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孝孙 编辑

隋唐乐律学家

祖孝孙(562-631年),字德懋,涿郡范阳县(今河北省涞水县)人。隋唐时期大臣、乐律学家,齐州长史祖崇儒的儿子。

出身范阳祖氏,隋朝时期。凭借门荫入仕,起家协律郎、益州(杨秀)司法参军,迁北绛县令,授侍御史。 唐朝建立后,担任著作郎、上骑都尉,历任选部郎中、天策府(李世民)从事中郎、登州别驾、太常寺丞、吏部侍郎,册封范阳县男,累迁太常少卿。

贞观五年,去世,安葬于少陵原。

基本信息

编辑

字:德懋

所处时代:隋唐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涿郡范阳

出生日期:562年

逝世日期:631年

主要成就:真正解决了调律和十二律旋宫的问题

本名:祖孝孙

人物生平

编辑

祖孝孙墓志祖孝孙墓志

祖孝孙,隋唐乐律学家。涿郡范阳(今河北涿州市)人。隋开皇年间,起家协律郎,参定雅乐,曾奉命向陈朝山阳太守毛爽学习“京房律法”。唐朝时期,历任著作郎、登州别驾、吏部郎、太常少卿等。武德九年(626年),受诏与协律郎窦进等定乐。其律学著述多亡佚,部分篇章收在《音乐志》、《礼乐志》中。

参见《唐故太常少卿上骑都尉范阳男祖君墓志铭》

主要成就

编辑
武德九年(626),唐高祖“诏太常少卿祖孝孙、协律郎窦进 等定乐”。贞观二年(628),乐成。按隋代宫廷中钟乐的十二律,“其五钟设而不击,谓之哑钟”。经祖氏家学的律学理论与张文收的“耳决之明”相结合,才在实践中真正解决了调律和十二律旋宫的问题,自此成为唐以后历代乐律志中的千古美谈。

贞观十四年(640),张文收继祖孝孙业绩,再次定乐而受颁赐之时,祖孝孙已故,除有关《音乐志》、《礼乐志》载有他的学说之大要外,所有律学著述都没能传下来。

轶事典故

编辑
太常少卿祖孝孙奉命教授宫人音乐,不称太宗心意,受到责怪。侍中王珪与中书令温彦博谏道:“祖孝孙乃是高雅之士,您让他去教宫女,进而又责怪于他,臣认为与礼不和。”唐太宗大怒:“朕将你们视为心腹,你们就应竭忠对我,如今却附顺臣下欺罔君上,难道是为祖孝孙说情吗。”温彦博急忙谢罪。王珪仍道:“陛下以忠直责怪我,难道我说的话含有私心吗。这是陛下有负于我,并不是我有负于陛下。”唐太宗默然。

亲属成员

编辑
曾祖:祖瑗,后魏东郡太守、鲁郡太守、钟离侯。

祖父:祖遵,东魏卫将军、右光禄大夫、潍川郡公。

父亲:祖崇儒,北齐司州别驾、散骑常侍、聘周使;隋朝民部侍郎、齐州长史、潍川县男。

下一篇 雅乐

上一篇 全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