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爱民 编辑
李爱民,1963年3月生 ,籍贯江苏盐城 ,流域或区域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专家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院长,南京大学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李爱民于1984年6月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化学系;1986年9月—1989年7月就读于南开大学化学系,毕业后获得有机化学理学硕士学位,后任教于盐城师范学院,历任化学系副主任、党总支副书记、党总支书记、讲师、副教授、教授;2000年2月—2002年6月就读于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毕业后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后任教于南京大学 ;1990年1月晋升为南京大学讲师;1996年7月晋升为南京大学副教授;2002年入选江苏省“333工程”省级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9月晋升为南京大学教授;2008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另获选为江苏省“六大高峰”优秀人才,并获评为江苏省高等学校“青蓝工程”优秀创新团队培养对象;2009年获评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10年获得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攀登学者计划资助;2011年获评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2017年入选江苏省知识产权局“江苏省知识产权领军人才”;2018年入选江苏省第五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2020年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 ;2022年4月当选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李爱民主要从事流域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有毒物质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环境功能材料的合成及应用等方向的研究。
中文名:李爱民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63年3月
毕业院校:南京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22年当选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学位/学历:博士研究生
教学职称:教授
籍贯:江苏盐城
1963年3月,李爱民出生。
1984年6月,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化学系(现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986年9月—1989年7月,就读于南开大学化学系,毕业后获得有机化学理学硕士学位;后任教于盐城师范学院,历任化学系副主任、党总支副书记、党总支书记、讲师、副教授、教授。
2000年2月—2002年6月,就读于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毕业后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后任教于南京大学。
1990年1月,晋升为南京大学讲师。
1996年7月,晋升为南京大学副教授。
2002年,入选江苏省“333工程”省级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9月,晋升为南京大学教授。
2003年,入选首批“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月,遴选为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
2006年,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另获评为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
2008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另获选为江苏省“六大高峰”优秀人才;并获评为江苏省高等学校“青蓝工程”优秀创新团队培养对象。
2009年,获评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2010年,获得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攀登学者计划资助。
2011年,获评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
2017年,入选江苏省知识产权局“江苏省知识产权领军人才”。
2018年,入选江苏省第五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
2020年,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
2022年4月,当选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李爱民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李爱民创建了淮河流域闸坝型河流“三级控制、三级循环、三级标准”的治理技术体系,发明了系列重化工业废水治理与安全排放关键技术并实现了产业化,支撑了淮河流域重污染河流的改善。
2002年,李爱民在张全兴团队从事高盐份废水中水溶性有机污染物治理与资源化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针对商品化的树脂吸附材料对水溶性有机污染物吸附容量小、吸附能力弱的缺陷,通过树脂功能化修饰,研发具有离子交换与吸附双重功能的新型复合功能树脂及高比表面积、高吸附容量酯基吸附材料,实现了水溶性有机污染物的资源化,研发的复合功能树脂及酯基树脂通过某公司实现了产业化,并被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依托新型吸附材料,建立几十项水溶性有机污染物治理与资源化的示范工程。
平台建设
李爱民率领团队创建了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学术论著
截至2022年1月,李爱民已发表论文500余篇,连续多年被评为爱思唯尔(Elsevier)论文高被引学者,入围中国论文高被引学者榜单。
发明专利
截至2022年4月,李爱民已获得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85件,美国、欧盟等国外专利26件。
承担项目
截至2022年11月,李爱民已主持国家“863”资源与环境专题等国家级课题30余项,省部级课题20余项。
科研奖励
时间 | 获奖项目 | 奖励名称 |
---|---|---|
2000年 | 超高交联聚苯乙烯吸附树脂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 | 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 |
2001年 | 树脂吸附法处理有毒有机化工废水及其资源化研究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2003年 | 树脂吸附法处理有毒有机废水及其资源化 | 第一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 |
2004年 | 树脂吸附技术在氯化苯清洁生产工艺中的应用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2004年 | 治理芳香有机物废水的吸附树脂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 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 |
2005年 | 有机毒物废水治理技术及其应用 | 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
2005年 | 胺修饰复合功能吸附树脂合成和在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治理中的应用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2006年 | 工业污染源有机毒物治理技术及资源化 | 国家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
2007年 | 水溶性、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治理与资源化新技术 |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2014年 | 复杂体系中典型难降解有毒污染物治理新技术研发与应用 |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2015年 | 一种混酸硝化废水生物毒性的解除方法 | 第十七届中国专利优秀奖 |
2015年 | 垃圾渗滤液处理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及产业化应用 | 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2016年 | 一种芬顿流化床处理装置及其废水处理方法 | 第十八届中国专利优秀奖 |
2016年 | 难降解有机工业废水治理与毒性减排关键技术及装备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2018年 | 淮河流域闸坝型河流废水再生利用与风险控制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 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2018年 | 一种抗有机物污染离子交换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第二十届中国专利优秀奖 |
2019年 | 淮河流域闸坝型河流废水治理与生态安全利用关键技术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2019年 | 环保产业发展评估技术方法与成果转化研究 |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
参考资料 |
人才培养
团队建设
李爱民带领的盐城研究院团队获得工信部“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江苏省经信委“第六批省级示范平台”和五星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获得全国第九届“母亲河”奖绿色贡献奖,盐城市五一劳动奖、盐城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盐城市优秀科技创新团队,2021年获得江苏省首届科技创新发展奖先进单位。
2011年,李爱民率领的团队被评为教育部优秀创新团队;2012年又被评为科技部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教学奖励
时间 | 获奖项目 | 奖励名称 |
---|---|---|
2020年 | “双向延伸、因类制宜”—环境类“顶天立地”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 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改革一等成果 |
荣誉表彰
时间 | 荣誉表彰 | 授予单位 |
---|---|---|
1992年 | 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骨干青年教师 | |
1995年 | 江苏省教育厅“八五”先进科技工作者 | 江苏省教育厅 |
1996年 | 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骨干青年教师 | |
1999年 | 红杉树园丁奖 | 江苏省教育厅 |
2007年 | 南京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 南京大学 |
2008年 | 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 | 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 |
2008年 | 全国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 | 中国石油和化工工业协会 |
2009年 | 南京市第八届“十大科技之星”提名奖 | |
2010年 |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
2011年 | 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突出贡献奖 | |
2012年 | “十一五”国家环境保护科技工作先进个人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
2012年 | 全国环境科技先进工作者 | |
2014年 | 第六届“江苏省十大杰出发明人” | |
2015年 | 南京市第十一届十大科技之星 | |
2015年 |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 |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 |
2016年 | 江苏省专利发明人奖 | 江苏省人民政府 |
2017年 | 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 |
2021年 | 盐城市杰出人才贡献奖 | 盐城市人民政府 |
2021年 | 首届江苏省科技创新发展奖先进个人 | 江苏省人民政府 |
2022年 |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 俄罗斯工程院 |
南京市创新名城建设突出贡献先进个人 | 南京市人民政府 |
时间 | 担任职务 |
---|---|
2020年11月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环境科学与工程组成员 |
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与蓝藻治理专家委员会委员 |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专业委员会委员 | |
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 | |
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化工污染防治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 | |
科技部淮河流域再生水利用与风险控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副理事长 | |
国家重大水专项有机化工废水治理与资源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 | |
长江技术经济学会流域环境专业保护委员会副主任 | |
南京市第六届经济社会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 | |
华南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 |
江西省生态诊断修复及污染阻断重点实验室委员 | |
环境污染过程与基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 |
工业集聚区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 |
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 |
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 |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第四届学术委员会委员 | |
中国科学院湖泊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实验室理事会理事 | |
《离子交换与吸附》编辑委员会副主编 | |
《环境工程学报》编委 | |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编委 |
“李爱民带领团队专注科技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热心行业服务,践行创新创业,力推成果转化,为产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南京大学创新创业与成果转化工作办公室评)
“李爱民在淮河流域污染治理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江苏学会网评)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