启》《谢敕赉大菘启》《谢敕赉魏国所献锦等启》《谢敕赉边城橘启》《谢敕赉看讲启》《谢敕参解讲启》《谢敕赉制旨大涅槃经讲疏启》《敕赉制旨大集经讲疏启》《锦带书十二月启》《与何胤书》《答晋安王书》《答湘东王求<文集>及<诗苑英华书>》《诫谕殷钧手书》《与张缅弟缵书》《答云法师请开讲书》《又答云法师书》《七契》《陶渊明集序》《文选序》《同泰寺僧正讲诗序》《尔雅制法则赞》《弓矢赞》《蝉赞》《陶渊明传》《祭达磨大师文》

(表格参考资料 )

后世纪念

编辑

昭明太子墓

2013年,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狮子冲发现了两座罕见的带有明确纪年的大型南朝砖印壁画墓。墓室曾遭严重盗毁,根据出土文物,墓主考古工作者推测墓主为萧统及其生母丁贵嫔。但由于种种原因,墓室发掘工作还未完成的情况下就被国家文物局下令回填。

读书台

主词条:文选楼、昭明太子读书台、昭明台

镇江招隐山读书台

历史上,萧统的文选楼和读书台几乎均座落于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中。萧统于天监年间(502年-519年)在其封邑石城(今池州贵池)召集文人雅士编写《文选》。编纂多年,存于各地,除池州文选楼以外,在湖北襄阳、江苏南京、镇江、扬州、常熟、江阴等地均有其文选楼和读书台遗迹可稽。

地方遗迹与信仰

萧统死后,其衣冠葬于石城秀山。昭明衣冠冢原居石城之西,县治迁址之后,于唐永泰元年(765年)在贵池城西之杜坞山建造了昭明太子庙,俗称“西庙”。因藏有大量文物古籍,故民间尊为昭明书院。

池州人敬奉萧统,以唐宋为甚,延续至今。萧统被池州民间称为“案菩萨”和“文孝昭明圣帝”,池州傩戏也尊萧统为神灵。晚唐诗人罗隐曾写道:“秋浦昭明庙,乾坤一白眉。神通高学识,天下鬼神师。”宋人黄庭坚《贵池诗》自注:“池人祀昭明为郭西九郎。时新覆大舟,人以为神之感也。”南宋端平二年(1235年),池州知州王伯大为纪念萧统在秀山编《昭明文选》,将池州城的西秋浦门易名秀山门。

史料索引

编辑

《南史》卷53《昭明太子传》

《梁书》卷8《昭明太子传》

下一篇 颜之推

上一篇 葛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