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信 编辑

西汉羹颉侯

刘信刘信

刘信,西汉宗室,生卒年不详,沛丰邑中阳里(今江苏徐州丰县中阳里街道)人。是汉高祖刘邦的侄子,曾跟随刘邦平定韩王信的叛乱,任职郎中将。因刘邦曾与刘信的母亲有旧怨,所以没有封侯。后来经刘邦之父刘太公说情,刘信被封为羹颉侯。汉高后元年(前187年),刘信犯了罪,削爵一级,贬为关内侯。

(概述图片参考资料 )

基本信息

编辑

全名:刘信

所处时代:秦朝→汉朝

民族族群:汉人

出生地:沛丰邑中阳里(今徐州丰县)

陵墓:舒王墩汉墓

爵位:羹颉侯→关内侯

人物生平

编辑
父亲刘伯早逝,叔叔刘邦贫贱时,曾经避难,常常与宾客一起到刘信家去吃饭。刘信的母亲讨厌刘邦,刘邦与客人一来,刘信的母亲就假装羹汤吃完,故意用饭勺碰刮锅边发出声响,宾客以为锅中没有饭,就离去了。过后刘邦看到锅中还有羹汤,就由此怨恨大嫂。

刘信跟从刘邦投身军旅,参与攻打造反的韩王信,担任郎中将。 刘邦称帝后,封赏兄弟,只有刘信没有被封赏。等到刘邦封儿子刘肥为齐王、封二哥刘仲为代王之后。太上皇刘太公怜悯刘信,于是为自己的孙子说话,刘邦说:“我不敢忘记封赏大哥的儿子,只因他的母亲不是忠厚大方的人。”汉高祖七年(前200年)十月,刘邦封刘信为羹颉侯。

汉高后吕雉元年(前187年),刘信因为犯罪,被削爵一级,爵位由彻侯等级降为关内侯等级。

亲属成员

编辑
祖父:刘煓,即刘太公,汉朝建立后被尊为太上皇,汉十年(前197年)七月癸卯日,去世。

父亲:刘伯,早逝。被刘邦追封为武哀侯 ,吕后执政时追尊为武哀王。

母亲:名字失载,被封为阴安侯,封地在阴安县,与宗室、大臣共同拥立汉文帝。

相关考辨

编辑

封侯争议

侯名是虚号还是实地

【刘信塑像】位于安徽省舒城县平汉河镇七门堰村【刘信塑像】位于安徽省舒城县平汉河镇七门堰村

历代学者对于羹颉侯之“羹颉”存有争议,有说是爵位称号,有说是县邑地名。

司马贞认为羹颉是爵位称号,不是县邑名称,是因为刘信母亲用饭勺刮锅边之故。 张守节认为刘邦是把羹颉山的名字取为刘信的封爵称号,是因为怨恨之故。 王骏观认为羹颉是封号,不是地名,汉朝从无以山名为侯的封号,张守节之说是牵强附会。崔适认为羹颉山是因为羹颉侯的封号而得名。

由于刘信最早的爵位是列侯等级(侯名羹颉), 而明确录入汉初功臣表的列侯皆为实封,所以刘信有实际的食邑,其食邑户数史料缺载,汉初列侯以封地名为称,故“羹颉”应存在相应的地理位置,不仅仅是名号称呼。 《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六》记载:“羹颉城,(舒城县)县西北三十里。相传汉高帝封兄子信为羹颉侯,食邑于舒,此城为信所筑。”——按书中记载安徽庐州舒城东北有羹颉城,是刘信所筑,又称其食邑在舒县,亦证明“羹颉”是实封,有其实际的地望。

侯名是否有贬抑意味

荀悦在《汉纪》中将刘信的侯名记载为“刮羹侯”, 《汉纪》依据《汉书》改编成书,荀悦将“轑釜”改书为“刮釜”,又把“羹颉”写成“刮羹”,如此写出了“羹颉”二字难以体现出的贬抑意味,这也可能是受到某些传世本《汉书》将“羹颉”误作“颉羹”的影响。清人沈涛认为刘邦没有自创爵号来贬损其嫂,但却是“借羹颉之名,以寓轹釜之恨”。学者辛德勇论述认为刘邦晚封刘信,有刻意选择“羹颉”这个地方作为封地的可能。但他同样认为刘邦册封给刘信的“羹颉侯”,同当时所有列侯爵号一样,只是地名,无特殊的涵义,不是刘邦刻意创制的词语。

兴修水利

按典籍记载,刘信还在其封地修建了多处水利工程。《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六》:“七门堰,在(舒城县)县西南七门山下。三堰之出焉。三堰者,一曰乌羊堰,在县南十五里,一曰千功堰,在县南二十里,一曰槽牐堰,在县南二十五里,与七门堰共溉田二万余顷,俱汉初羹颉侯所筑。”

七门堰历经多代翻修维护,确保水系连通,两千多年来,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留下了丰厚的水文化遗产和众多古灌排水利设施类型,发挥了重要的灌溉、防洪、防旱作用。 2023年11月4日,安徽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等中国4个工程成功申报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七门堰水利工程灌区

侯国世系

编辑

羹颉侯国世系

羹颉侯(前200年-前187年)

传位

谥号

姓名

在位年数

在位时间

备注

一世

羹颉侯

刘信

13年

前200年-前187年

食邑户数失考

(以上内容参考资料 )

史籍记载

编辑
《史记·卷十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

《史记·卷五十·楚元王世家第二十》

《汉书·卷十五上·王子侯表第三上》

《汉书·卷三十六·楚元王传第六》

后世纪念

编辑

七门庙

仁宗嘉佑年间,北宋名士刘攽就任庐州从事,在舒城考究七门三堰时,最初认为是汉末曹魏扬州刺史刘馥所造。后来听县主簿包廓谈及当地父老所述,方知七门堰乃汉初羹颉侯刘信所筑,刘馥仅是翻修。包廓为纪念刘信修筑七门堰的功劳,决定为其立庙,让刘馥配享,于是委托刘攽书写《七门庙记》,记录下建立七门庙的缘由。

三刘祠

清朝嘉庆年间,当时舒城县东部还设有三刘祠,是明朝庐州知府马金所建,供奉着三位在当地治水有功的人物,分别是西汉羹颉侯刘信、东汉末年扬州刺史刘馥、明朝宣德年间舒城知县刘显

轶事典故

编辑

羹颉城

《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六》记载:“羹颉城,(舒城县)县西北三十里。相传汉高帝封兄子信为羹颉侯,食邑于舒,此城为信所筑。”

清朝《嘉庆庐州府志》在“羹颉城”一条下引用《天下名胜志》记载称:羹颉侯城在舒城县西北三十里,旁边有羹颉侯的墓地。《江南通志》记载:“汉高帝七年,封兄子信为羹颉侯,食邑于舒。”

舒王墩

舒王墩,又称舒王冢,《嘉庆庐州府志》“舒王墩”一条引用清朝康熙年间府志称舒王墩在舒城县北四十里,俗称羹颉侯为“舒王”,舒王墩是他的遗迹。 又在“汉羹颉侯墓”一条下引用《舆地纪胜》称汉羹颉侯墓在舒城县西北三十五里,俗称舒王冢。明代崇祯年间的府志称舒王冢在舒城县北四十里,嘉靖年间的知府何偁曾为其立有石碑。

舒王庙

《舆地纪胜》记载舒城县有舒王庙,刘攽曾为其记述得很详细。 又记载古舒王庙在舒城县东北三十里。《寰宇纪》则提出另一个说法,汉文帝立淮南王刘长的儿子刘赐为庐江王,称王在古舒县,刘赐在当地留有德望,当地百姓立庙祭祀他。这与宋朝刘攽记载称舒王庙为祭祀羹颉侯刘信有所不同。这一点留待考证。

相关墓葬

编辑

舒王墩汉墓

位于安徽省肥西县,又名舒王冢,俗称舒王墩,高38.3米,长宽约70米,呈馒头形,面积约有4000平方米。此墩曾因烧窑动土遭破坏,但封土层次依然清晰可辨。据《舒城县志》、《庐州府志》记载,此墩为西汉高祖长兄之子刘信之墓,高祖七年封其为羹颉侯,食邑于舒地,所以刘信之墓被命名为“舒王墩”。

舒王墩汉墓

舒王墩汉墓是县级文保单位,在历史上历经多次盗掘,在由省市县文物部门共同主持的发掘中,仍出土了大批文物,仅陶冥币一种就有300多枚,出土的棺椁长达8.2米,实属罕见,大墓还出土了玛瑙器、铜器、陶瓷器、漆器、骨角器等珍贵文物。器物有壶、五联罐、钫、剑、钩、珠、铠甲片、骨饰件等文物70多件,其中有六柄青铜剑更是精品,六柄青铜剑存放于肥西县花岗镇的舒王墩墓园展馆内。

又一说:舒王墩为汉文帝时封的庐江王刘赐墓。据《读修庐州府志·古迹志》载:“今按舒王庙,汉文帝封淮南厉王之子赐为庐江王,居舒。”墓葬内的“舒王”待发掘时考定。

下一篇 颉羹

上一篇 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