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镐 编辑
明镐(hào)(989年—1048年8月9日 ) ,字化基,密州安丘(今山东省安丘市)人。北宋大臣。
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明镐登进士第,初任蕲州防御推官,历官大理寺丞、秦州节度判官、益州通判、太常博士、东京、盖州等地转运使,他治理有方,颇立政绩。任陕西转运使期间,以修建城堡、训练清边军著名于时。其后以枢密院直学士、左谏议大夫知成德军,入知开封府。
庆历七年(1047年),王则起义于贝州,明镐任河北体量安抚使,又作为参知政事文彦博副手,与其共同率军镇压。同年,平定起义,因功拜端明殿学士、给事中、权三司使,旋即升任参知政事。庆历八年(1048年),因背疽病而逝世,年六十 ,赠礼部尚书,谥号文烈。
明镐正直寡言、驭军严明,为官所到之处都沉稳得体,遇事从不苟且,为世人所推重 。
概述内图片来源:
本名:明镐
别名:明文烈、明参政
字:化基
所处时代:北宋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密州安丘
出生日期:989年
逝世日期:1048年8月9日
主要成就:安抚陕西边塞,平定王则起义
官职:参知政事
追赠:礼部尚书
谥号:文烈
历职地方
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明镐出生。
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明镐登进士第,最初任蕲州防御推官。
乾兴元年(1022年),宋真宗赵恒驾崩,明镐进呈《真颂》四十六篇,被朝廷改任大理寺丞。
天圣三年(1025年),薛奎任秦州知州,调明镐任节度判官。薛奎调任益州,明镐随调任录事参军。程琳接替薛奎后,奏请明镐任签书节度判官,并就任益州通判,后升为太常博士。
两路转运
明镐回朝后,仁宗问明镐有何才能,薛奎称他沉着、勇猛而有谋,能决断大事,仁宗因此升他为开封府推官。明镐进献《六冗书》,得以升任尚书祠部员外郎,后任三司户部判官,改任刑部员外郎、京东转运使,升兵部员外郎、直史馆、益州路转运使。遇上饥荒,百姓没有储备,盗贼时有发生,明镐为了稳定物价,便招募百姓当兵,人民因此安定下来。
安抚边塞
宝元二年(1039年),陵州知州楚应几贪赃受贿之事败露,有人告诉明镐要他早些奏报朝廷,明镐说:“被治罪就够了,何必要再骗朝廷呢?”终因失察的过错被惩罚,降为同州知府。 未满一月,遇上西夏李元昊大举进攻延州,大将刘平、石元孙兵败被俘,明镐因而被起用任陕西转运使、兵部侍郎、直史馆,旋即转任工部郎中、陕西随军转运使,与夏守赟、王守忠等共同商议边事。 敌军攻破金明寨,撤去后,他建议修复此城,将帅拥兵不前,而明镐只用一百多骑兵,他亲自督促将士,仅用一月便修复此城。后罢职随军转运使。
后升任户部郎中、直昭文馆、陕州知州,调任江、淮制置转运使。未赴任,适逢西夏攻破丰州,明镐因此被提升为天章阁待制、河东转运使。修筑建宁、中候、百胜等寨及镇川、清塞等堡,共建五城。
整肃军纪
庆历二年(1042年)五月,朝廷因之前修筑城堡之功擢升明镐为左司郎中。 六月,升任龙图阁直学士、并州知州兼河东经略、安抚、缘边招讨使。明镐大规模巡阅边疆,以防备西夏。
当时在边疆任职的很多是纨绔子弟,明镐便抓了一些最不尽职的处以杖打的刑罚,拖沓无能的人都自动辞职离开,最后奏请朝廷挑选熟悉军事的人来镇守城堡边寨。 行军打仗时,娼妓多随同而行,明镐想要将她们驱逐,又怕伤了将士们的心,正好有个士兵因与人争夺发怒,杀了一个娼妓,官吏将他逮捕后报告明镐,明镐却说:“那些娼妓们来军中做什么?”放了此人,不加惩治,娼妓们知道后都吓得逃走。
庆历三年(1043年)二月,明镐向朝廷请求,从今以后,并、代路制置军马事务靠近辽朝边界的,委任经略使便宜处分,朝廷同意。
明镐后以枢密直学士、左谏议大夫之职知成德军,后入京任开封知府,仍兼旧职。
连战王则
主词条:王则起义
庆历七年(1047年)冬十一月,王则于贝州发动兵变,捕知州张得一,他被推为东平郡王,建国号安阳,年号得圣。十二月,朝廷任命明镐为河北体量安抚使,前往平叛。
庆历八年(1048年)正月,明镐因贝州城峻不易攻,于是制造距闉,将要完成时,被义军焚毁。明镐又采纳军校刘遵之计,挖南城下地道以攻城,并日夜派人进攻北城来牵制义军。贝州百姓汪文庆等从城上将书信绑在箭上,射向明镐营帐中,约定自己作为内应,他在夜里从城墙上垂下绳索来帮助官军入城,入城的官军有几百人,但被义军发现,领军抵御,官军此前为独占功劳,又砍断绳索来断绝其后上来的人,导致兵寡不敌,只得与汪文庆等人又以绳索下城墙撤离。 当时,枢密使夏竦厌恶明镐,多次阻扰他的奏请。 同月,朝廷因贝州久未平定,又命参知政事文彦博任宣抚使,前来平叛,明镐改任副使。 此时,贝州义军意图出城绑架辽朝使者,明镐通过间谍暗中得知,派殿侍安素在城西门伏兵。其后,义军果然有三百人在夜间出动,都被安素抓获。文彦博趁义军兵力被北城官军牵制之机,派壮士二百人从地道中攻入城中,经过激战大败王则。
闰正月初二,贝州平定。同月初九,明镐升任端明殿学士、给事中、权任三司使。文彦博回朝后多次推举明镐的功劳,明镐因此于四月初四升任参知政事。
疽发而逝
同年六月二十六日,明镐背生毒疮,仁宗对辅臣说:“明镐忠心磊落,有功劳,在他还没有病糊涂时,朕想见他一面。”仁宗亲自慰问明镐时,凄惨地说:“正要靠卿来谋划国家大事,为何这么快就病了!”明镐气力疲惫,但仍能磕头谢恩。次日(二十七日,8月9日) ,明镐去世,享年六十岁,获赠礼部尚书,谥号“文烈”。
修筑城堡
明镐在陕西、河东任转运使时,相继修复、修筑了金明、建宁、中候、百胜、镇川、清塞等营垒城堡,屡受朝廷嘉奖,他所留下的布置举措,后来受到河东父老的追思。
训练厢军
明镐在同州时,曾检阅同州厢军,挑选到三百多个有才干有武艺的人,教他们使用强弩,然后上奏用他们做“清边军”,号称最骁勇剽悍的队伍。后来,陕西、河东等地都仿效这一做法。
平定起义
庆历七年(1047年)十一月,贝州士兵王则发动兵变,明镐率军平叛,鉴于贝州城坚,便一面猛攻北城以吸引义军兵力,一面在南城挖掘地道,最终与文彦博一同成功平叛。
总评
明镐为人正直寡言,驭军严明,任职所到之处都沉静稳重而不失身份,但碰上事情却从不苟且,因而被世人推崇敬重。
历代评价
薛奎:①其为人端肃,其言简而理尽。凡人简重则尊严,此贵臣相也。 (《归田录》引)②沈鸷有谋,能断大事。 (《宋史》引)
赵祯:镐忠亮有劳。 (《宋史》引)
王称:镐端重寡言,所至安静有体,临事不苟,既卒,人多伤之。 (《东都事略》)
吕中:得一明镐而贝州平,荐明镐以讨贼者,相臣文彦博也。 (《宋史全文》)
脱脱:镐坚正寡合,驭军严,临事果,其安抚河东边塞,后来父老道其举动措置,辄嗟叹追思。 (《宋史》)
赵翼:贝州王则之乱,讨平之者,明镐、文彦博也。 (《廿二史札记》)
父亲:明元吉,曾任萍乡知县、大理寺丞。
《隆平集·卷八》
《东都事略·卷六十三》
《续资治通鉴长编》
《宋史全文》
《宋史·卷二百九十二·列传第五十一》
《宋史纪事本末·卷三十二·贝州卒乱》
《续资治通鉴》
明镐冢位于山东省安丘市朱子村(今属峡山区)村北,明镐去世后,归葬于此。明镐冢与盖公山上的盖公冢、黄公山上的黄公冢的方位成“品”字型,人称“三冢鼎立”。1958年,因修水库,明镐冢淹没于库底,其中残存的半截墓碑,现存于安丘市博物馆。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