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 编辑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汉大学校内珞珈山、狮子山等10余座山丘之间,东、北、西三面环水,滨临东湖西南岸。占地面积2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万余平方米,是武汉大学早期校址。 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3月开工建设,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竣工。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主要有文、法、理、工四个学院大楼和图书馆、体育馆、华中水工实验所、学生宿舍、饭厅、俱乐部、名人故居以及国立武汉大学牌坊、六一纪念亭等15处26栋建筑。 建筑群特点是将中国传统建筑理念与西方建筑技术、古典建筑艺术融为一体;在建筑单体造型上,更是因山就势、形式各异、布局精巧。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是校园历史的重要见证,不仅传承了校园历史风貌,同时也是表达校园精神的重要角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学府,武汉大学记录着中国近代教育体制的演变和中西文化交融的发展,是研究近代历史变迁和城市建筑演变的珍贵资料。同时,作为反帝爱国、抗日战争及学生运动等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事件和人物的见证者,武汉大学也成为一处弘扬爱国思想的场所。
2001年6月25日,武汉大学早期建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6年9月29日,武汉大学早期建筑入选由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联合公布的“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中文名:武汉大学早期建筑
外文名:Early Buildings of Wuhan University
地理位置: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汉大学校内珞珈山、狮子山等10余座山丘之间
所处时代:近代
占地面积:2 km²
保护级别: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5-0497-5-24
民国十七年(1928年)七月,南京国民政府最终决定在原有武昌中山大学的基础上,组建国立武汉大学。 鉴于东厂口校舍破败,李四光提议在“洪山附近”修筑校舍,并得到了蔡元培的“极端赞成,当即批准”,经筹备委员会讨论,决议“在洪山下建筑校舍添置设备之用”。
民国十七年(1928年)八月,蔡元培任命李四光等人成立国立武汉大学建筑设备委员会(以下简称建委会),负责选定新校址、建筑新校舍的工作,指派李四光为委员长,麦焕章、王世杰、叶雅各、刘树杞四人为委员,后委员会委员发生了局部调整,最终确定为委员长1人,委员10人的团队构架。李四光为委员长,叶雅各为秘书兼委员,其他委员为王星拱、黄健中等,建筑设备委员会成立,标志着国立武汉大学新校舍建设计划正式开始。
民国十八年(1928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建委会在建设厅召开“武汉大学建筑设备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当时的出席人有:李四光、张难先、胡宗铎、叶雅各、石瑛、刘树杞”。这次会议确定了武汉大学校园建筑群的建造原则是“以宏伟坚牢适用为原则不求华美”,建筑一期工程包括:实验室房屋二座、寄宿舍三座、教职员住宅、发动机厂、小机器厂自来水煤气厂,建筑二期包括:图书馆、演讲厅、办公处、陈列所。
民国十八年(1929年)十一月,开尔斯和李锦沛在上海绘制完成国立武汉大学的第一项单项工程的初步设计——男生宿舍的三大栋和两个门楼的设计。
民国十九年(1930年)四月,经中华民国政府教育部批准添建学生宿舍一大栋(今武大樱园学生宿舍)并与汉协盛签订承包合同,添建大楼建设费用7万元。
1935年武汉大学校园全景
在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中,武汉大学早期建筑中的工学院被撤销,原工学院建筑群改作学校行政办公楼。
2012年,工学院进行了首次大规模的整体修缮保护工作,空内装饰全面修缮和翻新,新增了中央空调等现代化设备。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包括15处26栋建筑:男生寄宿舍(现樱园学生宿舍)、学生饭厅及俱乐部(现樱园食堂及大学生活动中心)、文学院(现数学与统计学院)、理学院、周恩来旧居、郭沫若旧居、国立武汉大学牌楼、半山庐、图书馆(老图书馆)、法学院(现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工学院(现行政楼)、体育馆(宋卿体育馆)、华中水工实验所(现档案馆),以及后来建设的六一纪念亭和李达故居。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
男生寄宿舍
男生寄宿舍又名老斋舍,是樱园学生宿舍,位于武汉大学狮子山。男生寄宿舍前的樱花大道是重要的赏樱场所,每年樱花盛开之时,有百万以上的游客慕名而来,男生寄宿舍成为武汉大学的重要标志。男生寄宿舍民国十九年(1930年)三月开工,民国二十年(1931年)九月建成,总建筑面积13773平方米,为框架混合结构,层数为1~4层,层高3米,建筑设计师为开尔斯,结构工程是由李锦沛和石格司完成,承造厂商为汉协盛营造厂,总造价55.09万元,是武汉大学一期建筑中造价最高、规模最大的建筑。
周恩来故居
周恩来故居位于“珞珈山十八栋”27号,即第19栋别墅。 周恩来、邓颖超夫妇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5月至9月居住其中。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国民政府西迁武汉,武汉成为全民族抗战指挥中心。同年12月,中共中央在武汉设长江局(对外称中共代表团),周恩来从延安来到武汉,主管军事和统战工作,并任改组后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 周恩来在寓居“十八栋”期间,组织领导“抗日活动宣传周”“七七抗战一周年纪念”等系列抗日宣传活动,先后在武汉大学做了3次演讲,给军官训练团授课,会见国民党高级将领、民主人士、文化界和新闻界的知名人士,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因此,这里有着“国共合作抗日小客厅”之誉。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周恩来故居鸟瞰图
图书馆(老图书馆)
图书馆(老图书馆)坐落在东湖之滨、狮子山顶,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启用。 图书馆源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创办的湖北自强学堂图书室。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图书馆(老图书馆)
工学院
工学院(又称“行政楼”)位于校园内早期建筑群的南北主轴线上,其主楼中庭和钢屋架承载的玻璃屋页是最具特色的部分,也是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的标志之一。 工学院为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的二期工程,其中主楼面积4981平方米,四座附楼总面积2757平方米,连廊部分面积400平方米,碉楼84平方米。建筑为框架结构,层数为2~5层,层高3~4.6米。该建筑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十一月开工,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一月竣工,建筑总造价40万银元。
武汉大学行政楼(原工学院)
国立武汉大学牌楼
国立武汉大学牌楼,坐落于武珞路与珞珈山路交接处的街道口,采用中国古建筑中的牌坊造型。最初的木质牌坊建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初,毁于龙卷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在原址重新建造,四根八棱圆柱,表示喜迎来自四面八方的莘莘学子,柱头上的云纹寓意浓厚的文化气息,上覆孔雀蓝琉璃瓦。牌坊正面书“国立武汉大学”六字,最初究竟为谁所题已无实据,较权威的一种说法是时任数学系教授萧君绛所书。“文革”时被换成了毛泽东主席题写的“武汉大学”,取自1951年5月毛泽东给武大农学院学生陈文新的私信信封上的笔迹。文革后,学校请著名书法家、画家曹立庵先生重新题写,即现在所见的“国立武汉大学”六字。牌坊背面小篆体“文法理工农医”六字,为中文系教授刘赜(刘博平)所书,表达了武汉大学的办学理想、办学规模和学科特色。
国立武汉大学牌楼旧照
开尔斯,全名弗朗西斯·亨利·开尔斯(英语:Frnis Heny kales,1882年1月24日—1957年2月9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库克县,美国建筑设计师,武汉大学早期建筑规划设计者。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建筑设计专业,大学时代的积累成就了开尔斯对于西方古典建筑元素和先进建筑技术的娴熟运用。民国四年(1915年),开尔斯来到上海。民国十四年(1925年),参与中山陵设计竞赛,获得名誉奖第三名。民国十七年(1928年)11月,承接国立武汉大学校园设计。民国十八年(1929年)11月,完成校园规划图及建筑详图。1957年2月9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去世。
2001年6月25日,武汉大学早期建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1年,武汉大学成立全国高校首个文物保护管理处。
2016年9月29日,武汉大学早期建筑入选由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联合公布的“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地理位置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汉大学校内珞珈山、狮子山等10余座山丘之间。
交通信息
公共交通:武汉市区内可搭乘地铁2号线到广埠屯站(K口出)下车,步行860米后到信息学部一教站乘坐武汉大学校园巴士1号线游览武汉大学早期建筑景点。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