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列毛杜古城遗址 编辑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吐列毛杜古城遗址吐列毛杜古城遗址

吐列毛杜古城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吐列毛杜镇境内,坐落在霍林河谷平原的北侧。吐列毛杜古城遗址是金代遗址,是沟通内蒙古高原与松嫩平原的交通要道,占地面积31万平方米。

吐列毛杜古城遗址,即金代乌古敌烈统军司,后改称招讨司。吐列毛杜古城遗址分东西两座城址。西城呈长方形,周长为2382米,有角楼、马面、水井遗迹,出土陶瓷片、铜钱及铁器等文物。东城为长方形,周长1410米,是金代界壕防御体系。吐列毛杜古城遗址的发掘,为研究金代军事文化历史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2013年3月5日,吐列毛杜古城遗址被中华人民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吐列毛杜古城遗址

地理位置: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吐列毛杜镇境内

所处时代:金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0076-1-076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历史沿革

编辑

吐列毛杜古城位置图吐列毛杜古城位置图

金天会二年(1124年),乌古、敌烈两部内徙,被安置在城东15千米的庞葛城(今车家营子)。蒙古军队向南推进,金代北部边防吃紧。由于战略形势的需要,便建立了乌古敌烈统军司,治所设在吐列毛杜古城。不久又将其升格为乌古敌烈招讨司。招抚、讨伐等重大事宜由该司全权处理。乌古敌烈招讨司旋即再升格为整个东北路招讨司,其治所也由吐列毛杜迁移到泰州。此后吐列毛杜古城即成为乌古敌烈部节度使治所。

吐列毛杜古城遗址远景吐列毛杜古城遗址远景

1978年,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吉林大学历史系和哲里木盟博物馆对吐列毛杜古城遗址进行了调查与试掘。

遗址特点

编辑
综述

吐列毛杜古城遗址平民图吐列毛杜古城遗址平民图

吐列毛杜古城遗址后有山,山东侧有一小溪从北边的哈日木流来,过古城东侧汇入霍林河,城西北是金界壕。古城遗址分为东西两座,相距160米。西城较大,东城较小。编号为1号、2号城址。1号在西,2号在东。

1号城址

1号城址,近似长方形,周长2382米,东墙和南墙的中部各开一门,皆有半圆形瓮城,门东南向,两门瓮城直径均为19.21米。城墙残高3~4米,底宽3.5米,夯筑,夯层厚10厘米,四角有角楼,城墙筑有马面31个,直径最大的12米,最小为8米,城内现已辟为耕地。南部有一组建筑只存台基,周围设有城墙,残高0.5米,底宽3.8米。台基周围发现大量残瓦,其西北角发现水井一眼。

1号城址

.铁矛、铁鐏 、铜弩机 .铁矛、铁鐏 、铜弩机

2号城址,在1号城址东侧,地势平坦,呈东南向,长方形。城东西墙各长320米,南北墙各长385米,周长1410米。2号城四隅皆为直角,较规整。残墙高0.8米,底宽4.5米,北墙偏东开一门,有瓮城为长方形,东西长50米,南北宽24米,门宽为8米,城外有护城河。2号城发现少量陶片等,陶器与1号城的相同,但使用时间略短。

文物遗存

编辑

铁铜、铁蒺藜、铁甲片、铁锹铁铜、铁蒺藜、铁甲片、铁锹

吐列毛杜古城遗址1号城址西南角清理过一座房址,发现大量布纹瓦、铁环、铁钉,出土“元丰通宝”一枚。还发现大量的生产生活用具和土兵器,如铁刀、铁锏、铁锄、铁铧犁、马蹬、铁矛、石臼、石杆、定瓦片、釉陶缸、大卷沿夹砂灰陶片和各种马具。还有“开元通宝”“熙宁通宝”“崇宁通宝”等大量铜钱。

研究价值

编辑
吐列毛杜古城是金代初期东北地区的重要军事要塞,由于它的地理位置和军事要冲影响,吐列毛杜地区已经成为历代军事家必争之地而自然成为东北路的军事要冲。吐列毛杜古城遗址的发掘,为研究金代军事文化历史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保护措施

编辑
2013年3月5日,吐列毛杜古城遗址被中华人民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吐列毛杜古城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吐列毛杜镇境内。

吐列毛杜镇人民政府

交通信息

自驾:自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吐列毛杜古城遗址,路程约94.7千米,用时约1小时49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