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川善书 编辑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汉川善书汉川善书

汉川善书简称“善书”,又称“未开言”汉川善书,是湖北省一种说唱结合的传统曲艺曲种。

善书是一种韵散相间、讲唱结合的曲艺曲种,明永乐年间便有“钦颁善书” (《为善阴骘》二卷)梓传天下。到了清代,善书由案头文学逐渐发展成讲唱文学,并且产生了善书曲艺曲种及唱腔曲牌,其艺术特点和风格可以概括为十个字:正派、雅致、动听、感人、完整。初流行于八旗直隶各省,后北衰南盛,四川、湖北、上海等地曾相继盛行,解放后,善书渐趋消亡。目前唯湖北汉川市的民间艺人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曲种,在不断的的改革和创新中,逐渐形成独具风格的“汉川善书”。

汉川善书表演程式分“宣”、“讲”、“答”、“对”等项,内容多高台教化和劝善祈福的色彩。唱腔曲调有大宣腔、小宣腔、丫腔、梭罗腔、怒斥腔、哀思腔等。代表曲目有《滴血成珠》《蜜蜂汁》《安安送米》《节烈坊》等。

汉川善书流行于湖北汉川、天门、沔阳、潜江、孝感等地。2006年5月20日,湖北省汉川市申报的“汉川善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Ⅴ-33。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汉川善书

批准时间:2006年5月20日

非遗级别:国家级

遗产类别:非物质文化遗产

申报地区:湖北省汉川市

遗产编号:Ⅴ-33

代表曲目:《滴血成珠》《蜜蜂汁》《安安送米》《节烈坊》等

流行地区:湖北汉川、天门、沔阳、潜江、孝感等

始兴年代:唐代

历史沿革

编辑

背景

汉川善书是传统民间文学范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据四川天日镇古墓出土的"说书俑"所析,远在汉代就有萌芽,至唐代的出现了散韵相同,说唱并茂的"骈文"和"俗讲"。宋元以后,说唱文学的种类日益扩大,明代永乐年间便有"钦颂善书"印行天下。清代时,汉川善书由案头文学发展成讲唱文学,且产生了汉川善书曲艺,流行于八旗直隶各省,后北衰南盛,除流行于湖北的武汉、孝感、荆州和黄冈等市县外,在上海、重庆、河南开封、四川万县、湖南津市等也有从事这种宣讲活动的艺人。新中国成立之后,南方的汉川善书渐趋消亡,惟湖北汉川、蔡甸、仙桃一带的艺人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曲种,且逐步形成了以汉川为中心的"汉川善书"。

汉川善书的印售尤以清代为盛,这正是清朝统治者入关后为统治汉人、巩固清室而采取的“德治”国策的必然结果。顺治九年,顺治帝即“颁行六谕,卧碑文于八旗直隶各省”(《宣讲拾遗》序),这“六谕”(即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实际上为六条治民的方略,他把中国传统的道德“孝顺父母”放在首位,意图从家庭的德治扩展到社会的德治,此举正迎合了汉人的道德标准和道德建设的需求。到了康熙九年,康熙皇帝更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他主张“不专以法令为务,而以教化为先”。他认为“盖法令禁于一时,而教化维于可久,若徒恃法令,而教化不先,是舍本而务末也”(康熙九年十月初八日《上谕》)。他主张用“教化”整肃民风,并钦颁“圣谕广训十六条”。因此,各地书局纷纷根据“圣谕六训”和“圣谕广训十六条”之题目,各举案证以实之,纷纷编辑印售汉川善书,而这些印售的汉川善书,均以“孝”字开篇,这就是百善孝为先在汉川善书中的印证。《宣讲拾遗》一书即根据“圣谕六训”收录近30篇书目汇编而成,其目录第一训即为“孝顺父母”;《宣讲集要》一书根据“圣谕广训十六条”汇编而成,其第一条为“敦孝悌以重人伦”;《劝善书目提要》一书汇编书目150篇,开篇也是“劝戒类第一,劝孝”。汉川善书的讲唱,也继承了汉川善书宣讲的传统,除创作一批如《好媳妇》、《湖乡情》等反映现实生活的劝孝书目外,每一团队每到一地,开讲的首要书目便是“劝孝”的内容。由此可见,“孝”在汉川善书中的地位十分显要,它所包含的尊老、敬老、养老正是中华民族家庭和睦、邻里相亲、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孝”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成为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发展情况

汉川善书汉川善书

汉川善书之所以在汉川生根、开花、结果,是由于历史上汉川是众水汇归之区。清代至民国,襄河两岸开出九条支津,汇归汉水,水乡逐渐变成平原,群众也逐渐由捕捞转至耕种,生活日趋安定,对文化、教育的要求也日益迫切。道光年间,官家宣讲圣谕渐为民间宣讲孝敬父母、和睦家庭、友善邻里、救难救急等"十全大善"所取代。最初只在元宵节、中元节前后宣讲,后逐渐发展到经常性的活动,并可在田头地边、街头巷尾、茶楼酒肆宣讲,深受乡民欢迎。1936年前后由乡间进入武汉等城镇。

由于汉川善书是一种叙述体,不象戏剧那样要求化妆,其形式简单,易于继承,故汉川善书很快被人接受,并发展演变成为汉川的曲艺曲种。

汉川善书初为一人宣讲,后发展为三人或多人同台宣讲。多人宣讲时,有"主案"与"宣词"之分。主案重说讲,宣词(又叫答词)说兼唱。其表演程式分"宣"、"讲"、"答"、"对"等项,内容多高台教化和劝善祈福的色彩。主案自始至终说讲故事,宣词则随主案人诠释故事情节,分扮各种角色上场或退场。语言通俗易懂,有问有答,有讲有唱。汉川善书曲目有"案"、有"传",合称"案传"。取材于官府判定了的案情故事谓之"案";取材于民间故事者谓之"传"或"书"。汉川善书的唱词为十字句。上下句式结构。不随意增字减字,一韵到底。主腔叫"宣腔",速度舒缓,节奏自由。汉川善书原为徒歌形式,现经改革加入丝弦伴奏。

艺术特色

编辑

形式取材

汉川艺人将行善积德的理念,融入楚剧之中,形成大宣腔、小宣腔、欢乐腔、怒斥腔等13种表现形式。在宣讲过程中,通过宣、讲、答、对等,以“舌生花”、“口生香”、“脸生色”、“目生光”为艺术标准,活灵活现表现故事情节,深受群众欢迎。

唱出场所

汉川善书按讲唱的场所不同分两类,一类是"场书",即在固定的书场、茶馆中讲唱,在汉川城区和马口镇邱子村有两个书场常年表演;另一类是"台书",即每年春节到农历三月中下旬,做生祝寿、婚丧嫁娶等乡间大事,是汉川善书表演最集中时段,许多乡村都要搭台汉川善书善书艺人讲书,而且有俗规,要讲就要连续讲三年,每年讲三场。当地不少老人都保留着童年时期挤在台前听汉川善书的美好记忆。

演唱风格

川汉善书演出川汉善书演出

汉川善书是从宗教的“说善书”脱胎而来的,初时的演唱仍带宗教色彩。开始称善书演唱为“高台教化”,高台上供奉着“宣讲圣谕”或“圣谕广训”牌位,宣讲者要斋戒沐浴,焚香诵经,至台上行毕八大礼,然后吹打、接驾、读文、肃静,再开始宣讲。宣讲时,目不斜视,照本宣科,气氛肃穆。后来,发展到每年的元宵节、中元节前后,由善堂请艺人或当地文人老先生宣讲,名曰:“劝善行好,祈福消灾”。之后,有人用讲善书来还愿,祭祖、祝寿。解放后,善书彻底摒弃了宗教色彩,使之不受季节和场所的限制,成为群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经典曲目

编辑

汉川善书表演汉川善书表演

汉川善书书目繁多,是一笔可观的民间文化艺术遗产。其题材类型主要分为两大类,艺人们的术语称之为“案传”。所谓“案传”,就是凡根据经官府判定了的案情,编成故事用来宣讲的,谓之“案”,如《一口血》《四下河南》等;凡根据生活故事等编写用来宣讲的,谓之“传”(也叫“书”),如《萝卜顶》《吉祥花》等。艺人们往往把二者结合起来统称“案传”,实则代表了汉川善书的两大类题材——公案故事和生活故事;后者细分的话还可分为传统民间故事、现代社会生活故事、神话传奇故事等小类。

汉川善书的案传共三百六十五本,其中代表性的传统案传有《四下河南》《珍珠塔》《安安送米》等二十七本;群众喜爱经常宣讲的传统案传有《金玉满堂》《滴血成珠》《双善桥》等二百九十本;移植改编的案传有《张羽煮海》《劈华山》《三世仇》等三十八本;新创作反映现实生活题材的案传有《何月英的婚事》《杨菊香翻身记》《李二姣割谷》等十本。

流传地区

编辑

汉川善书主要流行于湖北中部地区的汉川、汉阳等县和武昌、汉口城镇一带。

传承保护

编辑

流传现状

汉川善书在传承发展遇到了空前困难,青年艺人断档,传统流失严重,亟需扶持保护。进入新世纪,受外来文化冲击和多元文化的兴起影响,加之一些有造诣的老艺人相继辞世,年轻世人能独树一帜的少,一些优秀的曲目濒临失传。

保护措施

1950年湖北省成立“戏曲改进协会曲艺分会”,汉川善书为下设的一个组。

日本山口大学教授何部泰记于2002年、2004年两度到汉川市文化馆考察汉川善书的讲唱活动,并在日本出版了研究专著。

代表人物

川汉善书演出川汉善书演出

徐忠德,男,汉族,1934年生,湖北汉川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汉川善书代表性传承人。职业宣讲艺人。1978年师从卢维琴,现为第五代传人。其创作善书五十余本,改编和移植一百五十余本。宣讲时,吐词明朗,声音洪亮,语言果断,做到舌生花、口生香、脸生色、目生光,并在原有唱腔的基础上,新创了滑稽腔、渔鼓调、小曲等。代表作品有:《白公鸡》《祥林嫂》《窦娥冤》等。2017年8月10日,徐忠德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汉川善书代表性传承人。

入选非遗

2006年5月20日,汉川善书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汉川市文化馆获得“汉川善书”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汉川善书”项目保护单位汉川市文化馆评估合格。

曲艺价值

编辑

“汉川善书”作为一种既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又具有浓郁的乡土特色的民间说唱艺术,不愧为国之瑰宝。

重要演出

编辑

2016年03月22日,南河乡举办“汉川善书百日巡回演出”活动。

2019年5月30日,汉川善书《打碗记》在汉川市仙女山第一小学第二届校园文化艺术节闭幕式暨庆“六一”文艺汇演中进行表演。

下一篇 东山歌册

上一篇 鼓盆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