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椋鸟 编辑

雀形目椋鸟科鸟类的一种

灰椋鸟灰椋鸟

灰椋鸟是雀形目椋鸟科椋鸟属的 鸟类动物。其体长约20厘米,体羽大部分灰褐色;头顶和后颈黑色,前额和头侧白色,带有黑纹;喉和上胸灰黑色,雄鸟羽色较雌鸟深,头部黑色,头侧白色杂以黑纹,头顶具铜绿色光泽,并有一道白斑,除中央尾羽外,其余羽毛先端均具有白斑。

灰椋鸟分布于中国东北部的小兴安岭、长白山、海拉尔、旅顺等地繁殖;在宁夏、甘肃、山西等省区为旅鸟;在河南、山东、安徽、江苏、云南、广东、台湾等省为冬候鸟。 灰椋鸟栖息于低山丘陵至平原的疏林、草甸或农田,常在草地、农田等开阔地上觅食,休息时栖于电线或枯枝上。灰椋鸟主食毛虫、蚂蚁、蛇、蜂、蝗虫和甲虫等,秋冬季也吃多种植物种实。 灰椋鸟繁殖期5-7月,每年产卵一窝,每窝产卵6-7枚,卵呈玉蓝色,

灰椋鸟是有名的食虫鸟,胃容物检查主要以天牛、金龟子、叶甲、蝗虫、蝼蛄、蚊、蝇等著名害虫为主,加之灰椋鸟个体大、数量多,对农、林业害虫的发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对卫生防疫事业也是有利的,应加保护利用。 灰椋鸟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灰椋鸟

外文名:White-cheeked Starling

别名:高粱头

拉丁学名:Spodiopsar cineraceus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雀形目

科:椋鸟科

属:椋鸟属

种:灰椋鸟

亚种:无亚种

命名者及年代:Temminck, 1835

保护级别:无危(LC)IUCN标准

形态特征

编辑

灰椋鸟

灰椋鸟雄鸟自额、头顶、头侧、后颈和颈侧黑色微具光泽,额和头顶前部杂有白色,眼先和眼周灰白色杂有黑色,颊和耳羽白色亦杂有黑色。背、肩、腰和翅上覆羽灰褐色,小翼羽和大覆羽黑褐色,飞羽黑褐色,初级飞羽外翈具狭窄的灰白色羽缘,次级和三级飞羽外翈白色羽缘变宽。尾上覆羽白色,中央尾羽灰褐色,外侧尾羽黑褐色,内翈先端白色。颏白色,喉、前颈和上胸灰黑色具不甚明显的灰白色矛状条纹。下胸、两胁和腹淡灰褐色,腹中部和尾下覆羽白色。翼下覆羽白色,腋羽灰黑色杂有白色羽端。

雌鸟和雄鸟大致相似。但仅前额杂有白色,头顶至后颈黑褐色。颏、喉淡棕灰色,上胸黑褐色具棕褐色羽干纹。

虹膜褐色,嘴橙红色,尖端黑色,跗蹠和趾橙黄色。

大小量度:体重♂74-95克,♀65-105克;体长♂183-241毫米,♀200-240毫米;嘴峰♂22-27毫米,♀21-27毫米;翅♂121-135毫米,♀121-135毫米;尾♂60-75毫米,♀60-73毫米;跗蹠♂29-34毫米,♀27-34毫米。(注:雄性—♂;雌性—♀)

近种区别

编辑

灰椋鸟

红嘴椋鸟

体量

体重♂74-95克,♀65-105克;体长♂183-241毫米,♀200-240毫米

体长250毫米

特征

体羽大部分灰褐色;头顶和后颈黑色,前额和头侧白色,带有黑纹;喉和上胸灰黑色,雄鸟羽色较雌鸟深,头部黑色,头侧白色杂以黑纹,头顶具铜绿色光泽,并有一道白斑,除中央尾羽外,其余羽毛先端均具有白斑

整个头、颈白色,眼周裸皮和眼先黑色。上体暗褐色,下体粉棕色,尾黑褐色具黄褐色端斑。野外特征明显,容易识别。虹膜淡黄色至暗褐色,眼周裸皮和眼先铅色或黑褐色。嘴红色,下嘴基部黑色,脚黄色或橙黄色

图片

灰椋鸟灰椋鸟

红嘴椋鸟红嘴椋鸟

栖息环境

编辑
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开阔平原地带的疏林草甸、河谷阔叶林,散生在老林树的林缘灌丛和次生阔叶林,也栖息于农田、路边和居民点附近的小块丛林中。中国为黑龙江以南至辽宁、河北、内蒙古以及黄河流域一带的夏候鸟,迁徙及越冬时普遍见于东部至华南广大地区。

生活习性

编辑
性喜成群,除繁殖期成对活动外,其他时候多成群活动。常在草甸、河谷、农田等潮湿地上觅食,休息时多栖于电线上、电柱上和树木枯枝上。平原地区常结群活动,在山区多活动于开阔地段,接近农田、水田的林缘。飞行迅速,整群飞行。鸣声低微而单调。当一只受惊起飞,其他则纷纷响应,整群而起。

在中国东北、华北等北部地区主要为夏候鸟,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南地区为冬候鸟。每年3月末4月初开始迁至北方繁殖地,秋季于8-9月份即开始集群南迁,迁徙时常集成大群。 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少量植物果实与种子。所吃昆虫种类主要有鳞翅目幼虫、螟蛾幼虫、蚂蚁、虻、胡蜂、蝗虫、叶甲、金龟子、象鼻虫等鳞翅目、鞘翅目、直翅目、膜翅目和双翅目昆虫。秋冬季则主要以植物果实和种子为主。

繁殖方式

编辑
繁殖期5-7月。营巢于阔叶树天然树洞或啄木鸟废弃的树洞中,也在水泥电柱顶端空洞中和人工巢箱中营巢。通常成群到达繁殖地,4月末5月初开始分散成对,5月初至5月中旬即开始寻找巢位筑巢。有时在繁殖期间亦见有成小群在一起营巢繁殖的,未见有明显占区和种内竞争现象。巢呈碗状,主要由枯草茎、枯草叶、草根等材料构成,内垫有羽毛和细草茎。雌雄鸟共同筑巢,每窝产卵通常5-7枚,偶尔有多至8枚和少至4枚的,1天产1枚卵。卵为长卵圆形,翠绿色或鸭蛋绿色,大小为28-30毫米×20-22毫米,平均29.2毫米× 20.8毫米。第四枚卵产出后即开始孵卵。孵卵主要由雌鸟承担,有时雄鸟亦参与孵卵,孵化期12-13天。雏鸟晚成性,雌雄亲鸟共同育雏。

分布范围

编辑
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蒙古、俄罗斯(外贝加尔湖东南部,往东至俄罗斯远东乌苏里、萨哈林岛南部、库页岛南部)、越南。

旅鸟: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缅甸、北马里亚纳群岛、菲律宾和泰国。

中国繁殖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北部和东南部、河北、山西、宁夏贺兰山、甘肃南部和西部兰州、四川东北部邻水以及青海东部和东北部,亦有部分繁殖于河南和山东北部。越冬或迁经于河北、河南、山东南部,往南至长江流域、东南沿海以及台湾、香港和海南岛,往西至四川西部、贵州和云南。

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刚察县仙女湾湿地巡查时,偶然发现一只体形较大正在觅食的雀形目鸟类,其额和头顶杂有白色,颊和耳覆羽白色微杂有黑色纵纹,上体灰褐色,尾上覆羽白色,嘴橙红色,尖端黑色,脚橙黄色,经比对鸟类图鉴认定为灰椋鸟。

灰椋鸟分布图灰椋鸟分布图

保护现状

编辑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第407项)。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经济用途

编辑
由于其嗜吃昆虫,在抑制害虫发生、保护植物方面具有很大意义,应注意保护。

下一篇 大山雀

上一篇 麻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