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马(淳安竹马) 编辑

浙江省淳安县传统舞蹈

竹马(淳安竹马)竹马(淳安竹马)

竹马(淳安竹马),浙江省淳安县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淳安竹马始于南宋,俗称跳竹马,是主要流行于浙江淳安一带的传统舞蹈。竹马分红、黄、绿、白、黑五种,常由三男两女或两男三女组成,以古装人物装扮,跳、走(阵)、唱、念俱佳,步伐独特,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是中国传统舞蹈尤其是竹马类舞蹈具有代表性的项目之一。

2005年,淳安竹马被列入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14年11月11日,浙江省淳安县申报的竹马(淳安竹马)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Ⅲ-44。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竹马(淳安竹马)

非遗级别:国家级

申报地区:浙江省淳安县

遗产类别:传统舞蹈

批准时间:2014年11月11日

遗产编号:Ⅲ-44

历史渊源

编辑

淳安竹马淳安竹马

淳安竹马起源于南宋,南宋《武林旧事》《梦粱录》等均有关于竹马舞的记载。至明代,淳安竹马盛行各乡。《睦剧发展史》中有如下表述:“清顺治十五年(1658)《淳安县志》载:‘元夕在市迎灯,在乡迎烛,各会聚鸣锣鼓以迎傩神。’旧时的淳安县域,正月十二迎贺神,设高跷……跳竹马等,其歌舞演出颇盛,即使是淳安的乡间农村,迎神赛会也与市镇相仿,演出活动繁多,尤以跳竹马为主。”至康熙年间,采茶戏传至淳安,这门艺术与竹马相融合,出现两脚戏竹马班,一旦一丑跳竹马。清末民初,发展为三角戏竹马班,增加了“生”角,经常是先跳竹马,后唱小戏。期间较出名为“跳盔头”,演员戴盔帽穿龙袍战甲,红马扮孔明,黄马扮刘备,绿马扮关羽,白马扮赵云,黑马扮张飞,依次出场表演。后来演变为现代的红、黄、绿、白、黑五色竹马,其中头马为红马,二马为黄马,三马为绿马,四马为白马,五马为黑马。

舞蹈特色

编辑

基本特征

淳安竹马演出具有以下特点:

淳安竹马淳安竹马

灵活性:竹马表演方便、灵活,不受时间、环境、地理局限,可在广场、舞台、祠堂等场地表演;演员人数少则一人,多则数十、上百人。

民俗性:淳安竹马保留着跳竹马讨彩头、先祭祀后跳马、白马不进门(村)、上庙(殿)求神请马等民间习俗,地域特色鲜明。

祭祀性:淳安民间各类祭祀活动,如贺齐庙会、金峰朱家村猪头祭祖、中洲札溪九相公庙会等场合,均要跳竹马,为的是祭拜祖先神灵、祈求平安

戏曲性:淳安竹马对淳安三角戏形成和发展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比如表演者往往根据不同戏曲角色来装扮,如“关公送皇嫂”“桃园三结义”等;传统步法、伴奏音乐也与地方戏曲息息相关,以打击乐器为主,有边鼓、堂鼓、小锣、苏钹、半苏锣等,根据阵式变化搭配锣鼓点,有“乱锣”“急风”“马腿”等。

群众性:淳安竹马在淳安县当地盛行,无论传统节日、乡村庆典还是日常活动,都会有竹马表演,尤其是春节期间,“跳竹马讨彩头”遍及淳安县各乡镇乃至村落。

基本跳法

表演者把竹马捆扎在自己的前后腰间,形似骑马。表演时,每位左手抓马颈,右手提马鞭。淳安竹马表演方便、灵活,不受时间、环境、地理局限。表演可在舞台、广场、农家厅堂,还可一边踩街一边跳。竹马表演突出“跳”字,其基本步法有:快步圆场、快步直行、快步跳跃、侧身搓步、马步倒退、两蹄及前踢腿等。其队形变换和阵式多,有三马花、梅花阵、双马齐跃、马失前蹄、铁索链、单马花、扬鞭催马、双马对啸、五马绕柱等,少则几十阵,多则108阵。

演员服饰

淳安竹马淳安竹马

传统的跳竹马通常由三男两女或两男三女组成。竹马分红、黄、绿、白、黑五种,表演者全都以古装戏人物打扮。头马为红马,由戏剧须生扮跳,表演沉着稳健;二马为黄马,由戏剧青衣扮跳,表演冷静庄重;三马为绿马,由戏剧小生扮跳,表演潇洒风流;四马为白马,由戏剧花旦扮跳,表演婀娜多姿;五马为黑马,由戏剧小丑扮跳,表演彪悍勇猛。

淳安竹马人物的服饰可因地而宜,有刘备、关羽、张飞偕刘的两位夫人的装束;也有根据方便,竹马小戏演出不改装而直接穿戴剧中人的服饰。

道具特征

竹马既是道具也是工艺品,其制作工艺别致。竹马分马头和马臀两节,马壳用竹作原材料。以前的竹马是用彩纸糊马壳,现代通常都用彩布作马套。马头上有鬃毛、须毛、马耳和眼睛,颈下挂有马铃;马臀上有长尾,其装饰图案形象逼真。竹马长短大小不一,根据表演者的身材确定,大人制大马,小孩制小马。每只竹马配马鞭一根。

传承保护

编辑

传承价值

淳安竹马淳安竹马

淳安竹马蕴含着淳安三角戏元素,如演员扮相、伴奏音乐、传统步法等,对于研究淳安地方戏曲、舞蹈有着重要意义。

淳安竹马具有民俗性、祭祀性、地域性等特点,对于研究淳安的风俗习惯、历史文化有着重要价值。

淳安竹马承载着中国的竹马文化和淳安的传统文化。它以其丰富而独特文化内涵成为群众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方式,并影响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民众。它还在推动淳安旅游发展上发挥着积极作用。

传承人物

方炳坤,男,汉族,2018年5月被评定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承项目:竹马(淳安竹马),申报地区:浙江省淳安县。

保护措施

淳安县重视淳安竹马的保护传承,专门建立淳安县竹马保护工作小组,并建成省级(竹马)传承教学基地和竹马展示厅,还在中小学中开设了特色乡土文化课,培育了一批民间竹马表演队;此外鼓励竹马传承人、老艺人开门收徒,培养了一批优秀竹马人才。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淳安县博物馆(淳安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淳安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淳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得“竹马(淳安竹马)”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2年9月,由于机构改革,该项目保护单位履职尽责情况评估建议为重新推荐保护单位,予以公示 。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竹马(淳安竹马)项目原保护单位存在单位性质、机构等方面重大变化,不具备保护单位基本条件等情况,重新认定保护单位淳安县博物馆(淳安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淳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社会影响

编辑

重要活动

1999年,淳安竹马曾赴京在第二届中国七大古都民间文化艺术节上首次登台演出。建国50周年大庆,88人的淳安竹马演出队在“风雅颂”杭州民间艺术展示活动演出。

2000年,淳安竹马参加了2000年西博会闭幕式文艺晚会演出。

2001年,淳安竹马参加了2001年元宵节在杭州举行的中国杭州“社火节”演出。

荣誉表彰

淳安竹马淳安竹马

2000年,淳安竹马参加了浙江省2000年首届广场文化艺术节,获得银奖。同年10月,淳安竹马在全国首届民间广场歌舞大赛和杭州首届民间艺术“桂花奖”的比赛中获“山花奖”和“桂花奖”金奖两项奖项。

2001年,淳安竹马参加了中国杭州2001年“娃哈哈”西湖狂欢节并获得最佳表演奖。

2011年,淳安竹马被评为浙江省最具地域特色民间舞蹈。

衍生作品

1998年,浙江电视台在淳安拍摄第226期《欢乐时光》,专门制作了“淳安竹马舞”专题。

2000年6月4日,浙江电视台《中华竞技大擂台》在千岛湖举行了“淳安竹马10公里”擂台赛。

2001年,中央电视台《乡村大世界》栏目组和浙江电视台国际部栏目组都曾到淳安制作了淳安竹马专题节目,分别向全中国和西欧六国作宣传。

下一篇 庐山诗

上一篇 绝海中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