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至德 编辑

唐朝初期大臣

戴至德戴至德

戴至德(?—679年), 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唐朝初期大臣。唐太宗时宰相道国公戴胄的嗣子。

贞观六年(632年),戴至德中明经,授朝散郎。父亲去世后袭封道国公,越级擢升游击将军,守太子右勋卫郎将。贞观十七年(643年),太子李承乾作乱被废,戴至德被牵连外放任果毅都尉。永徽元年(650年)后,历任代州都督府长史、光州刺史。龙朔元年(661年),征召戴至德任太府寺少卿,后历任同文寺少卿、详刑寺少卿。 戴至德于乾封二年(667年)六月,自西台侍郎、检校太子左中护,同东西台三品。总章二年(669年),加中书令。咸亨二年(671年),兼左庶子。时高宗至东都,命戴至德与张文瓘等辅弼太子监国。咸亨三年(672年),加兼户部尚书。上元二年(675年),迁尚书右仆射。调露元年正月(679年),戴至德去世。

戴至德在相位十二年,当时的人以戴至德为长者。著有《丧服变服》一卷,《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今不存。 今存与高宗等咸亨殿联句诗,收入《全唐诗补编·续拾》卷七。

基本信息

编辑

全名:戴至德

字:崇顺

谥号:恭

封号:道国公

所处时代:唐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

逝世日期:679年3月16日

最高官职: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兼太子宾客

人物生平

编辑

明经起家

戴至德,世居魏郡斥丘(今河南安阳),宰相戴胄哥哥戴仲孙的儿子。因为戴胄无子,过继兄子戴至德为后。

贞观六年(632年),戴至德以明经科升第,授散官朝散郎。

袭封国公

贞观七年六月辛亥(633年7月16日),道国公戴胄病逝,戴至德以嗣子的身份袭爵。服阕后,起为太子右备身左右,袭封道国公,食邑三千户。没过多久,太夫人(应该是戴胄的妻子,戴至德的嗣母)去世,戴至德丁忧解除官职。服阕后,越级擢升游击将军,守太子右勋卫郎将。

外放任官

贞观十七年(643年),太子李承乾作乱被废。戴至德身为太子属官,按例降授为右领军密云府果毅都尉。

永徽元年(650年),戴至德转左卫窦泉府果毅都尉。没多久任命为朝请大夫、守代州都督府长史。不久又升迁使持节、光州诸军事、守光州刺史。

征召入京

龙朔元年(661年),征召戴至德任太府寺少卿兼检校内府监少监。龙朔二年(662年),升迁同文寺少卿(即鸿胪少卿)。转守太子右中护,兼摄详刑寺少卿。

麟德元年(664年),戴至德又转守东台侍郎。没多久升迁中大夫、守西台侍郎。

宣麻拜相

乾封二年(667年),拜为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 经过数十年,父子相继做宰相,世人惊讶他家的荣耀。唐高宗李治曾经写飞白书赏赐大臣,赐给戴至德的是“漂流大海,有待舟楫”,辞中都有寓意, 升任尚书右仆射。当时刘仁轨任左仆射,有人来上诉,大都答应受理;戴至德却先追问探究来龙去脉,理由充分的终为他秘密上奏,始终不显示个人的恩惠。因此,当时多数人称赞刘仁轨,称刘仁轨为“解事仆射”。

曾经轮流听取诉讼,有位老妇人来到尚书省,戴至德已经收下牒状,妇人却又要拿回去,说:“开始我还以为你是解事仆射,现在终知不是。”戴至德笑着还给他牒状。人们佩服他有长者气度。有人就此事问他,戴至德回答说:“赏赐与处罚,是人主的权力,身为臣子怎么能与人主争权呢。”唐高宗得知后,感叹赞美他。

身后荣宠

调露元年正月庚戌(679年3月16日),戴至德去世,唐高宗下诏令百官到他家里哭吊。追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大都督,谥号为恭。

唐德宗继位后,录唐高祖武德以来宰相及功臣于凌烟阁,戴至德得以图形凌烟阁。

为政措施

编辑

辅政东宫

咸亨二年(671年),唐高宗寻幸东都。戴至德与张文瓘、李敬玄等奉诏辅佐皇太子李弘处理部分国事。

删辑律令

唐高宗在位时,戴至德与左仆射刘仁轨、侍中张文瓘、中书令李敬玄等人奉命对《永徽留本司行格中本》进行删辑格式。仪凤二年(677年),完成《永徽留本司行格》11卷。

历史评价

编辑
王德真:昔戴至德每有善事,必推于君。

武则天:先朝每称至德能有此事,逮其终殁,有制褒崇。为臣之道,岂过斯行,传名万代,可不善欤!

韦述:世称刘乐城与戴至德同为端揆,刘则甘言接人,以收物誉;戴则正色拒下,推美于君。故乐城之善于今未弭,而戴氏之

下一篇 格辅元

上一篇 李君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