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关王庙 编辑

山西省运城市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运城关王庙运城关王庙

运城关王庙,又名信义财神庙,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红旗西街61号,始建于元代,占地面积2059.64平方米 。

运城关王庙整体布局坐东朝西,中轴线上有山门、献殿、正殿、春秋楼,院内放置有各时期碑记6通,其中春秋楼是现代建筑 。运城关王庙保存了明清以来的格局和建筑,修缮沿革可考,建筑装饰风格多样,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

2013年3月5日,运城关王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运城关王庙

地理位置: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红旗西街61号

所处时代:明清

占地面积:2059.64 m²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放时间:9:00-18:00

编号:7-0869-3-167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管理机构:运城关王庙文物管理所

历史沿革

编辑
元代,始建运城关王庙 。

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扩建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因地震倒塌。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时任巡盐御史楷号召盐商大贾捐献金银,重建运城关王庙 。

清咸丰元年(1851年),百姓捐资重建献殿,但部分结构是元代的 。

1962年,运城县博物馆从工人俱乐部搬入运城关王庙 。

20世纪70年代,因扩建北大街,将山门迁至红旗西街 。

2006年,将山门迁回原址,恢复运城关王庙原貌 。

2007年1月,运城市盐湖区博物馆(原运城县博物馆)从运城关王庙搬入舜帝陵景区新馆 。

建筑格局

编辑

运城关王庙建筑布局运城关王庙建筑布局

运城关王庙坐东朝西,两进院落,东西长64.616米,南北宽31.875米,占地面积2059.64平方米 。中轴线上依次为木牌坊、山门、献殿、正殿、春秋楼、寝宫、后花园,两侧配以白马祠、部将祠、钟楼、鼓楼、廊坊等 。现仅存山门、献殿、正殿和现代建的春秋楼 。

主要建筑

编辑

山门

山门山门

山门台基高1.2米,面积70平方米,面宽三间,进深二椽,单檐悬山顶 。

献殿

献殿面积242平方米,面宽三间,进深两椽 ,卷棚顶 ,修建在青砖台基上,两侧护栏上有石狮雕刻,殿内耸立着大小不一的石碑,梁上有龙凤彩绘 。

正殿

乾坤正气乾坤正气

正殿面宽三间,进深三间 ,歇山顶 。正殿内的龙柱采用抗震榫卯结构,使得正殿历经百年屹立不倒。正殿内供奉着关公铜坐像,神龛为木雕制品,四周雕刻纹饰。神龛正面顶端悬挂着“乾坤正气”匾额,是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运城百姓捐赠的。匾额四周雕有26个形态各异的人物,下方为关公骑马征战图 。

在正殿的后门上有一匾额,上书“千古一人”四个字 。

千古一人千古一人

春秋楼

春秋楼在正殿东侧,一楼是办公区,二楼是关公文化展厅,三楼是河东民俗文化展馆 。

文物遗存

编辑

明代大铜镜

明代大铜镜是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老百姓专为关公铸造的 。1962年,运城县博物馆搬入运城关王庙内,明代大铜镜藏于博物馆库房。2007年,运城市盐湖区博物馆(原运城县博物馆)搬迁至舜帝陵后,明代大铜镜一起被搬迁,藏于运城市盐湖区博物馆展厅内 。运城关王庙内的大铜镜是复制品 。

明代方形大铜镜明代方形大铜镜

大铜镜(复制品)耸立在献殿正前方,高1.1米,宽1.4米,重500斤 。铜镜背后铸有蛟龙、天马、麒麟,还有荷花、牡丹、芍药、菊花。铜镜中间为楷书铭文,上方大字为“皇帝万岁、太子千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下方为捐送人、铸造人姓名和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七月吉日纪年铭文。郭沫若曾称赞这面大铜镜:“这样大的铜镜,国内罕见,我也是第一次见到” 。

关帝签簿碑

关帝签簿碑也称为关帝签谱碑。关帝签簿碑共有两块,在献殿的南北各有一块,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由乡宦刘敏宽、王士弘捐。碑高1.71米,宽1.32米,两侧置有长方形小碑刻,上刻“觉迷灵文、宣机慧语”和“鉴诚微旨、最感玄言”。碑的正面、背面都有文字,每面碑文50行,刻记签诗25首,四面共计100首。每首签诗由签名、签诗、圣意、碧仙注、东坡解组成,内容包括历史典故、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分为大吉、上上、上吉、中吉、中平、下下和罚油共七种来解释签意,评判吉凶。关帝签簿始于南北朝,基本定型于唐朝,后由苏东坡撰写定稿。运城关王庙的签簿被称为母本或蓝本,各地流传的大都是从这里拓印传抄过去的 。

<p>宣机慧语

宣机慧语

关帝签簿碑

关帝签簿碑

四好箴言碑

四好箴言碑四好箴言碑

四好箴言碑嵌在献殿北墙中间,明正德七年(1512年)立,由4块条石组成,每块高约1米,宽约0.23米,中心部位篆体为关帝四好箴言:读好书、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相传是关公为教育子女所言。碑上有宋代朱熹赞“四好”箴言的《篆迹赞》 ,用行书刻记于碑刻上部:

读好书,汉寿亭侯篆。百圣在目,千古在心,妙者躬践,敫者口吟。宋朱文公赞。

说好话,汉寿亭侯篆。莠言虚妄,兰言实杯,九兰一莠,驷追不回。宋朱文公赞。

行好事,汉寿亭侯篆。圣狂路口,义利关头,择行若游,急行若邮。宋朱文公赞。

做好人,汉寿亭侯篆。孔称成人,孟戒非人,小人穷冬,巨人盛春。宋朱文公赞 。

碑廊

碑廊紧邻春秋楼,存放着收集来的石狮、石碑,内侧的墙壁上画有关公系列故事 。

大观圣作之碑

大观圣作之碑大观圣作之碑

大观圣作之碑,又称为“御制学校八行八刑碑”,在正殿后面的碑亭里,宋代大观二年(1108年)篆刻。原立于河东安邑县文庙内,20世纪80年代移至运城关王庙(原运城市盐湖区博物馆设立于关王庙内)。碑高5.12米,其中额高1.58米、身高2.78米、座高0.76米,宽1.3米,厚0.44米,龟形底座圆形头额,四周浅刻卷龙、缠枝牡丹二方连续图案纹饰 。宋徽宗为培养和选拔人才,也为惩治和处罚有劣迹者,推行“八行取士科”,亲笔书写瘦金体“八行取士科”,北宋书画大家李时雍将其勾勒石上,北宋宰相、书法家蔡京题额“大观圣作之碑” 。

历史文化

编辑

信义财神庙

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吴楷出任河东巡盐御史,他亲往观看盐丁采捞之苦,感悟歌咏难述,便绘制《河东盐池之图》,后刻镌于石,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年)河东盐池的全貌。吴楷经常教育启迪盐商们要以关公信义精神,诚招天下客,利从信中来。富裕之后的盐商们,在吴楷的协同下,积极捐献金银、施财助工,重建关王庙。这里的盐商凡外出运盐启程之前,大都要来这里拜谒关公,以求路途平安顺畅,财利大发;回来后也要来这里烧香还愿,祈求好运连连,好事不断。正因运城关王庙的特殊性,人们亦称该庙为信义财神庙 。

名称来

运城关王庙的名称不是“关帝庙”,是因为运城关王庙重建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早于关羽封帝的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清代虽有修饬,但都未大修,人们一直称之为关王庙 。

坐东朝西

庙宇殿堂一般都是坐北朝南,运城关王庙突破旧俗,坐东朝西,据说当时在修建关王庙时,人们考虑到关公家乡就在西边不远处的解州常平村,择取坐东朝西,可以让关公时常凝望家乡故土,护佑乡民百姓。又有说法是关公思念故里,魂归家乡,关王庙大门朝西,以行宫之意求得关公出巡落座便捷,彰显该庙神奇灵验 。

关公文化

运城深挖关公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举办关公文化旅游节,授牌全球关公文化交流基地。运城关王庙与解州关帝庙、常平关帝庙、泉掌关帝庙、龙香关帝庙、墙下关帝庙等6座关帝庙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运城市成立了关公文化旅游发展公司,积极争取国家专项债券资金10亿元,谋划打造关公文化产业园,打造了蒲剧《忠义千秋》,以影视、动漫、游戏等形式传播关公文化,开发了200余种关公文创产品 。

活动建设

晨钟暮鼓晨钟暮鼓

2017年7月17日,关公诞辰1857周年,运城市盐湖区在运城关王庙举行晨钟暮鼓复鸣仪式。晨钟暮鼓,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古人将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都要击鼓报时,后来演变为晨钟暮鼓。运城关王庙于每天清晨7时鸣钟9响,傍晚7时击鼓12通 。

2019年1月1日,“2019迎新春河东民俗文化展”在运城关王庙内开展,包括河东优秀文化剪纸系列作品展和河东民俗非遗手工艺表演 。

关公诞辰1859周年关公诞辰1859周年

2019年7月26日(农历六月二十四),运城关王庙举行纪念关公诞辰1859周年活动。前来参拜者在道长的引导下,按次序进行祈福,行三拜礼仪 。

2021年11月3日上午,运城关王庙举办2021运城池盐文化旅游周盐湖摄影展,集中展示运城盐湖从历史到当代不同时期的摄影作品 。

保护措施

编辑

保护标志保护标志

2013年3月5日,运城关王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019年8月11日,山西省文物局公布了运城关王庙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

运城关王庙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保护范围

东至正殿屋檐外40米(春秋楼东墙东15米),南至正殿南檐外25米,西至山门前檐外8米,北至正殿北檐外20米。

建设控制地带

以保护范围为界,东、南、西、北各向外延伸30米。

参考资料:

2022年5月24日上午,运城关王庙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开展消防安全演练 。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运城关王庙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红旗西街61号 。

关王庙(凤凰路)

开放时间

9:00-18:00

交通信息

运城市内乘坐1路、6路、7路、11路、20路、运城永济特快专线到盐湖会堂站,步行1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