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道碑亭 编辑

古代皇陵建筑

神道碑亭神道碑亭

神道碑亭,又称小碑楼。重檐歇山顶,黄琉璃瓦顶,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在碑上建造房屋覆盖以保护碑体,凸显碑的重要性,成为碑亭。碑亭建筑在很多类型的古建筑群中都存在,例如寺观、陵墓。其主要功能是歌颂捐建寺观者和墓主人的事迹功德,或书写墓主人的庙号、谥号或庙谥。明清时期的帝王陵寝中,除功德碑亭、神道碑亭外,部分明楼也是碑亭形式。 一般建在宫门前的正中神道上或在三路三孔桥之北,或在之南。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神道碑亭

别名:小碑楼

造型:重檐歇山顶,黄琉璃瓦顶

建筑位置

编辑
清代陵寝神道碑亭共十二座,其中帝陵中有九座,后陵中有三座。神道碑亭的经营从顺治十八年(1661年)到民国四年(1915年),绵延庚续近300年。各陵神道碑亭位置虽均位于隆恩门前广场一区,但“陵寝与山水相称,难概同”,结合地势各陵也有不少的差异,特别是自道光帝的慕陵之后,陵制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刘敦桢先生于《清西陵》一文中也曾提出“帝陵建筑,依其分布情况,可以神道碑亭为中心,划为前后二部。后部自碑亭以北至宝城宝顶,为陵之本体,虽各陵施设,偶有异同,而大端要不可易。惟碑亭以南者,繁简殊悬,极不一律。”考各陵规制,仅就隆恩门至龙凤门(或牌楼门)段这一空间而言,中轴线主要建筑序列随着帝陵规制的变化表现为诸多不同。

从陵前序列来看,除东西二陵主陵外,自牌楼门至隆恩门的建筑序列逐渐缩减,此区间建筑间距离也大体呈缩小趋势,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清代陵寝规制的不断精简。尤其在慕陵缩减陵制后,牌楼门(或龙凤门)至神道碑亭距离大幅缩减,神道碑亭于陵前序列的地位更加凸显,成为陵寝序列的第一座殿式建筑。慕陵、惠陵、崇陵三陵神道碑亭更是位于三路三孔桥与牌楼门中点位置,更加凸显出神道碑亭的特殊性。

神道碑亭在隆恩门前广场的位置变化主要表现为其与三路三孔桥的位置关系。东陵孝陵神道碑亭前设三路三孔桥,而景陵及其后三陵,三路三孔桥置于神道碑亭之后,隆恩门之前。西陵泰陵、昌陵则采用了孝陵的做法,而慕陵、崇陵则延续了景陵的做法。这两种做法多结合山水之势,因地制宜,也反映出清代陵寝“陵寝于山水相称,概难同”的指导思想。

建筑形制

编辑
清代陵寝神道碑亭的建筑形制特点大体相似。均为重檐歇山式建筑,三间三进式正方形平面,内置龙幅碑一座。

木作

神道碑亭平面方形,每面各显三间,柱网规整,由十二根檐柱构成,室内无柱,采用童柱升高构架的做法。即于碑亭四角转角处搭置抹角梁,上置墩斗承接童柱,柱顶承接上檐角科斗栱,分别有天花梁(枋)、走马板、承椽枋、围脊板、上檐大额枋等构件与童柱相交。周围檐摆安斗栱。下檐重昂五踩斗栱,上檐单翘重昂七踩斗栱。

屋面梁架为连下檐七檩式构架。上檐以挑檐檩、正心檩、金檩、脊檩搭接正面檐椽,两山面于檐檩约一步架处置踩步金,搭接山面檐椽,踩步金上承脊檩,下施同向趴梁扣搭于正心檩之上。山面施草架柱,钉博缝板、山花板封堵,山花板雕刻结带图案。下檐以承椽枋承四面椽条。椽条下为圆头檐椽,上为方头飞椽。屋面转角处置角梁,上下檐角梁老角梁头做霸王拳,仔角梁头安套兽。

室内置井口天花两处。下檐天花仅一井宽度,天花外侧以下檐斗栱承接,内侧以天花梁(枋)承接。上檐天花由上檐斗栱承接,由支条、天花板、帽儿梁等构件构成。

瓦石作

神道碑亭下置方形须弥座台基,由数层青白石叠砌而成,装饰十分简洁,仅于束腰和圭角处雕刻纹饰,束腰饰以椀花结带纹样,圭脚转角处线雕如意云。须弥座四向正中出青白石垂带踏跺,垂带石下三角形部位填以象眼石。

墙身以砖墙包砌四面檐柱,由下碱和上身两部分构成。下碱以青砖叠砌,磨砖对缝,四角及洞口处置角柱石,上施腰线石和压面石,于柱根处置透风砖。上身糙砖灰砌,外抹麻刀灰,室外侧提刷红浆,室内侧饰黄色土浆,绿剪边,里外皮均退花碱。墙体顶部外侧做签尖,内做抹灰八字。四向正中开双心券门,安直棂木门扇和月光窗。碑亭室内为尺二方砖墁地。

屋顶顶覆黄色琉璃瓦,上檐戗脊及下檐角脊檐角处均置仙人及五跑小兽,山面小红山做排山勾滴。檐口处瓦当及滴水正面饰行龙纹样。神道碑亭四周向外做散水,南北两侧连接御路,御路中间铺大块中心石,两侧做条砖或方砖十字缝甬路,最外侧牙子石收边,并于御路两侧设散水。

神道碑

神道碑亭内立碑一统,曰“神道碑”。主要有碑座,碑身、碑首三部分,下承以水盘。

“龙蝠”碑座通体由大件青白石雕刻而成。头部向上扬起,形象似龙,无角,眉额宽厚,唇下一排整齐的上齿。腹部紧贴地面,四足肌肉发达,脖颈处刻颈下逆鳞,后有三尾。背甲形似龟甲,以六边形为基本单元,外围饰以“L”形,龟背的正中施连续圆珠并延伸至尾步。背甲上承以长方形碑担,与碑座连为一体,各面皆为素面。

碑身呈扁立方体。碑身与碑首和碑座相接处均作内收金边处理手法,使得整个碑身视觉上脱离于碑座和碑首,结构关系十分清晰。碑体四角均抹斜角。碑阳刻字,其余三面素面。碑文从右至左分别为蒙、满、汉三体文字,内容为所葬皇帝全称,即庙号、谥号和庙谥。碑文共六列,汉文居左,共两列,阅读顺序自右至左,列右侧十二字,左侧十一字。中间两列为满文,右侧两列为蒙文,形式同汉文。碑文左下角刻嗣皇帝尊亲之宝。

碑首雕刻六条相互攀附缠绕的龙,碑左、右侧各有三龙首并列向下,长角于头顶突起竖直向上,上齿紧衔碑颈上檐。龙身遍布鳞纹,背鳍突起。正面两龙龙爪于额题上方捧托宝珠,下托以云纹。宝珠下方为方形碑额,阳面以满、汉、蒙三种文字阴刻“大清”二字,阴面留白。碑颈是碑首最下的部分,饰上大下小两排整齐密集的祥云,空白处饰水纹。碑颈不仅把碑首与碑身在视觉上分开,又使龙首的立体效果很好的呈现出来。神道碑下置长方形水盘,由四块青白石板组合而成,“龙蝠”前后左右各一。满刻海水江崖,四角刻鱼、虾、鳖、蟹水族。

下一篇 单檐歇山顶

上一篇 下马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