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调 编辑

河南地方剧种之一

淮调淮调

淮调,又名“怀调”,也称“漳河老调”,河南地方剧种之一,梆子腔声腔系统地方剧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淮调是发于彰德府一带的珍稀剧种,是黄河中下游梆子戏的缘起之一,甚至可以称为该区域梆子戏的远祖。据《安阳县文化志》记载,早在隋唐时期,淮调就开始流行于黄河两岸。当时的淮调以弦索调为基础,其艺术风格已初步形成。淮调表演动作粗犷豪放,唱腔独具特色,音调挺拔高昂,朴实粗犷,节奏明快,舒展奔放,浑厚有力,显示了很强的地域特色。

2011年,淮调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Ⅳ-147。

相关词条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淮调

批准时间:2011年

非遗级别:国家级

申报地区:河南省安阳县

遗产类别:传统戏剧

遗产编号:IV-147

历史渊源

编辑

淮调属梆子腔声腔族群中的一个地方剧种。据《河南新志》记载,河南梆子稍事变通,行于沁阳一带者,曰“怀调”,亦曰“怀梆”,又称“漳河老调”,是在豫北、冀南流行甚广、影响甚大的剧种,流行地域涉及旧治彰德(安阳)府、卫辉(卫辉)府、顺德(邢台)府、广平(永年)府和大名府,故也有“五府淮调”之谓。据《安阳县文化志》记载,早在隋唐时期,淮调就开始流行于黄河两岸。当时的淮调是以弦索调为基础,其艺术风格已初步形成。在随后的岁月里,淮调时断时续,时兴时衰,既没有突破性的发展,也没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消失。

淮调表演淮调表演

清康熙年间,经过千余年的文化浸透,淮调才开始有了飞跃式的发展。这时,淮调向南已发展到江淮地界,往北则到京津一带,淮调不仅在民间广泛流行,还开始走进官府州衙,其中河南、河北各地的府衙及军队中已多唱淮调,除官衙公办戏班外,民间私办的淮调班也较为普遍。如彰德府的头皂班(刑警)、二皂班(内勤)、西营班(驻军)都蓄有淮调班,被称做“上三班”。当时曾出现了如名花脸“大头王”、名旦角天保、名小生杨凤山等一批在社会上很有影响、身怀绝技的名演员。群众流行有顺口溜:“《夜看兵书》‘大头王’,火爆连天数‘二壮’,舍了爹,舍了娘,舍不了天保《反西唐》。”之后相继出现的名演员还有马柏锁、两合土、郭德胜、老遂成等。民间淮调如安阳县都里、辛村、北郭和林州市东岗等地都有自己的淮调班社。

清道光、咸丰年间,河北梆子等声腔面世,在北方演出市场极其活跃。中州的小高调发展更是异常迅速,各种地方小戏遍地开花,淮调就开始走向了衰落。

清同治年间以后的近半个世纪,随着艺人、班社的流动和改旗易帜,淮调声腔在包括苏北、皖北、晋东南在内的大片地域销声匿迹。

民国期间,淮调逐渐走向衰落。

抗日战争时期,仅剩下秦永现领着的一个职业剧团演出于漳河两岸。

新中国成立后,安阳、汤阴、内黄、鹤壁等地先后成立了淮调专业剧团和业余剧团,并增加了女演员。后来大多数剧团解体或改唱豫剧。

1957年,经河南省文化局批准,恢复稀有剧种淮调,以东水、时丰庄两个半职业剧团为基础,组成安阳县淮调剧团,演职员共65名。

1979年,在一些老艺人的呼吁下,安阳县淮调剧团重新独立,现已成为该剧种在全国唯一的一个专业文艺表演团体。

文化特征

编辑

行当

淮调的行当有五生、五旦、五花面之分。和许多强调以唱为主的戏曲不同,淮调在演出形式上,动作古朴、粗犷、豪放,继承了祭祀舞蹈的动作特点,还有古杂技功底和大洪拳架式及大扭大摆舞蹈技巧,在舞台上经常可以见到艺人们展示刀枪剑戟、斧钺钩叉等十八般兵器的绝技,不时配有四大扇、尖子号伴奏,使人有万马奔腾、铁军冲杀之感。

乐器

剧照

淮调的乐器有大弦、二弦、三弦、尖子号以及大梆子等。尖子号是淮调比较古老而独特的伴奏乐器。其状如喇叭细而长,为铜质,总长1.5米,下有号碗,上有号嘴、震动膜,声音尖细嘹亮,穿透力极强,配合打击乐演奏,很能烘托气氛。此外,大梆子很有特色,这种乐器长约46厘米,中段略粗,于中段开一长方口,中间掏空,打出的音色浑厚有力。打击乐器则配有四大扇、锣、鼓、钹等,主要用于将帅出征、行军等大场面,以烘托将帅八面威风的气氛,听起来红火热闹。

脸谱

淮调保留了许多独特脸谱,不同人物不同性格具有不同的脸谱。秦琼红脸五道眉,敬德黑脸三块瓦,杨七花脸自来笑,张飞黑花倒丝钩,关云长丹凤卧蚕眉等及小花脸均别于其他剧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脸谱风格。

伴奏

淮调的伴奏伴奏沿用了梆子腔剧种早期的主奏乐器大弦、二弦和三弦,武场保留着“四大扇”、“尖子号”等特色乐器和伴奏方法,火爆激情、古朴震撼,非常适宜演绎和表现古代战争的场面和气氛。

音乐结构

淮调在音乐结构上,属于梆子声腔中的板式体剧种,板式分为四大类,有慢板、二八板、流水板和散板。

唱腔音乐

淮调唱腔音乐属于“A徵”调高及调式,早期的淮调男女演员一般均用大本腔,后改用二本腔,多真假声兼用。早期多用后嗓,即开头一句甩腔,称之“讴”,40年代前后此唱法匿迹。

表演

淮调在表演上,保留了许多早期戏曲的表演态势和绝活。如《殷蛟下山》剧目中殷蛟耍“獠牙”即是其中之一,獠牙乃取自大野猪或老母猪的犬牙制作而成,长二寸余。早期艺人为了在戏中更好地表现人物凶狠的特点,往往需要在嘴里含上8个长长的獠牙。同时,为了不让獠牙掉出来,事先要在獠牙里灌满铅,以使獠牙的重量集中在后部。在演出的情节中不需要表现其凶狠一面时,表演者要把8个獠牙全部收入嘴中,而需要时则依靠舌尖和牙关节等部位的搅动,将8个獠牙推出并做出各种姿态,或收或吐,或牙尖相交,或两牙相击,一系列的动作、表情把花脸的凶狠表现得淋漓尽致。

代表剧目

编辑

截至2015年6月统计,淮调剧种有传统剧目三百多出,大多是以颂忠除奸、保家卫国为主的历史剧,《杨家将》《潘杨颂》等都是淮调的经典剧目;经常演出的现代剧目有四十多个,如《五凤岭》《老羊山》《两郎山》《老包说媒》《三战吕布》等。

分布地区

编辑

淮调在豫北、冀南流行甚广,主要分布于淮河两岸的阜阳、阜南、寿县、霍邱、蚌埠等地区。

传承保护

编辑

传承价值

淮调以其强烈的故事性、丰富的语言性和优美的音乐性显示了重要的文化价值,同时也为研究安阳县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提供了有价值的素材。

传承现状

淮调历史悠久,个性鲜明,遗产丰富,但近年来生存状态每况愈下,市场萎缩,队伍老化,后继乏人,仅剩下安阳县唯一一个专业表演团体,亟待扶持保护。

传承人物

孙国际,男,汉族,1956年6月生,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淮调代表性传承人,河南省安阳县申报。

保护措施

安阳县委、县政府为了保护淮调,专门设立扶持基金,通过开展戏曲比赛、定期举办演出等活动发展壮大淮调剧团,让传统文化回到群众中,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他们还努力为剧团引进人才,引导剧团走出去,并提供相应的补助,争取以演出质量来赢得观众,在艺术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上求突破,形成文化品牌。

2010年9月,文化部和河南省为保留淮调精品剧目的神韵来安阳县淮调剧团,录制影像资料,为淮调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记录。

2013年,河南省在安阳县录制珍稀剧种时,淮调剧团演出了《殷蛟下山》、《李刚打朝》、《凤岭》等剧目,为淮调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记录。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安阳县邺祥淮调艺术有限公司获得“淮调”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淮调项目保护单位安阳县邺祥淮调艺术有限公司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编辑

重要演出

2011年11月1日,淮剧名家名段演唱会在上海大剧院激情演出。

2013年,淮调剧团代表河南参加“第二届中国(南充)嘉陵江灯戏暨地方戏剧艺术节”。

2015年,安阳县淮调剧团参加新春民俗文化展示活动。

荣誉表彰

2004年11月,淮调剧团参加“河南省首届民间传统优秀戏曲汇演”,获得演出金奖。

2015年,安阳县淮调剧团参加新春民俗文化展示活动,获得新春民间文艺汇演最佳演出奖。

2015年,孙国际和同事在“第二届中国(南充)嘉陵江灯戏暨地方戏剧艺术节”表演淮调经典剧目《收吴汉》,获得优秀奖。

下一篇 落腔

上一篇 二股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