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滕宗谅 编辑
滕宗谅(991年—1047年) ,字子京,河南府(今河南省洛阳市)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词人。
滕宗谅为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初任潍、连、泰州从事,助好友范仲淹主持筑捍堤堰,迁当涂(今安徽省当涂县)、邵武(今福建省邵武市)知县。天圣九年(1031年),由大理寺丞贬至闽北邵武县。历任大理寺丞、左司谏、天章阁待制、礼部员外郎,后坐言官禁事不实,降尚书祠部员外郎、知信州。庆历七年(1047年),滕宗谅由于治理岳州(今湖南省岳阳市一带)有功,调任为江南重镇苏州知州,上任后不久逝于任所,终年五十七岁。
滕宗谅一生清正廉明,勤政为民,政绩卓越,任职岳州期间被同朝文学家王辟之赞誉“治最为天下第一”。 滕宗谅著有谏书二十余篇, 撰有《九华山新录》1卷、《大唐统制》30卷、《拟状注制集》10卷,均佚。 并填《临江仙》一首。
(概述图取自湖南岳阳双公祠滕宗谅铜像)
全名:滕宗谅
别名:滕子京
字:子京
所处时代:北宋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日期:991年
逝世日期:1047年
逝世地:苏州
安葬地:青阳县城南金龟源
主要成就:助范仲淹主持筑捍海堤重修岳阳楼抵御西夏入侵
主要作品:临江仙·湖水连天天连水、鹤联句
最高官职:大理寺丞、左司谏、天章阁待制、礼部员外郎
籍贯:河南府(今河南省洛阳市)
早年经历
北宋淳化二年(991年),滕宗谅出生。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滕宗谅与范仲淹等为同科进士,初任潍、连、泰州从事。
天圣三年(1025年),滕宗谅任泰州军事判官;范仲淹时任西溪(今江苏东台)盐官,建议泰州知州张纶修筑捍海堤堰,并荐举滕宗谅协助张纶;滕宗谅后迁为当涂(今安徽当涂县)、邵武(今福建邵武市)知县。范仲淹升任京官后,赏其才干,将滕宗谅召入试学院。
天圣五年(1027年),滕宗谅改任大理寺丞(负责审核刑狱案件)。
天圣九年(1031年),滕宗谅由大理寺丞贬至闽北邵武县。任职期间勤政为民、修建学堂、访贫问苦,与当地百姓亲密无间。
四处漂泊
明道元年(1032年),滕宗谅奉调入京,任殿中丞(掌管皇帝衣食行等事)。年内,滕宗谅与秘书丞刘越等请求章献明肃太后归还政事。
景佑元年(1034年)正月,滕宗谅任左正言。八月,迁任左司谏。因内宠颇盛,上体多疾,滕宗谅上疏曰:“陛下日居深宫,留连荒宴,临朝则多羸形倦色,决事如不挂圣怀。”语太切直,被降为尚书祠部员外郎,知信州(今江西上饶市)。
景佑二年(1035年),司谏范讽因事被贬,因滕宗谅与范讽一向交好,故而受牵连,被降为监管酒业专卖的池州监酒。
宝元元年(1038年),滕宗谅调任江宁府(今江苏省南京市)通判,后改任湖州(今浙江省湖州市 )知州。
康定元年(1040年),九月,西夏皇帝嵬名元昊(李元昊)大举兴兵侵宋,滕宗谅遂升任刑部员外郎(官)、直集贤院(职)、泾州(今甘肃州泾川北)知州(差遣),负责防御西夏东侵。
庆历二年(1042年)十一月,由于治边有方,战功卓著,在范仲淹举荐下,滕宗谅擢升天章阁待制,加环庆路都部署,接替范仲淹任庆州(今甘肃庆阳市一带)知州。
诬陷贬谪
岳阳楼
庆历三年(1043年)九月,滕宗谅调京不久,驻扎在泾州的陕西四路马步军都部署、经略安抚招讨使郑戬告发滕宗谅在泾州滥用官府钱财,监察御史梁坚对其进行弹劾,指控他在泾州费公使钱十六万贯,随即遣中使太常博士燕度前往邠州勘察此事。滕宗谅一时慌乱,怕株连无辜,将账本和抚恤名录等全部烧光,反将罪名坐实。“泾州挪用公款案”(后查实纯属冤案) 闹得沸沸扬扬,时任参知政事的范仲淹及监官欧阳修等都为滕宗谅辩白,极力救之,使得滕宗谅仅官降一级,仍充任天章阁待制,贬为凤翔府(今陕西省宝鸡市境)知府,后又贬为虢州(今河南省灵宝市境)知州。庆历四年(1044年)春,御史中丞王拱辰不断上奏参劾滕宗谅,致其被贬知岳州(今湖南省岳阳市一带),到巴陵后,不计个人荣辱得失,以国事为重,勤政为民,修筑防洪长堤、重修岳阳楼等受到百姓称赞。
任上逝世
庆历七年(1047年)春,滕宗谅由于治巴陵(岳州)有功,调任江南重镇苏州知州,上任后不到一月便逝于任所,终年五十七岁,始葬于苏州,后其子孙按其生前意愿,迁葬于青阳县城南金龟源。
谏整朝纲
明道元年(1032年),滕宗谅时任殿中丞,正逢宫中失火,朝廷下诏追查起火原因,遂与秘书丞刘越上疏讽谏。滕宗谅说:“看到掖庭遗留的灰烬,蔓延焚烧皇宫,虽说是人事,但实际上是天时。朝廷于是迅速颁布诏书,承担错误洗清过失,皇宫内外的人都很感动。然而下诏审讯,审讯严苛,恐怕有违上天示警,有害两宫好生的德性。而且妇人柔顺软弱,严刑拷打之下什么都可以得到,万一蒙受冤情,足以牵累和气。祥符年间,宫内失火,先帝曾征询处理此类事间的方法,如果用刑可以防患,怎么还会发生今日的不测呢?况且此次灾变,近在宫内,希望朝廷能够整治朝政以除不祥,设法防患。凡是被朝廷逮捕的囚犯尽量加以赦免,这样或许灾变可以消除而福祥就会到来。”谏疏奏上,宋仁宗颁布了释放囚犯的诏书。当时章献明肃太后当朝执政,滕宗谅上疏说宋朝是以火德而称王,天下火失是由于国家政治失去其根本。因此与秘书承刘越一同上疏请求太后还政。太后去世后,朝廷提拔曾经上疏要太后还政的人,这时刘越已逝,朝廷赠予右司谏,而将滕宗谅升为左正言。
安边定民
北宋庆历二年(1042年),西夏大举进攻北宋,北宋大将葛怀敏兵败于定州,边疆各郡震惊,滕宗谅当时镇守泾州,手中没有多少兵卒,于是召集农民数千人参军守城,又招募勇探,探知敌人远近及其趋势,发布公文报告邻郡使做准备,并与范仲淹从环庆率领蕃漠兵来救援;为庆贺泾州战役胜利,腾宗谅不惜动用公款大摆牛酒迎接犒劳士兵,又藉定州战死者在佛寺祭洒,优厚地抚恤其儿女,使边民逐渐安定下来。
范仲淹:①君知命乐职,庶务毕葺。 (《范文正集》)②臣窃见知泾州、刑部员外郎、直集贤院滕宗谅,词才公器,周于致用,曽出圣选,擢在谏司。当时同列之人,并已清显。今泾原已有帅臣,本州岛不屯军马,别无剧务。欲乞朝廷改除,于繁重处任使。如无称效,及有所犯,臣甘当同罪。 (《范文正集》)
欧阳修:滕侯志大材高,名闻当世。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时,尝显用之。而功未及就,退守一州,无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 (《欧阳修集》)
苏舜钦:①忠义平生事,声名夷翟闻。言皆出诸老,勇复冠全军。冥莫知谁主,贤愚岂更分。江头送丹旐,哭向九华云。 (《苏学士集》)②武功苏某等,谨以清酌庶羞之奠,恭致祭于知府待制学士之灵。惟灵禀之刚明,精于义断。学有根柢,才无涯岸。往在諌列,谠论侃侃。屡触权要,卒就贬窜。提兵穷边,策画贯穿。士奋乐死,戎詟而散。谤起南逐,曾不愁叹。改麾于吴,忽此凶变。人亡师保,国失蕃翰。月然公庭,屡奉谈宴。今哭而趋,循视官敛。光仪精爽,烂烂如见。无以宣哀,是用酌荐。灵其来下,歆此微奠。呜呼哀哉!尚飨。 (《苏学士集》)
司马光:滕宗谅知岳州,修岳阳楼,不用省库钱,不敛于民。 (《涑水记闻》)
贾黯:边臣用公使钱微有过,则为法吏绳以深文,如尹洙、张亢、滕宗谅是也。 (《续资治通鉴》引)
王辟之:庆历中,滕子京谪守巴陵,治最为天下第一。 (《渑水燕谈录》)
范公偁:滕子京负大才,为众忌嫉,自庆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 (《过庭录》)
脱脱等:宗谅尚气,倜傥自任,好施与,及卒,无余财。所莅州喜建学,而湖州最盛,学者倾江、淮间。 (《宋史》)
李贤等:滕宗谅庆历间知岳州,建学兴士,逾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又重修岳阳楼,文章、政事为郡人所传颂。 (《大明一统志》)
王鏊:庆历中,知岳州,治为时最。移知苏州,未逾月,江浙间喧然称有神明之政。 (《姑苏志》)
袁中道:第以束发登朝,入为名谏议,出为名将帅,已稍稍展布其才。 (《游岳阳楼记》)
储大文:滕宗谅、李师中、蔡挺、沈起、熊本侍从监司,晓兵事者也。 (《存研楼文集》)
陈湘源:滕子京一生坎坷,但始终保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良好心态,充分发扬“古仁人”先忧后乐的优秀品德,是范仲淹认为可以引为知己的“微斯人”。他立朝耿介,直言敢谏;受命戍边,扬我国威;尚气崇义,乐于为善;敢于任事,勇于树立;兴学重教,举废除弊;修桥筑堤,利国利民;清廉自律,肝胆照人。因此他不仅当时深受百姓的爱戴,即使在今天,也是为官者的楷模。 (《滕子京是贪官,还是辉映千秋?——<一篇名文,掩盖一个贪宫>的论辩》)
季铁铮:滕子京当是范仲淹所指的第一个希望“与归”的人,与归到先忧后乐的境界,与归到为国为民的事业当中。 (《 名楼千古文史册两知音——范仲淹与滕宗谅的生死交情》)
修岳阳楼
北宋庆历五年(1045年)春,滕宗谅于岳阳主政期间重修岳阳楼,心念重建岳阳楼之大观,不仅可以“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慰藉迁客骚人,更借以一雪前耻,为自己正名,此次滕宗谅不仅对工程施工格外用心,力求美轮美奂,还吸取教训,重修的花费不靠官府财政拨款,不搞集资摊派,而是巧妙地调动民间资本,向民间欠账的“老赖”伸手,动员债主把债款捐给官府,欠钱之人怕得罪官府,乖乖还钱,一下子解决了资金来源,还得到百姓认可,岳阳执政三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滕宗谅可谓忍辱负重,“泾州挪用公款案”最终也水落石出,经太常博士燕度勘察,滕宗谅所用钱数分明,并无侵欺入己,遂邀好友范仲淹记下了名篇《岳阳楼记》。
亲狎向珙
滕宗谅有识别人才的眼光。路下丁有一个操练兵士,名为向珙,品行最不好,但滕宗谅是平民时却与他非常亲近友好。向珙私下与一个妇人私通,那妇人的丈夫知道了此事,就把他毒死了。向珙知道了这件事,非常生气,把妇人抓到市场上,详细地述说她的事迹后就逃跑了。有人对滕宗谅说:“向珙这个人这样凶狠下流,你怎么可以与他交朋友呢?”滕宗谅说:“像向珙这样的人,真是个奇特的人,你们这些人庸庸碌碌,怎么知道他的为人呢?”过了十几年,果然他发奋出来担任了建节使,首先征聘滕宗谅入幕府。
以女嫁丐
张雍是滕宗谅的女婿,遭乱世时,孤身一人没有依靠,滕宗谅在门边见到他,认为他是个奇特的人,说:“这是个前程远大的人,我的女儿可以嫁给他。”滕夫人听了愤怒地说:“我曾经说这个女儿有奇特的相貌,怎么能嫁给一个叫花子呢?”滕宗谅说:“这不是你所能知道的。”他催促张雍置备聘礼定亲,张雍说:“我身无分文,用什么力量可以办到呢?”滕宗谅笑着说:“只要用几升酒就行了。”就按照定亲的礼节让他酒宴上受女家聘礼,后来果然张雍后来历任清显的官职。
滕公火钤
滕宗谅待制镇守历阳,听说山中有隐居的逸人,就前去拜访他,正好他正睡觉,叫醒他后,他打拱作礼与滕宗谅闲聊,说话很有道理。滕宗谅询问他山居了多少年月,才开始躲避兵祸,独自居住在这里。隐士说:“只见花卉长满庭院时就知道是春天,草木凋零摇落时就知道是秋天,大寒冷大暑热时就知是冬夏。”坐了很久,隐士对滕宗谅说:“太阳快落山了,你一定很饥饿,有山芋和野栗子可以充饥。”于是他拨开松树花和草木点火烤山芋和栗子送给滕宗谅吃,吃完了,滕宗谅说:“用手拾火点火烧东西不苦吗?想送一个火铃给你行吗?”隐士笑着说:“长久地住在山里,安于清静恬淡的生活,不想用东西役使自己的心,火铃没用了。”天晚了,滕宗谅凄然无心地说着话回到家里。以后他再次派人前去问候,已经不知道他停息的地方了。
洞宾上谒
传说,滕宗谅被贬巴陵期间,吕洞宾假扮成一个道士去拜访他。吕洞宾的风骨高耸俊秀,谈论精湛明快。滕子京对他感到惊奇,随口作了一首诗赠送给他,诗中说:“华州有个回道士,来到宜阳城。告别我到哪里去,秋天的天空中一道剑光。”吕洞宾大笑一声,就不见了。滕子京叫人画了他的画像,挂在岳阳楼上。
赏妓佳色
滕子京担任吴兴太守时,在酒席上见到了小妓兜娘,滕子京赏识她的美丽。后来十年,兜娘在京口再次相见,再也不是以前的容貌和气质了,见到兜娘我感慨万千,作诗说:“在芳洲上采白蘋已经十年了,划船戏水观赏青春美丽。当时自己依靠青春力量,不相信春风吹走了美人的容颜。”
雷鬼题字
何仙姑居住在永州零陵邑,滕宗谅担任岳阳太守,一天晚上大雷雨过后,天晴了,华容县西峰的石壁上留下了“谢仙火”三字,字迹非常怪异。滕子京让人临摹了这些字,去询问别人,没有人知道是什么,有人说零陵的何仙姑知道,就派使臣去问她,何仙姑说:“这是雷部中的一个小鬼,兄弟二人喜欢用铁笔写字,这个人身高三尺。”滕子京派人到西峰去验证,果然是这样。
亲属
辈分 | 关系 | 姓名 | 简介 |
---|---|---|---|
先辈 | 曾祖父 | 滕裔 | 赠将作少监。 |
祖父 | 滕屿 | 不仕。 | |
父亲 | 滕感 | 字允成,官至雅州军事推官,累赠尚书屯田郎中。 | |
母亲 | 刁氏 | 无疾而终,享年七十二岁,追赠渤海郡太君。 | |
—— | 妻子 | 李氏 | 封同安郡君,累赠荣国夫人。 |
后辈 | 儿子 | 滕希仲 | 长子,官至渭州推官。 |
滕希鲁 | 次子,进士及第,任太常博士、衢州通判。 | ||
滕希德 | 三子,官至朝请大夫、永州知军。 | ||
滕希靖 | 四子,官至朝散大夫、定州通判。 | ||
女儿 | 滕氏 | 长女,嫁池州推官王栩。 | |
滕氏 | 次女,嫁进士刘仲甫。 | ||
孙子 | 滕伯英 | 曾任连州杨山县主簿。 | |
滕伯雄 | 曾任司理参军。 | ||
滕伯彦 | 进士。 | ||
滕伯特 | 进士。 | ||
滕伯武 | 曾任冀州冀都县令。 | ||
滕伯文 | 曾任江宁府司理参军。 | ||
滕伯振 | 曾任江州湖口县尉。 | ||
参考资料: |
好友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改革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思想家,与滕宗谅为生死至交。
文集
据《宋史》记载,滕宗谅著有地理著作《九华山新录》一卷 ,文集《大唐统制》三十卷、《岳阳楼诗》二卷 。
诗词
滕宗谅一生作文颇多,但多已散佚,现存传世诗词有《临江仙·湖水连天天连水》《石城寺》《翠光亭·千古江山好树新》《鹤联句·上霄降灵气》《寄会稽范希文》《游茅山·句曲山中古洞天》《月·黄金双阙水晶宫》《赠回道士》《白云楼》《谏疏二十余篇》《剑联句·圣人作神兵》等。
滕子京书堂
滕子京书堂,又名滕司谏书堂,因建于云外峰下,故别称“九华山书堂”,后更名为“谏堂山书堂”;其旁思贤崖、谏堂山皆因此得名,是供后代子孙瞻仰凭吊滕宗谅的地方。
滕公墓
滕子京墓
滕公墓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东5里的金龟源(今新河乡光荣村),墓后曾耸立巨碑一块,上刻12个径尺阴文:“宋名臣天章阁待制滕公神道”,文革中被毁。1981年,青阳县人民政府定滕公墓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家原紧靠318国道,后来国道拓宽无法避让,迁葬于国道北侧抱珠墩,重修墓碑一块。
双公祠
双公祠
岳阳双公祠是为纪念范仲淹和滕宗谅两位先贤而建,坐东朝西,建筑面积800平方米,采用湘北明清祠堂式建筑风格,白墙青瓦,为单层砖混结构;门额“双公祠”三字由范仲淹第二十八代后人范敬宜题写,祠内还设有两个陈列厅,第一个展示岳阳楼的建置沿革,形制演变,历代名人咏叹岳阳楼的诗文;第二个展示范仲淹与滕宗谅生平以及对岳阳楼的历史贡献。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