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鲵 编辑
北鲵是有尾目小鲵科北鲵属两栖动物,又叫中亚北鲵、新疆北鲵。身体全长可达10-18厘米,尾部占几乎五分之二以上,体重数克;身体苗条、圆滑而细长;皮肤光滑、柔软而湿润;尾巴粗大,竖立而扁平;四肢短小柔弱;颈短头偏,口裂不大,唇缘有微弱唇褶,上下颌均有细齿;小眼突出,有复眼睑;躯干较长,几乎呈圆筒状;体色黑褐偏灰,腹部色浅;前后肢手足腹面没有角鞘。北鲵分布于哈萨克斯坦,在中国仅分布于新疆温泉县西部山地。栖息于阿拉套山和天山局部泉涌地区,以及海拔1500-2000米的小溪中。昼伏夜出,白天多隐伏于溪边的松散泥草中、岸上潮湿的草墩洞穴中或溪水中石块下的缝隙中,夜间出来觅食。刚一入冬就进入冬眠期,春天来到时结束冬眠出来活动。主要以蛾蝇幼虫、蚯蚓等为食。北鲵是中国珍贵的种质资源。由于栖息地生态环境恶劣,饵料贫乏,特别是人为的干扰和破坏,牲畜踩踏,违法捕捉,使其日趋濒危,数量急剧下降,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列为濒危(EN)物种。
北鲵的长像会使你有几分惊奇:头像青蛙的脑袋,竖着的扁尾,占整个身体的一半,皮肤光滑,在陆地上身体为淡黄色,在水中生活的新疆北鲵为褐色,身上有深褐色或黑褐色斑点。腹部灰白色,体侧有肋沟12—13条,前肢四指,后肢五指,俨然如出生婴儿的手指。
新疆北鲵只有一只在叫的时候,它的叫声像青蛙的呜叫声,如果很多只在一起叫的时候,它的叫声就像婴儿的哭声。被称为娃娃鱼的动物有40多种,而新疆北鲵是最原始的一种有尾两栖类卵生动物,它在小鲵科的分类,系统演化方面有重要学术价值,在脊椎动物的系统演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新疆北鲵被称为“活化石”。
新疆北鲵早已被列入世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红皮书。1994年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尽管新疆北鲵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进行室内、外人工繁殖,但是,只有温泉才是最适合新疆北鲵生长、生存的环境。
在国家AA级温泉博格达尔森林公园内建成了“新疆北鲵馆”。北鲵馆离温泉县城8公里。它共有三个部分组成:展览室、标本室、录像室。
新疆北鲵展览池长6米,高15米,水深不足30厘米,水温一般在17—18℃,池中布满了石块的草坯,这个模拟的新疆北鲵栖息地,就是根据天山苏鲁别珍新疆北鲵栖息地的自然环境设置的。
北鲵
新疆北鲵是自治区一级保护动物,是21世纪新疆惟一存活下来的有尾两栖动物。该物种在世界上仅分布于新疆温泉县和哈萨克斯坦边境极度狭窄区域,它对脊椎动物系统演化的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其物种极为珍稀,已被列入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红皮书。温泉县境内的新疆北鲵,有捷麦克沟和苏鲁别珍等栖息地,其中苏鲁别珍栖息地只有7平方公里,2001年已被列为新疆北鲵自然保护区。已由最初发现的8000尾降至2000尾左右。2006年3月一批中国新疆人在大高加索山南格鲁吉亚共和国祖格迪迪北部山区小溪和小片中也发现了大量的小鲵,与新疆北鲵特征相同,未听到叫声,在进入旱季时约6月份消失,次年开春再次出现。
巴鲵幼体的犁骨齿为位于内鼻孔间略呈“八”形的两列,其前端超出内鼻孔甚多;变态过程中,随着犁骨的生长,其上的犁骨齿前部向内侧弯成直角或锐角。因此,巴鲵属具有小鲵科中与众皆不相同的犁骨齿列型式。研究比较了巴鲵属模式种施氏巴鲵与北鲵属模式种中亚北鲵的国内外各数十号标本,包括二者的模式标本,将该二属的属征加以订正。费梁等认为巴鲵属为北鲵属的异名,可能与他们观察北鲵的标本较少(3号)以及误以为北鲵非繁殖期成体“以水栖为主,均有唇褶”所致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