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朝 编辑
南朝(420年~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由汉族建立的四个正统王朝的统称,上承东晋下启隋朝,并与北方胡人建立的五个政权对峙,共二十四帝,历一百六十九年。
东晋元熙二年(420年),宋武帝刘裕废除晋恭帝,建立刘宋,东晋灭亡,中国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后相继更迭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这四朝统称为南朝,均以建康(今江苏南京)为都,又因为六朝皆以建康为都城,所以后世许多文献皆以六朝或南朝来代指南京,并常会用南京来特指六朝时期的人事物,所以南京又称六朝古都。因嫡传华夏之正朔,被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奉南朝为正统。南朝与鲜卑族或鲜卑化汉人建立的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北朝政权对峙,合称南北朝。
南朝疆土,宋时为最大,极盛时北至潼关、黄河一带,西至四川大雪山,西南包括云南,南至越南中部横山、林邑一带。
南朝是继东晋之后,由汉族建立起来的王朝,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为华夏文明的延续、发展和传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在南方兴起了建康、江陵、广陵、成都等大城市,为南方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南朝时期的建康城和同时期的古罗马城并称为“世界古典文明两大中心”,以建康为代表的南朝文化,在人类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文名:南朝
外文名:The Southern Dynasties
时间范围:420年 至 589年
首都:建康(今江苏南京)
主要城市:彭城、郢洲、扬州、福州、江陵等
官方语言:金陵雅言
货币:圆形方孔钱币
时区:UTC+8
政治体制:君主专制政体
人口数量:2000万-1700万-2100万-1500万
主要宗教:佛教
国土面积:277万-258万-262万-133万(平方千米)
朝代:宋、齐、梁、陈
刘宋:420年—479年
南齐:479年—502年
南梁:502年—557年
陈朝:557年—589年
刘宋人口:2000万
南齐人口:1700万(六世纪)
南梁人口:2100万(梁武帝时期)
陈朝人口:1500万(陈朝后主时期)
刘宋面积:277万平方千米(449年)
南齐面积:258万平方千米(497年)
南梁面积:262万平方千米(546年)
陈朝面积:133万平方千米(572年)
著名事件:刘裕代晋、侯景之乱、隋灭南陈
著名寺庙:栖霞寺、同泰寺(今鸡鸣寺)
百科x混知:图解南北朝
宋
宋武帝刘裕
南朝宋的开国皇帝刘裕是东晋末年发展起来的新兴力量。他在与东晋四大家族的斗争中取得了胜利,于420年他废掉了晋帝,自立为帝,国号宋。为区别于后世赵匡胤建立的宋朝,史学家常称之为“刘宋”。刘裕即位前后亦施行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由于刘裕出身贫寒,又看到了东晋因大族屡屡兴兵反抗而使其灭亡的教训,故而在他登基后,不再重用名门大族。其用人也多为贫寒出身,兵权则主要交于自己的皇子,所以没重蹈东晋发生大族割据的覆辙。然而,由于皇子相互间的争权夺利,最后以至于相互残杀,这是刘裕始料未及的 。
422年,宋武帝刘裕卒,宋少帝、宋文帝相继即位。其中,文帝刘义隆在位的三十年间,铲除强臣,使宗室掌管朝政大权,又同时任用士族和寒人共同参与朝政,使文帝一朝出现了宗室、士族、寒门相互制衡的平衡局面,在此基础上文帝继续实行武帝刘裕的休养生息的政策,使文帝一朝成为宋最繁荣的一段时期,这时江南的经济、文化才有所发展。450年,宋魏交战。刘宋军队“诸将奔退” ,“北伐败辱,数州沦破” ,刘宋的核心统治区饱受摧残 。而北魏御敌于国门之外,只是北魏远征军受到了损失。
此战,改变了南强北弱的形势。从此,南北方相对稳定下来。453年,文帝被太子刘劭杀死。文帝死后,刘劭自立,武陵王刘骏遂起兵讨伐,后杀死刘劭登基称帝,是为宋世祖孝武帝。
宋孝武帝在位前期在政治、经济、军制、户籍、礼制、税制等领域均推行了系列改革;其统治时期“寒人掌机要”(士族担任的高级官职的权力下移,成荣誉职衔,寒人以低级官职掌控实权)的政治局面全面形成;军事上,先后在458年于青州地区“四战四捷”、“破七城”击溃魏军侵犯 ;460年于梁州的北阴平地区再次击退北魏的侵犯;一时“民户繁育,将曩时一矣” 。然其统治末年,一改前期的息兵简政的风格,开始居傲自满,大兴土木、穷奢极欲乃至恣意妄为,加重了百姓负担,以致原本在他在位前期逐渐出现好转的刘宋,在他统治末年走向衰败。464年,孝武帝病逝。
其子宋废帝刘子业是有名的乱伦皇帝,残暴荒淫,与其姊有染,后被其囚禁的湘东王刘彧杀死。宋明帝刘彧在位前期还算贤明,但很快就变得残暴不堪,在位期间屠戮宗室,其子刘昱嗜好杀人。接连的暴君昏君导致朝政十分混乱,在此期间兰陵萧氏出身的萧道成形成了一股强大势力,并最终于479年取代刘宋自立。
齐
齐高帝萧道成
南朝齐是四个朝代中存在时间最短的,仅存23年。齐高帝萧道成借鉴了宋灭亡的教训,以宽厚为本,提倡节俭。他共在位四年,在他临死前,要求其子齐武帝萧赜继续统治其方针,并且不要手足相残。武帝遵其遗嘱,继续统治国家,使南朝又出现了一段相对稳定发展的阶段。武帝死后,齐国的皇帝又走上了宋灭亡的老路,齐明帝萧鸾疯狂屠杀萧姓宗室,至东昏侯萧宝卷时,因其疑心过重,几乎将朝内大臣全部处死。这样一来齐的江山又被动摇了。501年,雍州刺史萧衍起兵攻入建康,废掉东昏侯,另立齐和帝萧宝融,不久废掉齐帝,结束了齐的统治 。梁
梁武帝萧衍
南朝梁的建立者萧衍是南齐宗室,他擅长文学,499年被任命为雍州刺史,他乘齐朝廷内乱,发兵夺取了皇位,建立了梁朝。萧衍是为梁武帝,共在位四十八年,是南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在武帝时期,北魏已经衰落分裂为东西魏,再无能力对南方形成威胁。这本应为南方发展的大好时机,但武帝却昏庸无能,迷信佛教,纵容大臣剥削人民,却又以自己节俭为借口,对一些忠臣的建议置之不理。
548年,投降梁的东魏大将侯景倒戈。他以武帝从子萧正德为内应,攻建康。次年,侯景攻陷台城。此时,梁武帝早已饿死于城中,其子萧纲即位,是为梁简文帝。551年,侯景杀死简文帝,因此梁已完全处于崩溃的边缘。557年,在讨伐侯景的战争中发展起来的陈霸先灭梁,建立陈。至此,梁宣告灭亡 。
陈
陈武帝陈霸先
557年,陈霸先废梁敬帝,自立为帝,建立陈朝,是为陈武帝。此时,中国南方经过了多年的战乱,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国家,注定是短命的。陈武帝与其继承者文帝、宣帝先后消灭了王僧辩、王僧智等反对势力,又在建康附近打败北齐军,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陈的统治。但毕竟由于国力衰微,北朝趁虚而入占据大片土地,陈的统治被局限于长江以南,宜昌以东的地方。583年,陈宣帝卒。其子后主陈叔宝即位,此时北方已被隋朝统一,全国的统一也已指日可待。589年,隋文帝杨坚派晋王杨广灭陈,结束了中国东晋以来(317年——589年)的分裂局面 。南朝时,南方的商业和手工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另外,闽江、珠江流域也得到了初步的开发。江南地区的开发对中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南朝青瓷托盏
南朝是中国诗史上诗运攸关的重要时期。清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说:“诗至于宋,性情渐隐,声色大开,诗运一转关也。”与魏晋诗人不同,南朝诗人更崇尚声色,追求艺术形式的完善与华美。梁萧子显所说“若无新变,不能代雄”(《南齐书·文学传论》),就是这种追求新变趋势的理论总结。谢灵运所开创的山水诗,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他的创作,不仅把诗歌从“淡乎寡味”的玄理中解放了出来,而且加强了诗歌的艺术技巧和表现力,并影响了一代诗风。山水诗的出现,不仅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为中国诗歌增加了一种题材,而且开启了南朝一代新的诗歌风貌。继陶渊明的田园诗之后,山水诗标志着人与自然进一步的沟通与和谐,标志着一种新的自然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的产生。
鲍照的乐府诗,唱出了广大寒士的心声,他在诗歌艺术上的探索与创新也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南朝也创建了不少的寺庙,杜牧就曾感慨过: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刘义庆文学集团
临川王 刘义庆(祖宋穆帝刘翘,父长沙景王刘道怜)
序号 | 姓名 | 籍贯 | 出身 |
01 | 陈郡阳夏 | 陈郡袁氏 | |
02 | 陆展 | 吴郡吴县 | 吴郡陆氏 |
03 | 何长瑜 | 东海郡郯县 | 东海郡何氏 |
04 | 鲍照 | 东海郡郯县 | 东海郡鲍氏 |
竟陵八友
“竟陵八友”是南齐永明年间出现的一个文人集团,由竟陵王萧子良召集,包括范云、萧琛、任昉、王融、萧衍、谢朓、沈约、陆倕八人。
萧梁文人
《昭明文选》的作者萧统、《宋书》的作者沈约、《南齐书》的作者萧子显、《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诗品》的作者钟嵘,以及文学名士如江淹、谢出、到溉、到洽、丘迟、吴均、瘐信、刘昭、刘峻、陶弘景,当然还有后来成为皇帝的萧衍的两个儿子——简文帝萧纲和元帝萧绎。
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在南朝时代有充分的发展。随着文学的繁荣,对于文学体制的辨析和文学性质的探讨更加系统和深入。文笔之辨反映了当时对文学的认识和要求,刘勰的《文心雕龙》是文学批评史上划时代的巨著,系统完整,论述严密,全面地讨论了文学中各方面的问题。钟嵘的《诗品》则是一部重要的诗论专著,对五言诗的思想标准、作家的流派和具体评价,都有许多精辟的见解。
南朝宋皇帝
谥号 | 姓名 | 生卒年 | 在位时间 | 年号及使用时间 | 身份 | |
---|---|---|---|---|---|---|
- | 孝穆皇帝 (刘裕追谥) | 刘翘 | 不详 | - | - | 刘裕生父 |
高祖 | 武皇帝 | 刘裕 | 363年-422年 | 420年 - 422年 | 永初(420年-422年) | - |
- | 无谥号 | 406年-424年 | 422年 - 424年 | 景平(422年-424年) | 刘裕长子 | |
太祖 (初谥中宗) | 文皇帝 | 刘义隆 | 407年-453年 | 424年 - 453年 | 元嘉(424年- 453年) | 刘裕三子 |
- | 元皇帝 | 刘劭 | 424年-453年 | 453年 | 太初(453年) | 刘义隆长子 |
世祖 | 孝武皇帝 | 刘骏 | 430年-464年 | 453年 - 464年 | 孝建(453年-456年) | 刘义隆三子 |
大明(457年-464年) | ||||||
- | 无谥号 (宋前废帝) | 刘子业 | 449年-466年 | 464年 - 465年 | 永光(464年) | 刘骏长子 |
景和(465年) | ||||||
太宗 | 明皇帝 | 刘彧 | 439年-472年 | 465年 - 472年 | 泰始(465年-471年) | 刘义隆十一子 |
泰豫(472年) | ||||||
- | 苍梧王 (宋后废帝) | 刘昱 | 463年-477年 | 472年 - 477年 | 元徽(472年-477年) | 刘彧长子 |
顺皇帝 | 467年-479年 | 477年 - 479年 | 升明(477年-479年) | 刘彧三子 |
南齐皇帝
庙号 | 谥号 | 姓名 | 生卒年 | 在位时间 | 年号及使用时间 | 身份 |
---|---|---|---|---|---|---|
太祖 | 高皇帝 | 萧道成 | 427年-482年 | 479年-482年 | 建元479年-482年 | - |
世祖 | 武皇帝 | 萧赜 | 440年-493年 | 483年-493年 | 永明483年-493年 | 萧道成长子 |
世宗 | 文皇帝 (萧昭业追谥) | 458年-493年 | - | - | 萧赜长子 | |
- | 郁林王 | 萧昭业 | 473年-494年 | 494年 | 隆昌494年 | 萧长懋长子 |
海陵恭王 | 480年-494年 | 494年 | 延兴494年 | 萧长懋次子 | ||
景皇帝 (萧鸾追谥) | 萧道生 | 不详 | - | - | 萧鸾之父 | |
高宗 | 明皇帝 | 萧鸾 | 452年-498年 | 494年-498年 | 建武494年-497年 | 萧道成之侄 萧道生次子 |
永泰498年 | ||||||
- | 东昏侯 | 萧宝卷 | 483年-501年 | 499年-500年 | 永元 | 萧鸾长子 |
和皇帝 | 萧宝融 | 488年-502年 | 501年-502年 | 中兴 | 萧鸾八子 |
南梁皇帝
庙号 | 谥号 | 姓名 | 生卒年 | 在位时间 | 年号及使用时间 | 身份 |
---|---|---|---|---|---|---|
太祖 (萧衍追尊) | 文皇帝 | 萧顺之 | - | - | - | 萧衍之父 |
高祖 | 武皇帝 | 萧衍 | 464年-549年 | 502年-549年 | 天监502年-519年 | - |
普通520年-526年 | ||||||
大通527年-528年 | ||||||
中大通529年-534年 | ||||||
大同535年-545年 | ||||||
中大同546年 | ||||||
太清547年-549年 | ||||||
- | - | 萧正德 | ?-549年 | 548年-549年 | 正平548年-549年 | 萧衍之侄 |
太宗 (初谥高宗) | 简文皇帝 (初谥明帝) | 萧纲 | 503年-551年 | 549年-551年 | 大宝550年-551年 | 萧衍三子 |
高宗 (萧詧追尊) | 昭明皇帝 (萧詧追尊) | 萧统 | 501年-531年 | - | - | 萧衍长子 |
- | 安皇帝 (萧栋追尊) | ?-541年 | 萧统嫡长子 | |||
兴文皇帝 | 萧栋 | ?-552年 | 551年 | 天正551年 | 萧欢之子 | |
- | 508年-553年 | 552年-553年 | 天正552年-553年 | 萧衍八子 | ||
世祖 | 孝元皇帝 | 萧绎 | 508年-554年 | 552年-555年 | 承圣552年-555年 | 萧衍七子 |
肃宗 (萧庄追尊) | 闵皇帝 | ?-556年 | 555年 | 天成555年 | 萧衍之侄 | |
穆宗 (萧庄追尊) | 敬皇帝 (陈霸先追尊) | 543年-558年 | 555年-557年 | 绍泰555年-556年 | 萧绎九子 | |
太平556年-557年 |
南陈皇帝
庙号 | 谥号 | 姓名 | 生卒年 | 在位时间 | 年号及使用时间 | 身份 |
---|---|---|---|---|---|---|
太祖 (陈霸先追谥) | 景皇帝 (陈霸先追谥) | 陈文赞 | 不详 | - | 陈霸先之父 | |
高祖 | 武皇帝 | 陈霸先 | 503年-559年 | 557年-559年 | 永定 | - |
世祖 | 文皇帝 | 520年(一说522年) -566年 | 560年-566年 | 天嘉560年-566年 | 陈霸先之侄 | |
天康556年 | ||||||
- | 临海王 | 552年-570年 | 567年-568年 | 光大567年-568年 | 陈蒨嫡长子 | |
高宗 | 孝宣皇帝 | 530年-582年 | 569年-582年 | 太建569年-582年 | 陈霸先之侄 陈蒨之弟 | |
- | 长城炀公 | 陈叔宝 | 553年-604年 | 583年-589年 | 至德583年-586年 | 陈顼嫡长子 |
祯明587年-589年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