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国庠 编辑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历史学家

杜国庠杜国庠

杜国庠(xiáng)(1889年4月—1961年1月12日),出生于广东澄海,曾用笔名杜守素、林伯修、啸仙、林素庵、吴念慈、杜惑、林柏等,中共党员,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历史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生前是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院长、党组书记。杜国庠于1919年毕业于日本京都帝国大学,后任教于北京大学;1925年先后任澄海中学、金山中学校长;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任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1935年—1936年被捕入狱;1938年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对外宣传处第一科科长;1940年任文化工作委员会专任专员;1946年任中华工商专科学校教授;1950年1月历任广东省文教厅长,华南师范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广州哲学社会研究所所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8年9月—1961年1月任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院长、党组书记;1961年1月12日在广州逝世,享年72岁。杜国庠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战线的研究。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杜国庠

国籍:中国

出生地:广东澄海县

出生日期:1889年4月

逝世日期:1961年1月12日

毕业院校:京都帝国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先秦诸子思想概要》、《先秦诸子的若干研究》

主要成就: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人物经历

编辑
1889年4月,杜国庠出生于广东澄海。

1907年,先后就读于早稻田大学、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和京都帝国大学。

1919年,毕业于日本京都帝国大学,后任教于北京大学。

1925年,先后任澄海中学、金山中学校长。

1928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9年,任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

1935年—1936年,被捕入狱。

1938年,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对外宣传处第一科科长。

1940年,任文化工作委员会专任专员。

1946年,任中华工商专科学校教授。

1950年1月,历任广东省文教厅长,华南师范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广州哲学社会研究所所长。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58年9月—1961年1月,任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院长、党组书记。

1961年1月12日,在广州逝世,享年72岁。

<p>杜国庠

杜国庠

杜国庠雕塑

杜国庠工作照

杜国庠工作照

主要成就

编辑

科研成就

  • 科研综述

    杜国庠的学术领域十分广阔,包含政治、经济、哲学、文学、古文献、佛学、逻辑学、因明学等。

    杜国庠确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他从确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起,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武器,活跃在党的理论战线。他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研究中国思想史、阐扬中国古代唯物思想、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实践观点的价值等方面,具有开拓和引领作用。

    杜国庠从事中国古代史和先秦诸子的研究,他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整理中国传统文化,对各种错误的观点进行批判。用唯物主义观点阐明中国古代礼乐的起、发展和新的前途。他还针对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写了许多充满唯物主义战斗精神的札记和论文。

    杜国庠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出发,运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思想史。借中国思想史的研究尤其是先秦诸子思想研究,来证明唯物史观是解释历史、思想的一种普遍有效的方法,也只有通过这种方法,思想发展的规律才能得到正确的揭示。杜国庠研究中国思想史,不仅重视对思想作唯物史观的解释,而且注重以唯物辩证法分析思想的渊源流变,并对先秦诸子进行了系统而辩证的考察。

    杜国庠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研究中国思想史时,坚持从哲学党性原则的高度对思想作路线分析,并阐扬其中的唯物主义传统,批判唯心主义错误。

    在比较研究先秦诸子思想的基础上阐释其中的唯物思想。杜国庠分析先秦诸子思想,指出他们在宇宙观和认识论问题上分属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哲学派别。

    杜国庠批判魏晋南北朝清谈玄学的宇宙观和人生观,指出“谈士”的宇宙观“总归是趋赴于观念的世界”,人生观上“虽自命为‘风流’”,但不关心世事,为求胜,不问真理所在,是为辩论而辩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致力于文教、社会科学的建设和研究工作。

  • 平台建设

    杜国庠筹备组建了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另创办了中国科学院广州哲学社会研究所。

  • 学术论著

    截至1961年1月,杜国庠出版著作10部,译著10部,发表各类文章80余篇,其主要译作有《辩证唯物论入门》《金融资本论》《史的一元论》《社会学的批判》《普列汉诺夫论》等;主要著作有《先秦诸子思想概要》《先秦诸子的若干研究》《便桥集》《杜国庠文集》《杜国庠选集》等。

    人才培养

  • 讲授课程

    杜国庠在北京大学任教期间,讲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政党论”“行政法”等课程。

  • 指导学生

    杜国庠指导培养的学生有革命家吴文兰、蔡楚银、林灿等。

    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授予单位

    1955年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中国科学院

  • 社会任职

    编辑

    时间

    担任职务

    1954年9月—1959年4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9年4月—1964年1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49年9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

    《中国文化》主编

    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委员会副主席

    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广州分会主席

    中国对外文化协会广州分会主席

    广东省中苏友好协会副主席

    个人生活

    编辑
  • 家世背景

    杜国庠的父亲杜建珪是晚清的秀才,在乡间以教书为业。杜国庠5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家里很艰难,但其母亲就坚持让杜国庠上私塾 。

  • 婚姻家庭

    杜国庠的妻子的名字是陈御仙。

  • 人物评价

    编辑
    “杜国庠始终是党的理论战线上的积极的战士,具有不放松任何机会和敌人斗争的坚强有力的战斗意志。”(侯外庐《杜国庠文集》序评)

    “杜国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文化思想战线的斗争中、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研究中华传统文化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不愧为党的忠诚战士。他为中国革命事业和中国学术思想史研究披荆斩棘、开拓前进的一生,永远是后代的典范。”(中国社会科学网评)

    “杜国庠是为中国共产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革命老前辈,又是令人尊敬的、德高望重的、有创见的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这位来自潮汕地区的文化巨匠,确实令人怀念、令人敬仰。”(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曾牧野评)

    “杜国庠是一位革命先驱的光辉形象,也是一位文化巨匠的高大形象。他把一生献给了中国革命和党的文化事业,充分彰显一位革命者的高风亮节。他毕生不遗余力地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阐扬唯物主义,揭露和批判唯心主义的错误。他治学严谨,作风扎实,虚怀若谷,胸怀坦荡。他的学术思想、学术成就和治学态度,将永远为人们所景仰。”(汕头广播电视台电视节目中心评)

    人物纪念

    编辑
  • 竖立雕像

    1989年4月30日,在纪念杜国庠诞辰100周年的活动上,杜国庠雕像在澄海县文化馆揭幕。

  • 纪念故居

    杜国庠故居坐落于澄海区兰苑村灰埕巷2号,故居属土木结构,设上下厅座,配龙虎门,座东向西。内有厅房,还有2个小天井,小厅中悬挂着杜国庠夫妇的肖像。

  • 下一篇 翁文灏

    上一篇 陈大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