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翁文灏 编辑
翁文灏(1889—1971),字咏霓,浙江鄞县(今属宁波)人。出生于绅商家庭,清末留学比利时,专攻地质学,获理学博士学位,于1913年回国 。是民国时期著名学者,中国早期的最著名地质学家。对中国地质学教育、矿产开探、地震研究等多方面有杰出贡献。
他是中国第一位地质学博士、中国第一本《地质学讲义》的编写者、第一位撰写中国矿产志的中国学者、中国第一张着色全国地质图的编制者、中国第一位考查地震灾害并出版地震专著的学者、第一份《中国矿业纪要》的创办者之一、第一位代表中国出席国际地质会议的地质学者、第一位系统而科学地研究中国山脉的中国学者、第一位对中国煤炭按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类的学者、燕山运动及与之有关的岩浆活动和金属矿床形成理论的首创者、开发中国第一个油田的组织领导者。
担任过私立焦作工学院(今中国矿业大学和河南理工大学)的校董。曾以名学者之身份在国民政府内任事,在抗战期间主管矿务资源与其生产。翁文灏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学者从政派”中官位最高、经历最曲折者,作为一名杰出的地质学家,翁氏本是一粹然学者,时乎运乎,却一度做到了国民政府行政院长的高位,晚年又翩然海外来归,以政协委员终老。
中文名:翁文灏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日期:1889年
逝世日期:1971年
毕业院校:比利时鲁汶大学
主要成就:第一本《地质学》讲义的编写者中国出席国际地质大会的代表玉门油田的组织者与领导者
出生地:浙江
代表作品:《中国矿产志略》,《中国地史浅说》等
学术地位: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
翁文灏题故居
1902年,翁文灏13岁时通过乡试中秀才。后来到上海读书,在法国天主教会所办学校学习外文,后到欧洲留学,专攻地质学。1912年,在比利时鲁汶大学获地质学博士。获理学博士学位。后回到中国,在北洋政府农商部任事。
1913年,翁文灏同丁文江等人一同创办了北洋政府地质调查所,在搞地质研究的同时,也招收中学毕业生入学培养地质人才。这是我国第一个从事地质研究和培养地质人才的机构。1922年翁文灏继丁文江后任该所所长 ,并在地质研究所任讲师、主任教授,中国首代地质工作者多出自其门下。
翁文灏同时亦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任教授,曾为清华地质学系主任,1931年兼任代理校长。
翁文灏早年表现不欲从政,曾被委为国民政府教育部长但亦未受;所任政府公职皆与学术有关。
翁文灏
1932年,翁文灏先生为国民政府所延揽,出任军事委员会国防计划委员会(即资源委员会的前身)秘书长,但委员会内皆是学术界名人。在这期间,他一直没有中断对我国资源的调查和研究,如对甘肃油矿局,天府、南桐等煤矿都进行了深入的调研。1934年冬天,翁文灏任焦作中福煤矿整理专员,并兼任中国矿业大学和河南理工大学的前身——焦作工学院常务校董。对当时的私立焦作工学院多有关怀。
1935年12月,翁文灏任国民政府行政院秘书长。
1934年,翁文灏于考察石油途中遇上严重车祸以致昏迷。得蒋介石关护,指令全力抢救,后来渡过危险。事后翁可能是难却“救命之恩”,正式踏上仕途。
袖珍中华分省图民国地图-翁文灏题
1935年,蒋介石自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长,翁文灏任国民政府行政院秘书长。1937年翁文灏出任经济部长,在抗战期间主管中国的战时工业生产及经济建设。1945年,当选国民党中央委员,并任国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长,至1947年辞任。
1949年3月翁文灏博士于台北
1948年6月,翁文灏应蒋介石之邀,任政府行宪后第一任行政院长。任内主持货币改革,在8月推出金圆券取代法币,并以行政方法意图控制物价,结果造成金融失调。翁内阁于11月总辞。次年初蒋介石下野,翁于2月任李宗仁之总统府秘书长。至5月,李宗仁主事与共产党和谈失败,翁辞去秘书长之职,并出国至法国。 同年,翁文灏被评选举为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 。1949年春,翁文灏先生脱离蒋介石集团,初居香港,后移居法国巴黎。
1951年,经毛泽东、周恩来的邀请,翁经香港回到中国,是首名回北京的前国民党高级官员。翁在1948年曾被共产党列为战犯,回国初期曾因不积极批蒋而受压。
1954年后,获任政协委员,之后主要从事翻译及学术研究。文革中得特别保护而只受少许冲击。
曾任中国人民政协第二届、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常务委员等职。同时,他仍专注于祖国的地质事业。他对地质学造诣很深,对著名的大陆漂移说和燕山造山运动的阐述与发展贡献卓著,为祖国地质事业和地质科学奠定了基础。
1971年1月27日,翁文灏病逝于北京,享年82岁。
经济主张
作为学人,翁文灏主张中国必须走工业化道路方可富强,以臻现代化。他服膺孙中山遗教,认为在落后国家发展经济,应避免贫富不均,必须实行民生主义,发达国家资本,节制私人资本。他尤其主张凡国防及与国计民生有关的工矿企业,均应由国家出面、出力来办。“欲使(中国)工业化成功,必须有计划地进行,及以重工业为核心。中国重工业的振兴,不宜悉赖私营,而须由政府以国营方式奠定基础。”以后他之所以愿意出山从政,主持中国工业建设,与此初衷不无关系。
涉外主张
翁文灏力主一面抵抗一面交涉,要求不要空喊口号,而要面对实际。他要求政府首先做些实实在在的事,“形式不妨浅陋,利益不妨实在”。对社会舆论则主张有理性,要求大家体谅政府的困难,不要要求政府去做那些做不到的事。“现在我们应要求全国谨守秩序,勿做轨外行动。”此种态度,颇得蒋介石欣赏。
个人著作
著有:《中国矿产志略》、《中国地史浅说》、《中国地质构造对地震区分布之影响》、《中国山脉考》、《中国的人口分布与土地利用》、《中国东部中生代以来之地壳运动及火山活动》、《中国地理学中的几个错误的原则》、《甘肃地震考》、《地震》、《锥指集》等。著有《中国矿产志略》、《甘肃地震考》、《地震》、《椎指集》等著作。翁先生一生喜好藏书,生活朴素,去世后,他的所有藏书连同一生积蓄都上交了国家。
代表作品
冶金工业出版社1989年出过一本《翁文灏选集》,书后附有《翁文灏在我国名列第一的贡献》,计有十一项:中国第一位地质学博士;中国第一本《地质学讲义》的编写者;第一位撰写中国矿产志的中国学者;中国第一张全国地质图的编制者;第一位代表中国出席国际地质会议的地质学者。
诗词集
翁文灏诗集
翁文灏著有《翁文灏诗集》。在他回国之初,怎样做好这篇悔罪的大文章是他主要的也是最感头痛的工作。他没想到一篇文章竟如此难作,大出意外,“实感悲苦”(见李学通著《书生从政》)。悔罪书上达等待官方结论,在这段忐忑不安的的日子里,他写下了几首旧体诗。1952年,经过一番波折,翁文灏被选为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到各地参观视察成为政协委员的主要工作和生活内容,忙日子当闲时过,这期间翁文灏瞻顾平生,旧体诗的创作数量更丰,直到1971年元月病逝,旧体诗的写作成为晚年翁文灏介入生活抒写心境排遣情绪的一种最重要的方式。
值得庆幸的是,这些旧体诗后来得到了公开出版的机会。《翁文灏诗集》是团结出版社于1999年6月出版的,据整理者、翁氏之子翁心钧所作的“前言”,从1951年翁文灏归国直至他逝世,即使那些在“文革”中散失的不计入其内,翁氏所遗诗词也有近三千首,这本《翁文灏诗集》最后选了九百余首。
作品
经济部长翁文灏1941年2月于重庆
《山下庄》(1965年)邻集地名山下庄,农村仙境美无双;濒河田富凭耕耘,足食人耕种稻粮。
坡不峻高风物丽,水能浸灌获收良;至今尚忆乡居趣,转眼迁移劫后桑。
《石塘》(1966年)
鄞西秀丽石塘村,临水倚山生地存。灌稻清波桥碶保,映窗霁色景光吞。
登科兄弟祖留额,隔户乡农旧有痕。初学之乎亲训导,得承教养沐深恩。
翁文灏
翁文灏有四子。抗战时,三个儿子全部从军上前线。大儿子翁心源是著名石油工程师,却于1970年因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在湖北潜江五七干校自杀身亡。长子之死对暮年翁文灏打击极大,他一连作了以“悲怀”为题的诗十余首,其中如“我今八一犹偷活,哀动全家哭汝灵”一字一泪,另如“深知余日无多少,勉以残龄答盛时”等句犹堪咀嚼,也是谶语,就在次年元月,这个饱经风霜和炎凉的老人走完了他的一生。次子翁心瀚为国民党空军机师,于1944年殉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别的达官贵人都把孩子送到国外,但翁文灏却把儿子送到了部队当兵,并且还是飞行员,因为当飞行员要求有文化,翁心瀚受过很好的教育,因此符合条件。翁心翰在印度接受培训,然后到云南执行任务,他驾驶轰炸机。在一次执行完任务返航时,看到日军一个兵营,就对其进行了打击,一直到飞机的油耗尽,最后坠毁在云南的一处高山上。
中国地球物理学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翁文波是其堂弟。中国工程院院士翁心植是其侄子。美国钛合金专家翁心梓亦是其侄子。
人物评价
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论及应该如何团结“善意地向我们提意见的民主人士”时,专门点到了翁文灏,说他是“有爱国心的国民党军政人员”,算是未盖棺而论先定。
丁文江在《我所知道的翁咏霓》中,不无佩服地说到:“我跟了他二十年,没有见他想吃点好东西,穿点好衣服,住点好房子,每天八点钟起来,十二点钟睡觉,整天忙着做事,从来不肯休息。”“他是个个性极强的人,而主张温和;他是个极明察的人,而待人厚道;他是个极清廉的人,而处世很平易。”
学者忻平:他谢绝外国商行高薪聘请,一心搞科研,学识渊博。······翁文灏为人实在本分,整天只知做事、做学问,不问其他。
故居的明堂
翁文灏故居位于宁波市海曙区月湖西岸大书院巷11号,现存有三进木结构传统民居和三合院小洋楼等建筑,总占地面积约为2120平方米,其中的小洋楼为翁文灏的生活之地,为一座罗马风格的西洋式砖混结构楼房,具罗马式建筑风格,红灰二种相间的水磨砖,制作工艺精湛,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翁文灏故居作为一座名人故居,其建筑本身时代性和地域性显著,是一处不可多得的近代优秀建筑。翁文灏故居
故居是一座明清风格的旧式建筑,前后二进二层楼房,前有明堂后有天井,居住着19户村民。如果没有人介绍,翁文灏的故居与乡间一般大户人家旧居无异。由于年代久远,根本找不到他曾经在此出生、居住的蛛丝马迹。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