鄫国故城遗址 编辑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鄫国故城遗址鄫国故城遗址

鄫国(缯国)为自夏代少康次子曲烈(烈曲)的封国,因始封地名为“鄫”而得国名。

历夏、商、周,存世时间约2000年,于鲁襄公6年(前567年)灭于莒。故城遗址位于苍山县文峰山东部向城镇境内。鄫国灭后,太子巫逃至鲁,其后代为纪念故国以国名“鄫”为姓氏,后去邑旁(“阝”)为“曾”,成为“曾氏”的姓氏起源。

2013年3月5日,鄫国故城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鄫国故城遗址

外文名:Zeng Old City Ruins

地理位置: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

占地面积:225000㎡(故城址占地)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放时间:全天候

保护措施

编辑
2013年3月5日,鄫国故城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鄫国历史

编辑
鄫国(缯国)为源自夏代少康次子曲烈(烈曲)的封国,因始封地名为“鄫”而得国名。

历夏、商、周,存世时间约2000年,于鲁襄公6年(前567年)灭于莒。故城遗址位于苍山县文峰山东部向城镇境内。鄫国灭后,太子巫逃至鲁,其后代为纪念故国以国名“鄫”为姓氏,后去邑旁(“阝”)为“曾”,成为“曾氏”的姓氏起源。

据统计,按人口多少,曾姓为中国第38大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49%,人口大约有600多万,尤以湖南、四川、广东、江西、福建等省为多。

另外,曾姓族人已在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缅甸、日本、美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安家落户。

遗址信息

编辑
备受关注的鄫国故城考古勘探取得重大进展,专家已勘探确定了故城东、南、西、北四个大门的具体位置,以及故城的护城河、夹道、南门石道、城中宫殿遗址的具体方位,专家还在鄫国故城北侧葬山发现了一个诸侯王级别的墓葬。

该遗址座落在鄫城前村和鄫城后村之间,故城南城门遗址处有一块灰色石灰岩材质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碑,上书“鄫国故城”。记者极目四望,故城遗址略呈正方形,大致范围还依稀可辨,城区轮廓保存基本完整。其中,南、北门依稀可辨,东南、东北城角保存尚好,最高处达9米。故城西侧为文峰山,北侧及东北侧均被群山环绕。据鄫城前村的村民高荣昌介绍,故城西侧不远处有季文子河,只在春季四月份时有断河现象,其它时间水量较大,故城东侧500米处有长年河水丰沛的加河。

故城略呈正方形,其中北城墙长435米、南城墙长455米、东城墙长600米、西城墙长414米,因此故城形状实为梯形,面积约30万平方米,墙基宽约30米,有南门、北门、东门及西门,高大的城墙外围有宽40米的护城河,城墙及护城河之间的夹道宽37.8米。故城中间是大面积的平坦高台,祼露着青石长条垒彻的建筑房基,为故城宫殿遗址。同时,专家还发现故城南门外有古石道,是故城南门的主要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