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瑙斋瓦 编辑
《目瑙斋瓦》,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民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目瑙斋瓦》是景颇族的创世史诗,流传于德宏州各县(市)景颇族居住地,包括盈江县的5个乡,陇川县的7个乡镇,潞西市的6个乡镇,瑞丽市的2个乡。第一章讲述了天地万物的形成及人类的诞生。第二章讲述了景颇族的创世英雄宁贯杜率领天下豪杰改造天地,使土壤肥沃、庄稼生长的奋斗过程。第三章讲述大地洪水泛滥。第四章讲述宁贯杜寻找财富,娶龙女扎圣为妻。第五章讲述景颇族跳《目瑙纵歌》舞的来历。第六章讲述大地上的生活,包括钻木取火、寻找水源、制造生产生活用具、学会穿衣裤、种谷、建房、男婚女嫁等等。
2011年5月,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申报的《目瑙斋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文名:目瑙斋瓦
批准时间:2011年5月23日
非遗级别:国家级
申报地区: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遗产类型:民间文学
遗产编号:I-119
目瑙斋瓦
《目瑙斋瓦》最早滥觞于原始社会父系氏族时期,是景颇族先民祭祀天神、太阳神的祭词,长8900行,分为六章。由于《目瑙斋瓦》篇幅浩繁,又是以口传方式流传,能完整吟唱《目瑙斋瓦》的人本来就很少,“文革”期间还曾被禁唱。中国现存的《目瑙斋瓦》创世史诗最早是根据景颇族大经师沙万福口述记录、整理而成的,1975年景颇族学者李向前又收集整理、出版了景颇文本和汉译本。1980年恢复跳《目瑙纵歌》时,德宏州全州已无斋瓦吟诵,只是由“董萨”(比斋瓦低一级的民间艺人)吟唱部分内容。21世纪,只有盈江县铜壁关乡李向前一人能唱诵大部分。
全诗音韵格律整齐、语言优美、气势磅礴。从开天辟地说起,贯穿着大量动人的神话故事,形象地展示了一个民族从远古至现代的发展演变。大致可分为天地的形成、征服天地、孕育人类万物、宁贯娃平整天地、洪水滔天时代、宁贯娃娶龙女、开荒垦殖七个部分。各个部分依次推进,再现了波澜壮阔、排山倒海的历史长河,勇往直前、披荆斩棘、冲破千难万险的民族气魄。在吟诵过程中,融合特定的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
仪式
创世史诗《目瑙斋瓦》只有在特定的日子才能进行吟诵,平时不随便吟诵。具体在目瑙纵歌仪式场域上,董萨会念诵“木宋鬼”(即口舌鬼或是非鬼),据说是极其凶恶的野鬼,有七八十种之多,能引起人们相互议论、诽谤、冲突与敌对。在目瑙纵歌仪式上,背着长刀的景颇族男子即使平时有矛盾也在此时和平相待。为祭祀的对象木代神所选用的祭品是景颇族人认为最好的牛,以显示对木代神的尊敬。另外人们通过仪式在这个场合祈求福祉和繁荣并集体遵循着传统与禁忌,呈现着和谐与稳定的状态。《目瑙斋瓦》的演述便将神圣性与世俗性融为一体,在对神圣性的彰显中确证着世俗生活秩序的合理。
仪式中,个人处在过去的记忆中、集体状态下,行为与意识都被卷入神话和圣礼的形式中去,使得人的个体界限暂时消除,而换来了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稳定。理想性的秩序在祈福与希冀中以神话或仪式实践呈现出来。
流程
《目瑙斋瓦》正式吟唱前,最重要的就是祭祀各种鬼神。第一步要祭的是各种野鬼,这些野鬼都是非正常死亡的,这些鬼魂是不能回家的,还有其他恶鬼坏鬼也要祭祀。祭祀这些鬼的目的是不让他们回家,不让他们来参加“目瑙纵歌”节,因为来参加这个节日的都是天鬼,都是祖先的灵魂,其他的不能来,所以要祭祀他们,几乎所有景颇族的鬼都要在这次祭祀中说到。第二步在祭祀一些其他鬼,这些鬼是人为的,人造的鬼,比如说口舌鬼、嫉妒鬼、索命鬼、难产鬼等。祭祀他们不要来,来了也不能进目瑙场,也不能品尝祭祀物。第三步是祭祀完其他野鬼后,就是祭祀祖先鬼,它包括请鬼、念鬼与送鬼的过程。这个过程一般是提前1-2天来做,祭祀好了就开始吟唱《目瑙斋瓦》。
正式的吟唱一般要讲三天,三天三夜。第一天讲的就是“斋瓦”,是景颇族的历史渊源,主要是世界的起源、一切物的起源。天鬼伴随着景颇族的起源与发展,家堂鬼保障所有人的幸福健康。第二天第三天都在讲类似的故事,但每天讲的事情都不一样,没有重复的。故事内容大都在讲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人与物之间都是可以对话的,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还有其他的事情,有“目瑙”的起源,景颇族的历史迁徙,迁徙的路线,“目瑙示栋”雕刻的花纹就是一种路线,是回环型的,证明景颇族的历史迁徙是复杂的,并不是沿着一个方向前进的。念词的时候就是按照老家的路线来吟唱的,每一个地方都要念到,不能遗漏,遗漏了祖先就找不着路来了。还讲到了很多神话故事,有太阳神的来源,还有天神,木占争伦(其实就是木占纯威)与能万拉,还有最有名的宁贯杜(宁贯娃),宁贯杜是景颇族的祖先,是传说中的第一位山官,同时也是天神的代表。
传承价值
《目瑙斋瓦》记载景颇族的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宗教、制度、习俗、医药、工艺等内容, 蕴含景颇族的民族精神、民族风尚、民族审美与民族情趣, 是景颇族的一部百科全书。 《目瑙斋瓦》饱含景颇人的情感、思想与精神,是一部充满诗性的智慧之作,它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充满原始朴素的生态智慧,诸如人与自然、人与万物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万物有灵”的生态生命观、阴阳相生的辩证法思想、自然俭朴的生存方式,以及坚韧、刚毅、自立、自强、勇敢、包容、开放等民族精神。《目瑙斋瓦》包含的生态智慧是现代社会需要长期坚持与发展的社会治理理念。《目瑙斋瓦》中有关天地人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理念的独特价值在现代经济发展环境中的运用,使这种充满远古智慧气息的思想得到再次生发与生长,为进一步弘扬景颇民族精神、加强景颇民族认同感、促进景颇民族文化艺术的全面健康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传承状况
目瑙斋瓦
《目瑙斋瓦》的传承中,无斋瓦传承机制导致斋瓦后继无人,传统技艺没有人继承,从而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目瑙斋瓦》的生存危机除了传承人培养的问题外,另一个十分严重的状况就是《目瑙斋瓦》没有“市场”。目瑙纵歌是《目瑙斋瓦》的传承场,《目瑙斋瓦》只有在目瑙纵歌节上才能吟唱,而现代的目瑙纵歌节已不再完整地吟唱《目瑙斋瓦》,要么直接去掉吟唱《目瑙斋瓦》环节,要么只吟唱一部分,即使吟唱也是在背诵文本,早已失去斋瓦吟唱《目瑙斋瓦》的往日风采。
保护措施
《目瑙斋瓦》正式出版的汉语版有两种,一是李向前的《目瑙斋瓦——景颇族创世纪》(简称《目瑙斋瓦》,德宏民族出版社,1991年);二是萧家成翻译整理的《勒包斋娃——景颇族创世史诗》(简称《勒包斋娃》,民族出版社,1992年)。两种版本均是在已故的景颇族大斋瓦(最高等级的祭司)沙万福(又名贡推干)的口述下不断整理汇编而成。景颇语版的《目瑙斋瓦》因语言文字的限制,只局限于景颇族地区流通(包括缅甸的克钦地区)。真正在社会上流通并产生影响的是汉语版的《目瑙斋瓦》,而在这两种汉语版本中,也只有萧家成后来继续整理研究的《勒包斋娃研究——景颇族创世史诗的综合性文化形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一书成为《目瑙斋瓦》专题研究的唯一论著。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德宏州文化馆获得《目瑙斋瓦》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目瑙斋瓦评估合格,德宏州文化馆获得该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重要活动
2016年,根据景颇族文史学者、权威专家李向前先生收集整理的景颇族创世史诗《目瑙斋瓦》绘集而成的《景颇族目瑙斋瓦画集》出版。
2019年1月,位于芒市西山乡芒良坝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景颇族《目瑙斋瓦》大型史诗浮雕完工。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