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颓子 编辑

胡颓子科胡颓子属的一种植物

胡颓子胡颓子

胡颓子(学名:Elaeagnus pungens Thunb.),别名羊奶子、三月枣、半春子、四枣等,为胡颓子科胡颓子属的常绿直立灌木 。其具刺,刺顶生或腋生,深褐色;幼枝微扁棱形,密被锈色鳞片,老枝鳞片脱落,黑色,具光泽;叶革质,椭圆形或阔椭圆形,稀矩圆形;叶柄深褐色;花白色或淡白色,下垂,密被鳞片;萼筒圆筒形或漏斗状圆筒形,在子房上骤收缩,裂片三角形或矩圆状三角形;果实椭圆形,幼时被褐色鳞片,成熟时红色,果核内面具白色丝状棉毛 。花期9-12月,果期次年4-6月 。

胡颓子原产于中国、韩国、塔吉克斯坦和日本等国家,后被引种于美国东部和东南部地区 。在中国主产江苏、浙江、福建等南方省区 ,生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向阳山坡或路旁 。其喜光,亦耐荫,喜温暖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从酸性到微碱性的土壤均能适应,喜适当遮荫,在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良好。 。

胡颓子果实可食,富含维生素、糖类和矿物质 ,可生食、酿酒、制糖 ,可作为果酒、果汁、果糕等果品加工材料 。其果实、叶、根皆可入药,具有一定药用价值 。胡颓子是理想的观叶观果树种,为配植于花丛,林缘,建筑物角落。由于树冠易整形,可为作球形栽培布置,点缀于庭园、花坛中 。此外,胡颓子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在环境修复和抗有毒气体功能上表现良好,根系发达,根部有根瘤可以固氮,从而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长期种植可以对土壤有一定的修复功能,使土壤变得肥沃 。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胡颓子

拉丁学名:Elaeagnus pungens Thunb.

别名:羊奶子、三月枣、半春子、四枣等

界:植物界 Plantae

门:维管植物门 Tracheophyta

纲:木兰纲 Magnoliopsida

目:蔷薇目 Rosales

科:胡颓子科 Elaeagnaceae

属:胡颓子属 Elaeagnus

种:胡颓子 Elaeagnus pungens

分布区域:原产于中国、韩国、塔吉克斯坦和日本等国家,后被引种于美国东部和东南部地区。在中国主产江苏、浙江、福建等南方省区

异名:Elaeagnus sinensis、Elaeagnus simonii

植物学史

编辑

命名由来

胡颓子属名“Elaeagnus”来自希腊语“elaia”,意思为“橄榄树”,“agnos”则意为“贞洁”或“纯洁”,种加词“pungens”则意味着“尖锐的尖刺”,指的是在该物种上发现的尖锐的刺。其通用名“thorny olive(多刺橄榄)”同样也指代其上的刺 。

在中国,古人把胡颓子称为“半含春”。所谓“半含春”,唐陈藏器《本草拾遗》说,“言早熟也”。胡颓子秋冬之际开花,到来年早春二月,果子就红了,一众果实中算它熟得最早 。

曰本依着胡颓子果实模样和冬花春实的习性,把胡颓子称作了“苗代茱萸”,也叫“寒茱萸”。推而广之,胡颉子属的植物在曰本也都被唤作了“茱萸” 。

栽培历史

胡颓子于1830年首次作为观赏植物引入美国,其被认为是在1829年至1866年间由巴伐利亚医生菲利普·冯·西博尔德(Philipp von Siebold)引入欧洲的。后胡颓子也被引种于新西兰和以色列地区 。

形态特征

编辑
胡颓子为常绿直立灌木,高3-4米,具刺,刺顶生或腋生,长20-40毫米,有时较短,深褐色 。

幼枝微扁棱形,密被锈色鳞片,老枝鳞片脱落,黑色,具光泽 。

胡颓子的茎胡颓子的茎

叶革质,椭圆形或阔椭圆形,稀矩圆形,长5-10厘米,宽1.8-5厘米,两端钝形或基部圆形,边缘微反卷或皱波状,上面幼时具银白色和少数褐色鳞片,成熟后脱落,具光泽,干燥后褐绿色或褐色,下面密被银白色和少数褐色鳞片,侧脉7-9对,与中脉开展成50-60度的角,近边缘分叉而互相连接,上面显著凸起,下面不甚明显,网状脉在上面明显,下面不清晰;叶柄深褐色,长5-8毫米 。

胡颓子的叶胡颓子的叶

花白色或淡白色,下垂,密被鳞片,1-3花生于叶腋锈色短小枝上;花梗长3-5毫米;萼筒圆筒形或漏斗状圆筒形,长5-7毫米,在子房上骤收缩,裂片三角形或矩圆状三角形,长3毫米,顶端渐尖,内面疏生白色星状短柔毛;雄蕊的花丝极短,花药矩圆形,长1.5毫米;花柱直立,无毛,上端微弯曲,超过雄蕊 。

胡颓子的花胡颓子的花

果实

果实椭圆形,长12-14毫米,幼时被褐色鳞片,成熟时红色,果核内面具白色丝状棉毛;果梗长4-6毫米 。

胡颓子的果实胡颓子的果实

分布范围

编辑
胡颓子原产于中国、韩国、塔吉克斯坦和日本等国家,后被引种于美国东部和东南部地区 。在中国主产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北、湖南、贵州、广东、广西等省区 。

胡颓子的中国分布范围 胡颓子的中国分布范围

生长环境

编辑
胡颓子生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向阳山坡或路旁,经常出现在开阔的斜坡、路边或灌木丛中,通常靠近海边 。

生长习性

编辑
胡颓子喜光,亦耐荫,喜温暖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从酸性到微碱性的土壤均能适应,喜适当遮荫,在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良好。耐干旱、瘠薄,亦耐水湿,具有一定的耐寒力。萌生性强,一年生萌生枝可达3cm,对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多种有害气体有一定的抗性 。在年均温度14-20℃,年降雨量74-140cm,绝对低温-16℃以上的区域均能正常生长发育 。

繁殖方式

编辑

自然繁殖

自然条件下,胡颓子通过种子繁殖、果实成熟后,吸引鸟类取食,其种子可借助动物进行传播 。

人工繁殖

种子繁殖

胡颓子果实5-6月成熟,采充分成熟的果实,果实采收后,堆放3-5天,待果肉腐烂后洗净,种子没有体眠期,洗净后即可播种,否则易失去发芽力,播种正值高温多湿季节,覆土宜浅,以不见种子为宜。播后除覆草外,还要搭没荫棚。幼苗出土快,生长良好,第二年春季或秋季进行移殖,促进侧根生长旺盛,再经过一年的培养,苗高不断增加,可根据市场要求或发展方向对幼苗进行整形 。

扦插繁殖

胡颓子可采用嫩枝扦插与硬枝扦插两种方式。嫩枝扦插在6-7月清晨无风的阴天,选择生长健壮的幼年母树,采集半木质化的粗状枝条置于篮(筐)中,用湿布盖住,保湿。用利剪剪插条,插条根据节间长短而定,15cm左右,将插条下部叶子摘除,上部每片叶子剪去一半,下切面切成马耳形或平面。插条制好后,用湿布覆盖保温,插后立即浇水,搭好遮荫栅,注意中途除草、施肥等管理,翌年春季移植,硬枝扦插方法与嫩枝扦插基本相同 。

嫁接繁殖

以实生苗为砧木,在冬季或早春萌发前进行嫁接。用腹接法或切接法改接优良品种 。

栽培技术

编辑

整地

选择微酸性、中性至微碱性土壤做采穗圃,进行整地,深翻前施基肥,可施用充分腐熟的厩肥,均匀地撒于地表翻耕。开沟、做床,在田块周围开深沟,苗床床面宽120cm,床面土块整细,床面中间稍高,两侧稍低。步道宽40cm、深25cm,步道两头低中间稍高,形成一定的坡度,保证排水畅通 。

水肥管理

在缓苗期要及时浇水,如遇连续晴天,移栽后第4天就要浇水,以后每隔10天浇1次水,如遇连续雨天,要及时排水。给以全光照条件,促进穗条木质化。移栽后15天开始,3-8月每隔半个月撒施1次追肥,尿素及复合肥交替使用,每次每亩15kg,9月后停止施速效肥,结合松土除草进行,施在行间,以不伤苗木茎、枝条和叶片为准。采穗后立即施1次速效肥,每亩施20kg 。

整形修剪

胡颓子顶芽抽生力较弱,侧枝萌发性强,果序多着生在枝条基部。冬季要适当疏除枝条,使树形疏朗。生长期要适时摘心和除萌,控制新枝数量和长度 。

病虫防治

胡颓子抗病力强,没有发现为害严重的病害。生长期常有红蜘蛛、介壳虫和木虱等害虫为害叶片,可用氧化乐果乳油剂喷杀 。

主要品种

编辑

‘金边’胡颓子

‘金边’胡颓子(学名:Elaeagnus pungens ‘Gilt Edge’)为杂交品种,常绿阔叶灌木,高3-4m,冠幅3-4.6m,具棘刺,小枝开展,被锈色鳞片,树冠圆形开展,树皮棕褐色。单叶互生,叶椭圆形或长圆形,长5-7cm,叶端钝或尖,叶基圆形,革质有光泽,深绿色,叶缘微波状,边缘具不规则金黄色环带 。

‘金心’胡颓子

‘金心’胡颓子(学名:Elaeagnus×ebbingei ‘Limelight’)是杂交品种,常绿阔叶灌木,株高1.8-3m,最高达4m,冠幅2-4m,枝叶浓密,枝条开展,常有刺,小枝锈褐色,被鳞片。单叶互生,叶革质,椭圆形至矩圆形,长5-7cm,先端钝或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近全缘。叶深绿色,叶片中央金黄色,叶片下面银绿色;需充足光照才呈现出色彩斑斓的叶色 。

‘花叶’胡颓子

‘花叶’胡颓子(学名:Elaeagnus pungens ‘Maculata’)为栽培品种,常绿阔叶灌木,高可达4m,有枝刺,小枝褐色,被腺鳞,铜褐色。单叶互生,革质,先端尖,叶狭长椭圆形,长4-10cm,叶暗绿色,叶片边缘呈现黄色至白色环带,叶片下面银白色,密被银白色或褐色腺鳞 。

近种区别

编辑
胡颓子与沙枣和牛奶子形态相似 ,三者具体区别可见下表:

物种名

胡颓子

沙枣

牛奶子

拉丁名

Elaeagnus pungens Thunb.

Elaeagnus angustifolia L.

Elaeagnus umbellata Thunb.

叶革质,椭圆形或阔椭圆形,稀矩圆形,长5-10厘米,宽1.8-5厘米

叶薄纸质,矩圆状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3-7厘米,宽1-1.3厘米

叶纸质或膜质,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3-8厘米,宽1-3.2厘米

花白色或淡白色,下垂,密被鳞片

花银白色,直立或近直立,密被银白色鳞片

花较叶先开放,黄白色

果实椭圆形,长12-14毫米,幼时被褐色鳞片,成熟时红色

果肉乳白色,粉质

果实几球形或卵圆形,长5-7毫米,幼时绿色,被银白色或有时全被褐色鳞片,成熟时红色

图片

主要价值

编辑

食用价值

胡颓子果实可食,富含维生素、糖类和矿物质 ,可生食、酿酒、制糖 ,可作为果酒、果汁、果糕等果品加工材料 。中国胡颓子大多数生长在无污染的山野,属无公害果品,被誉为“天然绿色食品”和“健康食品”,是发展第3代水果的重要资

药用价值

胡颓子果实、叶、根皆可入药。其果实药性酸、涩、平,具有收敛止泻、健脾消食、止咳平喘、止血的功效,主治泄泻、痢疾、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咳嗽气喘、崩漏、痔疮下血 。其叶药性酸、微温,具有止咳平喘、止血、解毒的功效,主治肺虚咳嗽、气喘、咳血、吐血、外伤出血、痈疽、痔疮肿痛 。其根药性苦、酸、平,具有活血止血、祛风利湿、止咳平喘、解毒敛疮的功效,主治吐血、咯血、便血、月经过多、风湿关节痛、黄疸、水肿泻痢、小儿疳积、咳喘、咽喉肿痛、疮疥、跌扑损伤 。

观赏价值

胡颓子枝叶浓密,叶上面深绿色,下面银白色,具光泽,且有花香红果,是理想的观叶观果树种,为配植于花丛,林缘,建筑物角落。由于树冠易整形,可为作球形栽培布置,采取拼栽、截枝及修剪整形的手法,错落有致地栽植于景区草坪之上,点缀于庭园、花坛中。胡颓子球规则式地布置在道路两旁或中间绿化带,还能起到绿化美化和醒目的作用 。

生态价值

胡颓子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在环境修复和抗有毒气体(二氧化硫、氟化物等)功能上表现良好。胡颓子根系发达,其根部有根瘤可以固氮,从而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长期种植可以对土壤有一定的修复功能,使土壤变得肥沃 。

植物文化

编辑

诗词文化

《胡颓子》·近代·肖刚

沿江佳果半含春,三月挂枝多喜人。常食三五胡颓子,何愁内室言腹疼。

相关传说

当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铁蹄横扫欧亚大陆,为了提高大军的战斗力和远征实力,将一批水土不服拉稀和连年征战、体弱多病的战马弃于胡颓子树林中。待他们凯旋,再经过丢弃战马的那片胡颓子树林时,发现那些被遗弃的拉稀病马,不但没有死,反而都恢复了往日的神威,见主人归来更是呼啸而起,奋蹄长嘶。将士们没想到小小的胡颓子竟有如此神奇的作用,便立即向成吉思汗案报此事,成吉思汗得知后,下令全军将士立即采摘大量的胡颓子果随军携带。果然,经常食胡颓子果的人和马,比以前更加体力充沛,百病不生,精神抖擞,与敌作战有如神助 。

下一篇 黄栌

上一篇 苦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