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坛传说 编辑
天坛传说,北京市东城区民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11年5月23日,天坛传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Ⅰ-85。
中文名:天坛传说
批准时间:2011年5月23日
非遗级别:国家级
遗产编号:I-85
遗产类型:民间文学
申报地区:北京市东城区
俗称:坛根儿传说
传说:《龙晴金鱼》、沈万三脚跺金鱼池
总面积:273万平方米
保护单位:北京市东城区第二文化馆(北京市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天坛传说
天坛初建是合祀天地的场所,故名天地坛,这从现今天坛坛墙的形状仍可看出。其坛墙有内外两重,都是南方北 圆,正符合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传统观念。虽然从嘉靖九年改为天地分祀,在北郊另建了地坛,而天坛的围墙并未改动。1.传说的创作,一般是有现实生活的人物或事物作为依据,其体裁特点是解释性的。而天坛的民间传说中,有一些在流传中显然突破了传说体裁特点的限制,虽然也还保留着某些解释性的痕迹,却更像是幻想故事或生活故事。如“益母草的传说”。清乾隆年间汪启淑著《水曹清暇录》里就有关于天坛益母草的记载,
清道光时麟庆著《鸿雪因缘图记》中有《天坛采药》一章,清吴长元著《宸垣识略》中也有此传说的记载,这说明,民间早就有关于益母草的种种传闻,逐渐被民众附会到天坛的传说中来了。再如《甘泉与天坛的甜水井》的传说,也是有渊源来历的,清人王士祯曾做诗:“京师土脉水甘泉,顾渚春芽枉费煎。只有天坛石 好,清波一勺买千钱。
2.明清两代帝王“祭天”和“祈谷(谷)”的场所。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总面积273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圜丘、皇穹宇和祈年殿。圜丘是每年冬至日“大祀”祭天之处,祈年殿是每年正月第一个辛日“祀皇天上帝”、“为民祈谷”之处。圜丘和祈年殿建造在南北纵轴线上,其间用宽30米和高于地面4米的砖砌大道相联,大道两旁种植松柏树,造成庄严肃穆的气氛。中国古代有“天圆地方”之说,所以主要均为圆形大殿,蓝色琉璃瓦顶高38米,坐落在三层汉白玉石坛-——祈谷坛上。殿身中央四柱代表四季,外围两排各12根柱,分别代表12个月和12个时辰。天坛是中国现存精美的古建筑群之一。现辟为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物传说轴
景物传说或风物传说,在中国特别发达。老百姓把自己家乡的一山一水、一景一物,都赋予灵性,创造出美丽动人的传说,成为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天坛的景物也一样,成为老百姓口头创作的重要题材。对于北京地区的老百姓来说,天坛是皇帝与天对话的地方,是个神圣而神秘的地方,所有的建筑都充满了神奇色彩,每座建筑的构成都由“天”主宰,体现着“天为阳,地为阴”“天圆地方”“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观念。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天坛景物传说题材的天坛建筑群大多不是自然物,而属于人造物,工匠们把建筑科学与人文理念融为一体。我们看到,天人感应观念的融入,为天坛的景物传说涂上了一层神奇和神秘的色彩。
坛根传说
“坛根儿”是北京老百姓对天坛周边地区的称呼,以天坛为中心,北有金鱼池、西有天桥、东有法塔和四块玉、南有筒子河,这些地方俗称“坛根儿”,历来都是普通劳动者的聚居之地。在这里流传的传说很多,如《金鱼池和龙须沟》、《龙晴金鱼》、《沈万三脚跺金鱼池》等,反映出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被称为“坛根儿”的天坛周边地区的一些传说,被逐渐附会、纳入、融合或兼并到了天坛传说的系统中,从而丰富、扩大了天坛传说的内容和领地。从“坛根儿”的传说中,我们发现,随着社会的进步,天坛传说中神圣性的部分,受到现实生活变革的制约,呈现出逐渐减弱的趋势,而属于世俗性的部分,则逐渐扩大,越来越多。
人物传说
历代帝王天坛致祭活动的逸闻轶事,近现代历史人物的有关行迹,历来成为市民的街谈巷议,在坊间广为流传。在这类传说中看到的乾隆、光绪等封建帝王,都是民众通过一两件事情来展现,而不是对这些人物的整体描写,不可避免地偏离人物或史实本身,有一定程度的虚构。但在这些传说里,老百姓对这些人物有自己的褒贬评价,有时不免黑白分明,脸谱化了,但他们所表达的无疑是平民的立场和观点,跟正史不会一样。而这正是这类传说的价值所在。
《天坛的由来》、《天坛建立之说》、《建祈年殿的故事》、《嘉靖重修祈年殿》等传说,从不同角度讲述了皇家与天坛千丝万缕的联系。如《神童相助修圜丘传奇》中讲述说,乾隆扩建圜丘时,一个要饭的小童,帮助工匠们画出“九九祭坛图”,完成了皇上要求的“从坛面到台阶,所用石料都应是九或九的倍数”,阐释了天坛建筑中的“九”的象征意义。这些传说中国古代传说
王士祯的一首诗中就写道:
“京师土脉水甘泉,顾渚春芽枉费煎。只有天坛石好,清波
一勺买千钱。”价格也真够贵的。此外,天坛的沙参、益母膏、
龙须菜也曾很出名。龙须菜本为一种普通野菜,但因康熙特 别喜欢吃天坛的龙须菜,并列为御膳房贡品,一下子竟然身价百倍,不到京城著名的大饭馆,人们就吃不到它。到同治 时,天坛龙须菜不再入宫,达官贵人们也就不再光顾它了。天坛的沙参与益母膏是货真价实的好药材。尤其是益母膏,一度为北京名产,曾被洋商看中,是中国最早的出口商品之一。
益母膏的主要原料益母草,本是野生的。天坛神乐观的道士 将野生药草移到天坛内刻意栽培,当然长得更好,药效更大。 北京一首竹枝词就写道:
“方茎紫萼产天坛,芟草熬膏性入
肝。疗血补虚能益母,儿将买去孝何安?”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该项目原保护单位存在单位性质、机构等方面重大变化,不具备保护单位基本条件等情况,重新认定保护单位北京市天坛公园管理处。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