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 编辑

雀科麻雀属下的动物统称

麻雀麻雀

麻雀(学名:Passer montanus)是雀科麻雀属的小型鸟类,别名家雀、只只等 。其特征包括头部暗栗褐色,背部棕褐并带有黑褐色条纹,耳下方有黑斑,喉部黑色 。翅膀上有两道由大覆羽和中覆羽的白色羽端形成的横斑纹 ,胸部和腹部呈淡灰色且带有褐色。麻雀体重为20-26克,体长为124-146毫米。

麻雀广泛分布于欧洲、中东、中亚和东亚、喜马拉雅山脉及东南亚,在中国全境也有分布 。其栖息环境多样,常见于居民区及其附近的田野,尤其喜在树梢、房檐和农田 。晚上通常匿藏于屋檐洞穴或其附近的土洞、岩穴及村旁树林 。麻雀在北半球于夏秋两季繁殖,每窝产卵3~7枚,卵呈灰白色,上有棕褐色斑点。 麻雀为杂食性,主要食物包括谷粒、草籽和果实等,在繁殖季节用昆虫或其幼虫育雏 。觅食时相当警觉,稍有声响便会飞走 。

在欧洲,家麻雀和树麻雀的种群在各繁殖栖息地显著下降,尤以城市环境为甚 。据国际鸟盟2015年估计,其成熟个体约有4.79千万至7.64千万。全球范围内,估计约有1.9亿至3.09亿只成熟个体。由于其分布广泛且数量众多,全球灭绝风险较低,2016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定为无危(LC)物种。

相关词条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麻雀

拉丁学名:Passer montanus

别名:家雀 、只只

外文名: Eurasian Tree Sparrow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雀形目

科:雀科

属:麻雀属

种:28种

亚种:6个(在中国范围内)

分布区域: 欧洲、中东、中亚和东亚、喜马拉雅山脉及东南亚,在中国全境分布

命名者及年代:Carl Linnaeus,1758

保护级别:易危(VU)2种;无危(LC)26种 IUCN

栖息环境:田野、树梢、房檐、农田等

形态特征: 体型小,上体棕褐色,背有黑褐色条纹,胸和腹白色

动物学史

编辑

分类史

麻雀的亚种分化一直存在争议, 麻雀过去被分出27个亚种, 1954年,德曼特耶夫和格莱德科夫(Dement'ev & Gladkov)把麻雀分为6个亚种,1959年瓦拉瑞尔(Vaurie)将其分为8个亚种,1991年分类学家霍华德和摩尔(Howard&Moore)将其分为10个亚种, 截至1998年,《中国动物志 鸟纲 雀形目》认为这27亚种中,有6个亚种分布于中国。 2015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旭日干在《内蒙古动物志》中参考了野生动物专家赵正阶、鸟类生态学家郑光美的研究,将麻雀分为9个亚种。本文采取旭日干院士的观点。

发现与命名

麻雀最初由卡尔·林奈(Carl Linnaeus)在其1758年的《自然系统》(Systema Naturae)中描述为“Fringilla montana”。 后被列入马蒂兰·雅克·布李松(Mathurin Jacques Brisson)于1760年提出的麻雀属(Passer)中。

形态特征

编辑

成鸟

麻雀雌鸟与雄鸟羽色相似但较暗淡,体重为20-26克,体长为124-146毫米,翅长61~76毫米,尾长46~66毫米。 雄鸟体小,头暗栗褐色,额和颊羽有暗色,嘴基带黄色。 上体棕褐,羽上有黑褐色条纹,背杂有黑褐条纹。雌鸟喉部黑斑较淡灰,胸和腹淡灰近白。 麻雀翅膀较短,不能长距离飞行。

雏鸟

麻雀雏鸟羽色较成鸟淡。头顶中部砂褐,两侧和颈部肝褐色较浓;背部黑纹比成鸟少;翅上的横斑不显;眼先、颏和喉暗灰或灰黑;颊与喉侧均灰白;耳羽后部的黑斑较成鸟浅淡;胸灰沾棕,腹污白。

栖息环境

编辑
麻雀不同亚种分布海拔高度不同,在我国最为常见的树麻雀栖息地海拔高度300-2500米, 新疆亚种(P.m.dilutus)分布于海拔130米至1500米,并见于2500米的小尤尔都司草原;青海柴达木盆地分布高度为2800米以下。 麻雀多生活在农作区域,西藏亚种(P.m.tibetanus)可达4500米左右。 它们通常栖息在居民点或其附近的田野,特别喜栖息于树梢、房檐和农田等处。 巢址选择对于麻雀生存和繁殖具有重要意义,麻雀常将巢筑在墙上的缝隙中以避免捕食者和人为的干扰,具有距地较高、靠近水、隐蔽性好的特点。

分布范围

编辑

世界分布

麻雀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广泛,除极寒冷的南北极和高山荒漠外,在欧洲、非洲、亚洲、美洲和澳大利亚等地都有分布。在北美、澳大利亚和非洲南部及东部等地,由人类定居者引进后迅速归化,特别是在城市和人类居住区数量分布密集。

中国分布

麻雀在中国全境分布, 为农村及城镇常见留鸟,属于国家“三有”重点保护动物。

生活习性

编辑

集群行为

麻雀除繁殖、育雏期间外,喜群居。秋季易形成数百至数千只的大群,冬季则以十几只或几十只的小群活动。 春季繁殖时,雌雄成对活动,共同营巢、孵卵、喂养幼鸟。幼鸟成长后先随老鸟活动,再自行结群。秋季后,成鸟与幼鸟合群觅食,数量可达数百至上千只。冬季群集变小,活动范围缩至房院周围,至春初再分散成更小的群体,以便自相配对。

迁徙行为

部分麻雀种类有迁徙行为。西北地区麻雀在秋末冬初发生垂直迁移,如青海湟水河谷的树麻雀会从上游迁至下游越冬。在吉林,高山区的麻雀冬季会迁至平原或山麓越冬。

觅食行为

麻雀为杂食性,夏、秋主要食禾本科植物种子,育雏时则以害虫为主。 冬季和早春食杂草种子和人类食物,活动范围在1-2千米内。 觅食时机警,常先巡视四周后才进食,稍有声响便惊飞。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研究表明,其食物以植物性为主,雏鸟的食物主要是害虫。

生长繁殖

编辑

生长特性

初生雏鸟无羽,皮肤红带黄色,未睁眼,体重轻。4~5日龄开始睁眼,羽鞘生出;约13日龄体表发育定形,离巢后不再入巢过夜。

求偶交配

麻雀的繁殖期因地点而异,中国河北和青海的麻雀通常在4月开始配对。雄鸟在求偶时非常活跃,会发出低沉的叫声,同时抬头举尾,常引起其他雄鸟参与。 交配多在树上、房顶或猪圈内进行,先是在空中追逐,然后停落进行交配。

筑巢

雌雄麻雀共同筑巢, 筑巢地点多在人为景观环境中, 如房屋、城市建筑、土墙洞穴、树洞和废弃烟筒等。 巢材常用枯草、树叶、鸡毛和塑料等。 洞穴中的巢多呈杯状或碗状,树枝上的巢则设有巢盖。

产卵孵化

麻雀在北半球夏秋季繁殖,通常每年产卵两窝,每窝3~7枚,卵呈灰白色,有棕褐色斑点。 繁殖次数随气候不同,中国河北最多记录3次,广州4次,吉林2~3次,青藏高原1~2次。 产卵后,雌雄共同孵卵,孵化期约14天,幼鸟在一个月左右离巢。

亚种分化

编辑

麻雀属(28种)

中文名称

学 名

命名人及年代

1

黑顶麻雀

Passer ammodendri

Gould, J 1872

2

索马里麻雀

Passer castanopterus

Blyth, E 1855

3

科尔多凡棕麻雀

Passer cordofanicus

Heuglin, MT 1874

4

南非灰头麻雀

Passer diffusus

Smith, A 1836

5

家麻雀

Passer domesticus

Stephan, B 1999

6

栗麻雀

Passer eminibey

Hartlaub, KJG 1880

7

阿拉伯金麻雀

Passer euchlorus

Bonaparte, 1850

8

黄腹麻雀

Passer flaveolus

Blyth, E 1845

9

鹦嘴麻雀

Passer gongonensis

Oustalet, J-FÉ 1890

10

灰头麻雀

Passer griseus

Vieillot, LJP 1817

11

阿布德库里麻雀

Passer hemileucus

Ogilvie-Grant, WR; Forbes, HO 1899

12

黑胸麻雀

Passer hispaniolensis

Temminck, CJ 1820

13

棕背麻雀

Passer iagoensis

Gould, J 1838

14

索岛麻雀

Passer insularis

P.L.Sclater & Hartlaub, 1881

15

意大利麻雀

Passer italiae

Vieillot, 1817

16

金麻雀

Passer luteus

Lichtenstein, 1823

17

南非麻雀

Passer melanurus

Statius Muller, 1776

18

死海麻雀

Passer moabiticus

Tristram, 1864

19

树麻雀

Passer montanus

Linnaeus, 1758

20

棕麻雀

Passer motitensis

A.Smith, 1836

21

丛林麻雀

Passer pyrrhonotus

Blyth, 1845

22

肯尼亚麻雀

Passer rufocinctus

Fischer & Reichenow, 1884

23

山麻雀

Passer rutilans

Fischer & Reichenow, 1884

24

雪莱麻雀

Passer shelleyi

Sharpe, 1891

25

荒漠麻雀

Passer simplex

Lichtenstein, 1823

26

东非麻雀

Passer suahelicus

Reichenow, 1904

27

斯氏麻雀

Passer swainsonii

Rüppell, 1840

28

亚洲荒漠麻雀

Passer zarudnyi

Pleske, 1896

主要品种

编辑

麻雀主要品种

名称

树麻雀

黑顶麻雀

山麻雀

形态特征

体长13-15厘米。雄鸟从额至后颈为纯肝褐色,上体为砂棕褐色,并有黑色条纹,翅膀上有两道显著的近白色横斑纹,颏和喉部为黑色。雌鸟的颜色与雄鸟相似,但较淡或较暗,额部和颊部羽毛有暗色先端,嘴基带黄色。与家麻雀等相似种相比,树麻雀颊部有黑斑。

体长14-16厘米。头顶中央黑色,一条宽的白色眉纹到眼上变为桂皮黄色,黑色贯眼纹在头部极为醒目。背淡沙灰棕色具黑色纵纹。黑色,颊、喉侧和其余下体白色。

体长12-14厘米。雄鸟和雌鸟颜色不同。雄鸟的顶冠及上体是鲜艳的黄褐色或栗色,上背有纯黑色纵纹,喉部为黑色,脸颊污白。雌鸟颜色较暗,有深色宽眼纹和奶油色长眉纹。

图片

树麻雀 树麻雀

黑顶麻雀 黑顶麻雀

山麻雀 山麻雀

参考资料:

保护现状

编辑

保护级别

1996年,麻雀被列入《英国国家保护物种红色名录》(U.K. Red List of Species of National Conservation Concern)。

2000年,麻雀被列入中国《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2016年,麻雀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定为无危(LC)物种。

2021年,麻雀Passer montanus;山麻雀Passer rutilans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种群现状

2015年数据显示,麻雀全球种群数量约1.91亿~3.06亿只。

濒危原因

生存环境危机

麻雀的生存空间因农村等地区泥草房的消失而逐渐缩小,使其数量减少,进而影响大型猛禽和猫科动物的食物资源,导致生态失衡。 同时,农药使用、人为网捕和掏鸟窝等现象对麻雀种群数量造成影响。 农业机械和杀虫剂、除草剂的使用增加,谷物秋季播种减少了麻雀的食物来源,导致其种群数量逐步缩减。

“灭雀”行动

张乐平漫画《天罗地网》记录了1958年声势浩大的“剿雀”运动张乐平漫画《天罗地网》记录了1958年声势浩大的“剿雀”运动

历史上各地曾多次开展大规模灭雀行动。近代以来,麻雀的广泛分布引发了所谓的“麻雀问题”,引发全球范围内的灭杀行动。如德国立法控制麻雀数量,英国在19世纪中期开展讨论并持续灭杀至19世纪末,美国自1850年代麻雀引进后,于1870年代开始视麻雀为“瘟疫”,并开展了大规模灭麻雀行动。1930年代苏联及1950年代中国也有类似历史。 在中国,1955年至1960年间的全民灭麻雀运动成为“除四害”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其恶劣后果充分显现后,运动于1960年结束。

保护措施

麻雀属于“三有”动物,即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8条规定,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禁止非法猎捕或破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41条第2款,非法狩猎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罚金。 2024年,闵行区第43届“爱鸟周”宣传暨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助中心揭牌仪式举行,标志着新的保护机构揭牌。

主要价值

编辑

生态价值

麻雀的食物中包括杂草种子和农林害虫,对消灭田间杂草和对保护农、林业也有一定意义。

研究价值

从声学角度分析鸟类对噪声环境的响应和适应,有利于揭示鸟类在噪声环境中的适应机制。该研究可为监测环境噪声对鸟类及其他动物的影响提供借鉴,并为鸟类鸣声行为学研究提供更多参考数据。由于麻雀在城市和郊区均有分布,成为研究环境变化对鸟类影响的良好材料。

2024年7月18日消息,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报道,澳大利亚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麻雀可以帮助监测儿童的铅暴露情况。这项研究发表在《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上。

相关文化

编辑
麻雀在全球各地的文化认知各异,有些文化视其为圣鸟,有些则视其为不祥之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麻雀被视为与人类伴生的常见鸟类,具有医药和食用价值,这是中国传统自然观的体现 。西方学者对中国食用野生动物多有批评,但麻雀确实在历史中以药食的形象出现 。麻雀象征胸无大志、贪图享乐,亦寓意勤劳、自由。自青铜时代起,雀被视为爵的象征,表示顽强的精神和“五脏俱全”的特质。历史上,人们常以鄙夷的眼光看待麻雀,用“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万雀不及一凤凰”等语句嘲讽。

下一篇 灰椋鸟

上一篇 粘土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