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鳗 编辑

能产生高压电流的南美洲淡水鱼(裸背电鳗科电鳗属动物)

电鳗电鳗

电鳗(学名:Electrophorus electricus),隶属于裸背电鳗科电鳗属,是一种原产于南美洲的淡水鱼。 其身体细长,呈圆柱形,最长可达2.5米,重达20千克。体色范围从灰色到棕黑色,部分个体在身体前部腹部有黄色。 电鳗体侧扁,光滑无鳞, 无背鳍、尾鳍及腹鳍,胸鳍小且半透明,臀鳍很长。 电鳗具有两对发电器官,可产生高达600伏的电压和1安培的电流, 足以麻痹或杀死鱼类、甲壳类及其他大型动物,如渡河的牛和马。 其鳃已退化,主要通过口部呼吸空气。

电鳗为杂食性,食谱包括鱼类、小型四足动物、甲壳类、水生和陆生昆虫,偶尔也会食用巴西莓的果实。 电鳗为卵生,体外受精,电器官发育很早,有些幼鱼在长到15毫米时已开始发育电器官,寿命约为10-22年。 电鳗主要分布于南美洲的东北部,包括圭亚那河和奥里诺科河流域以及亚马逊中下游盆地,主要栖息在河流的泥泞底部,偶尔也会栖息在沼泽地。

2020年,电鳗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等级为无危(LC)。由于其电击特性,电鳗很少被人类捕捉食用,但其发电能力一直是科学研究的热点。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电鳗

外文名:Electric Eel

拉丁学名:Electrophorus electricus

界:动物界(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Chordata)

纲:辐鳍鱼纲(Actinopterygii)

目:电鳗目(Gymnotoidei)

科:裸背电鳗科(Electrophoridae)

属:电鳗属(Electrophorus)

种:电鳗(Electrophorus electricus)

分布区域:主要分布于南美洲的东北部,包括圭亚那河和奥里诺科河流域以及亚马逊中下游盆地

命名者及年代:Linnaeus, 1766

体长:可达2.5米

体重:约 20 kg

栖息环境:主要栖息在河流的泥泞底部,偶尔也会栖息在沼泽地

识别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色从灰色到棕黑色。体侧扁,光滑无鳞,无背鳍,尾鳍及腹鳍。胸鳍小且半透明,臀鳍很长

生活习性:具有两对发电器官,可产生高达600伏的电压和1安培的电流,足以麻痹或杀死鱼类、甲壳类及其他大型动物,如渡河的牛和马。其鳃已退化,主要通过口部呼吸空气。

命名由来

编辑

电鳗最初在1766年由瑞典博物学家林奈(Linnaeus)命名 ,其学名中的Electrophorus于希腊语,意为带电者,而electricus源于拉丁语“琥珀”,取琥珀能摩擦生电的意思。

虽然电鳗名字里有“鳗”,但它们并非鳗鱼,而是属于辐鳍鱼纲,与鲤鱼等硬骨鱼关系更近。 电鳗是电鳗属中唯一的物种。

形态特征

编辑

体形与颜色

电鳗体态细长呈圆柱形,体长可达2.5米,体重可达20千克。其体色从灰色到棕黑色不等,部分个体在腹部前部区域呈黄色。 其体形侧扁, 表面光滑无鳞。

头部与口部特征

电鳗的头部略显扁平,眼睛和视觉神经发育不良。 其口部较大, 吻部圆形,鳃孔狭窄, 下颚有一排圆锥形的牙齿。

条带与鳍

电鳗的体表有清晰条带,主要分布于侧线以下。 无背鳍、尾鳍和腹鳍;臀鳍较长,超过140条鳍条,一直延伸到尾部末端。胸鳍较小,呈半透明状。其椎骨数量可达240枚。

电鳗的头部电鳗的头部

中枢神经与鳔

电鳗的脊髓与大脑相连,形成中枢神经系统。 其体内有鳔,延伸到主要电器官的背侧和脊髓的腹侧。 帮助电鳗调节浮力,并增强听觉敏感度,增强了电鳗的听觉敏感度。

电鳗的内脏器官集中在前部的20%区域内。 其肛门位置也非常靠前,位于身体的胸部区域。 电鳗的消化道沿着身体向尾部延伸,其终点位于头部后方、小胸鳍之前的肛门附近。这种布局使得消化系统能够与发电器官分开,从而减少了对发电功能的影响。

电鳗的尾部占据了整个体长的4/5,发电器官占尾部的大部分。这些发电器官由大约6000个纵行的柱状小电板组成。 其电器官是由特殊的肌肉组织演变而来,脊髓中的神经元轴突延伸到电器官,刺激电细胞产生电流。 电鳗体侧的发电器有两对,它们能够产生强烈的电流,足以麻痹或杀死水中的鱼类、蟹类,甚至能击毙大型动物如渡河的牛和马。

电鳗的身体组织具有明显的血管化特点,其血液循环系统较为发达。气体交换可以在口腔内的上皮组织中进行。

分布范围

编辑

电鳗主要分布于南美洲的东北部地区,包括亚马逊河中下游盆地、奥里诺科河和圭亚那河流域。 这些地区的国家包括法属圭亚那、圭亚那和苏里南。

栖息环境

编辑

电鳗是一种底栖动物,偏好生活在河流的泥泞底部,偶尔也会栖息在沼泽地。它们主要通过口腔中的上皮组织进行气体交换,因此必须频繁地浮出水面呼吸空气。这种呼吸方式使它们能够在氧气浓度较低的水域中轻松生存。

生活习性

编辑

呼吸方式

电鳗通过口腔摄取空气中的氧气,其鳃已退化,需定期浮到水面呼吸。口腔内血管丰富,有助于高效气体交换,内部折叠结构增加了表面积,皮肤也辅助排出二氧化碳。

觅食行为

电鳗是杂食性鱼类,食谱包括鱼类、小型四足动物、甲壳类动物、水生及陆生昆虫,偶尔吃巴西莓果实。 电鳗通过释放高压电流使猎物肌肉瞬间痉挛来捕食,这种方法称为经皮激活运动神经元(transdermal activation of motor neurons)。

潜伏在水中的电鳗潜伏在水中的电鳗

在捕食过程中,电鳗通常会使用高压电流引起猎物的短暂全身僵直,这样在其吞食猎物时,猎物就无法逃脱。如果面对的是较大的猎物,电鳗会采取一种更复杂的策略:它们会卷曲身体,将尾巴拉到猎物的另一侧,这样可以在猎物体内形成更强的电场,增强对运动神经元的刺激效果。

随后电鳗会以大约100赫兹的频率连续发射高压脉冲,这种连续的电击会导致猎物的肌肉疲劳,从而削弱其运动能力。这样,电鳗就能更容易地操纵和吞食已经无力抵抗的猎物。

发电特性

编辑

发电原理

电鳗的电细胞集中在身体后部约80%的区域,形成发电器官。电细胞的前后膜通过绝缘结缔组织紧密结合,对特定离子具有选择性。在静息状态下,电细胞的前后膜电位相互抵消,不产生电流;被激活时,后膜去极化,产生约150毫伏的跨细胞电位差。 数千个电细胞串联产生高达600伏以上的电压,脉冲放电时电流峰值接近1安培。

发电特点及作用

电鳗是一种夜行性动物,其视力不佳,生活在光线昏暗、能见度低的泥泞水域中。其电感应系统非常灵敏,它们能够检测到水中的微小电流变化,从而判断周围环境中的物体。电鳗可以通过电感应来区分开闭的电路系统,以及对水导电性的变化做出反应。通过电感应来导航,电鳗能够在视线不佳的环境中准确地找到路径。 它们的头部附近带正电荷,而尾部带负电荷。当放电时,电流就从鱼尾流向鱼头。

电鳗在捕猎时会发出两到三次高压脉冲,这种放电模式能够产生足够强的电击,以麻痹或击晕猎物,或者在遇到威胁时作为一种有效的防御手段。

生长繁殖

编辑

交配选择

雄性电鳗的体型越大,其电器官的放电频率越高,因此较大的雄性在交配中具有优势。雌性偏向选择体型较大的雄性,以便确保后代获得更多保护和更强的捕食能力。 雄性之间的筑巢竞争,也是繁殖成功的关键因素,只有在筑巢竞争中获胜的雄性才能成功交配。

产卵孵化

电鳗通常在旱季进行繁殖。雄性用唾液建造巢穴,为受精卵提供隐蔽的孵化场所。电鳗每次繁殖可孵化约1200条幼鱼,但其部分产卵策略(fractional spawner)允许在多个生殖周期分批产卵,以提高后代存活率。雌鱼一次最多可产下17000粒卵子。 雄性进行体外受精,并积极守卫巢穴和鱼卵,防止掠食者靠近。

生长发育

干旱季节结束后,季节性降雨(水位上升)促使幼鳗分散寻找新栖息地。 电鳗的性别比例明显不平衡,雄性数量较多(约为3:1),这一现象可能由遗传、环境压力和繁殖行为导致。 雄性体型普遍大于雌性,与其在繁殖中承担的保护和筑巢职责相关。 电鳗的电器官在幼鱼阶段(15毫米)即开始发展,初步具备定位功能。鱼体长至40毫米时,强电器官才开始发育。幼鱼通常围绕在亲鱼头部,因为其定向器官未完全发育,定位能力较弱。 野生电鳗寿命未知,人为饲养条件下,雄性寿命约10-15年,雌性寿命12-22年。

树荫下的电鳗树荫下的电鳗

保护现状

编辑

保护等级

2020年,电鳗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等级为无危(LC)。

被捕获的电鳗被捕获的电鳗

物种现状

人类的捕捞行为并没有导致电鳗种群数量的显著下降。截至2020年,电鳗种群数量趋势保持稳定。

致危因素

电鳗作为一种独特的水生生物,其标本在水族馆贸易中颇受欢迎,同时也被用于教育和科学研究。电鳗对人类的经济价值很小,偶尔它们会被当地人捕食。但是,由于在其死后长达八小时内可能会发出电击,因此人类通常会避免食用它们。

人工饲养

编辑

人工饲养中的电鳗对水体要求较低,可以饲养在15℃以上的微酸至中性水质中。电鳗还会直接呼吸空气,不必担心连水体溶氧的问题。由于它没有牙齿,不能牢固咬住猎物,所以每电击必置对方于死地,投喂时注意不要将手放进水中。

科研价值

编辑

电鳗的电器官激发了科学家的灵感,推动了人们对其进行研究。 科学家模仿电器官结构与原理,开发新型人造电源,适用于人造器官供电,如用于心脏起搏器等植入式医疗设备,提供持久可靠的电力。 对于电鳗电器官的研究,启发了人们设计利用海水和淡水盐度差异产生电流的装置,这种装置提供了一种环境友好和可持续的能源。

下一篇 箱水母

上一篇 平鳍旗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