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级差地租 编辑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农业和矿业中,由于自然丰度不同或距离市场远近位置不同,各单位投入同量资金和劳动所得到的收入之间的差别,以及在同一块土地上由于连续追加投资的生产率不同形成的收入差别。亦称级差收入。

目录

简介

编辑
产生级差地租的两种情况级差地租Ⅰ土地自然丰度和距离市场远近不同,所产生的级差地租。这又有两种情况:①土地的肥力影响农作物的收获量,同样数量的资金和劳动投放在同样面积但土质不同的土地上,会有不同的收获量。优质地高产,劣等地低产。假设有甲、乙、丙、丁四块土地,面积相同,优劣程度不等,每块地投入的种子、肥料、农药、劳动折算成现金都是52元。收割时,产量分别是:甲地1000斤,乙地 800斤,丙地600斤,丁地400斤。然后都按统一价格每100斤13元出售,结果甲地得130元,乙地得104元,丙地得78元,丁地得52元。四块土地的收入有明显差别。这种收入的差别就形成了级差地租。②土地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影响收入。处于交通方便或离市场近的土地在购买农用物资和出售农产品方面所耗费的运输费用和劳动量少,生产成本低,收入就高;处于离城镇远或交通不便的土地,运输费用高,生产成本自然就高,收入也相应地减低。这样产生的级差地租,沿用K.马克思的说法,可以称之为级差地租Ⅰ。

级差地租Ⅱ在同一块土地上追加的等量投资会有不同的生产率,追加投资的效果不一样,产量往往不会与投资量等比例增长。例如甲地,去年春种时投资52元,夏收1000斤稻谷,今年春种时追加投资一倍,共 104元,夏收时的收获量并不是2000斤,而是1800斤。原投资和追加投资的结果不一样,第一个投资52元,收获1000斤,第二个(追加的)投资52元,收获800斤。这同两个等量的资金分别投在两块同样面积而肥力不同的土地上产生不同的结果一样,也形成级差地租。这样产生的级差地租,可以称之为级差地租Ⅱ。

以上引起土地级差地租的两种情况,在煤铁等采掘工业中也同样存在。蕴藏量丰富、品位高、交通便利的矿山,比蕴藏量少、品位低、交通不便的矿山,投入同量资金和劳动所得的收入要高。另外,一般工业企业因所处位置的优劣,也会引起收入的差别。

产生原因

编辑
产生级差地租的自然基础和原因自然条件的差异和特性,是产生级差地租的自然基础,而土地和矿山的有限性和垄断经营,则是形成级差地租的原因。在进行商品生产的条件下,由于优等地、富矿有限,对土地和矿山的经营必然是垄断的。可是,只耕种优等地和只开采富矿,又不能满足社会需要,而经营劣等地、开采贫矿也为社会所必需。因此,农产品和矿产品的社会价值决定与加工工业不同,它们是由劣等生产条件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的。这样就使那些生产条件超过劣等地和贫矿的经营者,可以在自己的个别价值以上出售产品,从而获得超额利润,构成级差地租。

社会主义条件下级差地租的合理分配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农业资本家经营的农场土地和矿业资本家经营的矿山,一般是从地主那里租来的,资本家经营优等地、富矿取得的超额利润,要作为级差地租缴给地主。社会主义社会废除了土地私有制,耕地归农民集体所有,矿山和城市土地归国家所有,经营者毋须再向地主缴纳租赋。级差地租可以归土地、矿山的所有者和劳动者共同享有。农产品是农业劳动者创造的,但是他们的生产活动离不开国家、集体为他们提供的生产条件和经济条件。例如,国家和集体在兴修水利、改良土壤、发展交通运输等方面,就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因此,把级差收入中的一部分收归国家和集体所有是合理的。一般地说,相当于级差地租Ⅰ的部分,国家和集体可以通过税收和公积金等形式收回一部分或一大部分,留给直接承包经营的劳动者一小部分;相当于级差地租Ⅱ的部分由于主要是农业经营者多投入资金和劳动造成的结果,应归农业劳动者所有。这有利于鼓励农业劳动者改良土壤,兴修水利,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积极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正确分析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基础和原因,采取正确方法,使级差地租在国家、集体和农业劳动者之间进行合理分配,对促使人们保护自然资、节约土地使用,努力改良土地丰度,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以促进农业和矿业的迅速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下一篇 经济作物

上一篇 级差地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