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君 编辑

秦末汉初历史人物

郑君,名字不详,“君”是其敬称。秦末汉初陈县人,曾是西楚霸王项羽部将,在项羽死后归汉。刘邦命令所有的项羽旧部去登记入册(一说是直呼“项籍”名讳),只有郑君没照做,因而被驱逐。

基本信息

编辑

本名:郑君

所处时代:秦末汉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陈县

人物生平

编辑
郑君,生卒年不详,曾经是项羽麾下的将领之一 ,项羽死后郑君归属汉朝。

汉五年(公元前202年)五月,因天下结束征战,各地士卒都复员返乡,汉高祖刘邦于是颁布了一些善待民众的诏令,其中就包含以下规定:军队里被赦免的将官士卒,没有罪过而失去爵位的,或者爵位等级没达到“大夫”级别的,一律被授予“大夫”爵位。

有关郑君归汉后的事迹有以下两种说法:

【说法一】刘邦让所有项羽的旧臣都去记名入册,只有郑君不接受诏令。刘邦下诏将那些记名入册的人全部赐爵为大夫,郑君则被驱逐。

【说法二】刘邦让所有项羽的旧臣都要直呼项羽之名“项籍”,只有郑君不接受诏令。刘邦下诏将那些直呼项籍名讳的人全部赐爵为大夫,郑君则被驱逐。

郑君在汉文帝时期去世,儿子郑庄 是汉武帝时期大臣。

史料记载

编辑
《史记·汲郑列传

《汉书·张冯汲郑传》

亲属成员

编辑
儿子:郑当时,字庄 ,在汉武帝时任职九卿中的右内史。

解析争议

编辑
有关于郑君事迹的解析存在争议,主要围绕在史书原文“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中的“名籍”二字,学界现有两种说法:

①【名籍】作“记名入册”解 ,此解意为汉高祖刘邦要求项羽旧部都要记名入册,然后才会被授予“大夫”爵位,不去登记的郑君被驱逐。《史记人物大辞典》 、《古代汉语词典》 、《大辞海》 等皆采用此说。

②【名籍】作“称呼项籍”解,见于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七》:“谓奏事有涉项王者,必斥其名曰‘项籍’也。” 即此解意为刘邦要求项羽旧部都要直呼“项籍”的名讳,否则就会被驱逐。今诸多白话译者如张大可 、韩兆琦 、杨燕起 等译本皆延用此说。

事件背景

编辑
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夏五月,天下士兵都复员回家。刘邦下诏说:

“诸位列侯的后代在关中的,免赋役十二年,回乡的减一半。以前有的民众聚集躲藏在山泽中,没有户籍,如今天下已安定,让他们各回原县,恢复原来的爵位田宅,官吏讲解法律条文、分辨义理让百姓明白,不得鞭打羞辱。民众因饥饿卖身给别人做奴婢的,都赦免成平民。【军官士兵遇到大赦,无罪而无爵及虽有爵位但不到大夫的,一律赐给大夫爵位。原有大夫以上爵的各赐爵一级,七大夫以上,都享受食邑,不是七大夫以下,都免自身及一户的赋役,不事差役。”又说:“七大夫、公乘以上的,都是高级爵位。诸侯后代及从军回乡的,有很多高爵,我多次下诏官吏先给他们田宅,还有他们向官吏请求应当得到的,要从速办理。】爵位高的称人君,都是被天子尊敬礼遇的,有些长时间摆在官吏面前的事,不给解决,真是不足为训。过去秦民爵在公大夫以上,就与县令、丞行平等礼节。今天我对爵位并不轻视,为什么官吏敢这样对待爵位!况且法律规定有功劳的给田宅,今小吏未曾从军者多自满足,而有功者反而得不到,背公立私,郡守、郡尉、县令、县长管教得很不好。现今命令官吏们都要很好地对待高爵,让我满意。今后将要察访,有不按我诏书办理的官吏,从重论处。”(《汉书·高帝纪下》)

——郑君拒绝“名籍”而被驱逐的事件就是基于这个背景之下。

下一篇 刘信

上一篇 名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