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谷城故城遗址 编辑
小谷城故城遗址,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义堂镇前城子村,于1956年文物普查时发现,是新石器时代、汉代古遗址。
小谷城故城遗址为平原地貌,分大城和小城两部分。大城东西长约1100米,南北宽约700米,总面积约77万平方米。城墙多已夷为平地,仅西南角上有一段残存,东西长约350米、宽13米、高2.5米,当地称之为“罗圈子”。小城在大城东半部的中部,即前城子村西南之高台遗址。高台残留,南北长约270米,东西宽约170米,高约5米,台南北各留有通道一处,当地称高台为“土城子”。根据小谷城城壁中残片及土层,可判定其文化层为三层:大汶口龙山文化层、岳石文化层和商周秦汉文化层。小谷城故城遗址的发现对研究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商周秦汉文化都有重要意义。小谷城遗址记录了从大汶口文化到秦汉时代变迁,向世人展示了一个历经6000年仍然鲜活的遗迹。
2013年3月5日,小谷城故城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小谷城故城遗址
地理位置: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义堂镇前城子村
所处时代:新石器时代、汉代
保护级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0240-1-240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小谷城故城遗址
1956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小谷城故城遗址。1957年,对小谷城故城遗址进行了复查。
1960年,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刘敦愿先生在小谷城故城遗址进行过考察。
1972年、1979年,对小谷城故城遗址进行了复查,采集到大量的石器、陶器残片。
小谷城故城遗址北面约1.5千米处为小涑河,自西北向东南流经。遗址历经史前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至商周秦汉,延续时间长,至今仍有村民居住,被称为“活着的遗址”。小谷城故城遗址为平原地貌,分大城和小城两部分。大城东西长约1100米,南北宽约700米,总面积约77万平方米。城墙多已夷为平地,仅西南角上有一段残存,东西长约350米、宽13米、高2.5米,当地称之为“罗圈子”。小城在大城东半部的中部,即前城子村西南之高台遗址。高台残留,南北长约270米,东西宽约170米,高约5米,台南北各留有通道一处,当地称高台为“土城子”。
文化层
小谷城故城遗址
小谷城故城遗址城壁中残片及土层,可判定其文化层为三层:大汶口龙山文化层、岳石文化层和商周秦汉文化层。上部为商周秦汉文化层,出土遗物主要有汉代泥质灰陶筒瓦、板瓦残片等。中部为岳石文化层,遗物主要有夹砂灰陶甗残片、泥质灰陶豆。下部2~3米为大汶口、龙山文化层,主要为大汶口、龙山文化堆积,采集的遗物有属于大汶口文化的鼎、瓶、碗等,陶片以夹砂灰陶为主;龙山文化陶片以泥质黑陶和灰陶为主,夹砂灰陶为次,纹饰有附加堆纹、弦纹、划纹等,可辨器形有鼎、罐、盆、钵、杯、豆、鬹器盖等;石器有斧、锛、凿、刀、镰、镞等。小谷城故城遗址出土遗物
小谷城故城遗址出土遗物主要有汉代泥质灰陶筒瓦、板瓦残片;夹砂灰陶甗残片、泥质灰陶豆、鼎、罐、盆、钵、杯、豆、鬹器盖残片等;石器有斧、锛、凿、刀、镰、镞等。石凿
小谷城故城遗址出土石凿
石凿是新石器时期文物,长6厘米,宽1.2厘米;石质,质地坚硬;长条形,斜面光滑,刃部较锋利,侧面平整。藏于东夷文化博物馆。三脚铜锅
铜锅有三条腿,上面有铜锅盖。锅盖上铸有四头牛:两头趴着,两头站立,四头牛面朝四个方向。
2006年,小谷城故城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碑
2013年3月5日,小谷城故城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理位置
小谷城故城遗址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义堂镇前城子村。
前城子村
交通信息
自驾:自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小谷城故城遗址,路程约20.6千米,用时约35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