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柳琴戏 编辑

戏曲剧种

江苏柳琴戏江苏柳琴戏

江苏柳琴戏是江苏省主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分布于苏、鲁、豫、皖四省的广大地区。已有二百余年历史。在整个衍变发展过程中,融汇了当地的民间音乐及毗邻地区的剧种音乐,逐步形成了自己完备的唱腔体系,内容丰富、多姿,唱腔高亢、华丽。

2007年3月,江苏柳琴戏入选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江苏柳琴戏

所属地区:江苏 ·徐州· 宿迁 泗洪县

遗产类别:传统戏剧

申报日期:2006

申报人/申报单位:宿迁市泗洪县

遗产级别: 国家

戏剧简介

编辑
因其唱腔有拉魂动魄的魅力,极为人们所喜爱,故民间一直称其为“拉魂腔”。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就其主要伴奏乐器“柳叶琴”,始正式定名“柳琴戏”。

“拉魂腔”于“周姑子”。经考证和其师徒世系推算,已有二百余年历史。在整个衍变发展过程中,融汇了当地的民间音乐及毗邻地区的剧种音乐,逐步形成了自己完备的唱腔体系,内容丰富、多姿,唱腔高亢、华丽,“柳琴戏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哼哼”,足可见唱腔之繁茂;而徐州地处大陆中部,为南北两大派系剧种交汇、流经之地,对柳琴戏唱腔的渗入影响颇大,也继而使柳琴戏的唱腔既有南方剧种的柔美低回之美,也有北方剧种的阳刚粗犷之气,是为观众钟爱和百听不厌之主要原因。

戏剧特点

编辑
柳琴戏的传统剧目二百余出,以生活小戏和“三小”戏为主,小戏以《喝面叶》、《小姑贤》、《芈建游宫》等为代表;大戏以《四告》、《观灯》、《大花园》等最为有名。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剧团又创作改编了不少有影响的剧目,诸如《灵堂花烛》、《状元打更》、《三赐御匾》等,在社会上引起轰动;八十年代初,又有时装戏《小燕和大燕》被拍成电影艺术片广为放映,,也受到不同层次观众的爱戴;近几年来,柳琴戏的剧目多次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柳琴戏的名家唱段也多次在《名段欣赏》栏目播出,为此,柳琴戏的社会知名度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

江苏省柳琴剧团

编辑
江苏省柳琴剧团成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现为百余人编制的大型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有高级专业职称的演职人员40余名,其余皆为具备中、初级专业职称的演职人员。1954年,该团的传统戏《喝面叶》、《拦马》、《芈建游宫》等戏,在上海“华东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中,获剧本奖、演员一、二等奖;1957年该团改编演出的《状元打更》在“江苏省第一届戏曲会演中”,获创作、演员一、二等奖;1979年创作演出的现代戏《小燕和大燕》晋京参加建国三十周年献礼演出,并获文化部“创作、演出二等奖”;同年该剧组代表“中央慰问团”赴广西前线慰问演出;次年,该剧拍摄成电影戏曲艺术片在全国发行放映。

该团又创作和演出了《三赐御匾》、《瓜棚风月》、《彭祖》、《梅雨情》、《相逢在每一天》、《解忧公主》等较有影响的剧目,分别在江苏省新创作剧目观摩演出和戏剧节以及“第一、二、三届苏鲁豫皖柳琴、泗洲、淮海戏剧节”中获得大奖。

2002年,该团改编创作演出的柳琴、泗州传统折子戏《走娘家》,参加文化部举办的“全国地方戏曲精品折子戏评比展演暨戏曲青年演员大奖赛”,获演员一等奖,该折子戏于2002年10月由文化部组织晋京汇报演出;2005年《走娘家》在中国剧协举办的全国小戏小品大赛中,获“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优秀剧目金奖”;2003年《马孤驴换妻》参加中国剧协主办的“首届中国·滨州博兴国际小戏艺术节”获优秀剧目金奖。

2003年,该团创作演出的现代戏《枣花》在第四届江苏省戏剧节中获“优秀剧目奖”,入围江苏省2003—2004年度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并获“提名奖”;2004年,《枣花》进京汇报演出获得好评。

2005年,该团优秀青年演员王晓红获得第二十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实现了柳琴戏剧种演员“梅花奖”零的突破。

该团创作演出的《状元打更》、《灵堂花烛》、《小燕和大燕》、《喝面叶》等剧目被多个剧种的专业剧团移植演出。中国唱片社及多家音像公司还为该团出版发行了百余张(盘)唱片、VCD光盘、盒带和电视片,以及电影、电视连环画书。该团演员名家唱段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名段欣赏》栏目播出。

江苏省柳琴剧团,几十年来扎根于广大农村演出,为基层观众服务,在本地区深受人们的热爱;在全国巡回演出中,也受到当地人们的欢迎。该团还多次出访日本、奥地利、德国等国家演出,同样受到了外国观众的热烈欢迎。

下一篇 徐州琴书

上一篇 跑竹马